佛弟子文庫

佛說月明菩薩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月明菩薩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人俱。

是時,羅閱祇有大姓豪富家,名申日。申日有子,字栴羅法(漢言月明),有清潔之行,佛譬童男,故言月明。

童男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佛告月明童男:「菩薩摩訶薩,在家、若作比丘,持法施、飯食施,常以善意迎逆一切人心,奉持食四願,當發意求佛,疾逮得無上正真道。何等為四願?第一願者、願一切人疾逮善權方便;第二願者、願世世與善知識共會;第三願者、願以財寶與一切人共;第四願者、願行二事以法施及飯食,常樂得是行;是為四願。

「復次,月明童男!菩薩大士,在家若出家,常樂經法施,常以善權迎逆人,意無貪心,正立法中住,奉守禁戒當如法。

「復有一事,月明童男!若比丘疾病窮厄、勤苦當憂,令得安隱給與醫藥,何但醫藥,尚當不惜肌肉,當供養之趣令得愈。

「復有一事,月明童子!菩薩大士,布施終不中疑。何以故?過去阿僧祇劫復阿僧祇劫都不可計,無央數極廣遠。爾時,世有佛,名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示現受身於世間,隨所樂具習行為上尊。

「復有一事,月明童男!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其日現得等正覺相,便變化作無央數身形,隨所喜樂而開導之,使無數人得須陀洹道、無數人得斯陀含道、無數人得阿那含道、無數人得阿羅漢道、無數人得辟支佛道、無數人生四王天上、無數人生忉利天上、無數人生鹽天上、無數人生兜術天上、無數人生尼摩羅天上、無數人生魔天上、無數人生梵天上、無數人受別發無上正真道意,人人皆當過泥洹大道去。

「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是教授,現身一日,所度盡已,便般泥洹;般泥洹後,其法留止二十億千歲。其數欲盡最後五十歲中,比丘多不覆信深經,多喜淺事,經法於是稍稍未盡。

「爾時,閻浮利國有王,名智力,常修行佛三事。何等三事?一者、常護佛深法;二者、受行佛深法;三者、諦信佛深法。

「爾時,世有比丘字浮曇末(漢言至誠意),常行三事。何等為三事?一者、常持是三昧;二者、常護是三昧;三者、常誦是三昧;加有八事:常行慈心、常行哀心、常行悲心、常行護心、常行黠慧心、常行答問心、常行喜踴心、常行第一心,以是便具降九十六種道,悉覽知一一深法不復疑。

「至誠意比丘與智力王有親理,為王所尊敬,國人愛重亦爾。王欲見是比丘,無有厭極;時聽是比丘說經法,無有厭足;時欲禮是比丘,無有厭足。

「時,是比丘髀上生大惡瘡,國中醫藥所不能愈,王愁大悲,即為淚出。時,二萬夫人俱亦皆同時悲念是比丘。於時王臥出,夢中有天人來語王言:『若欲愈是至誠意比丘病者,當得生人肉血飲食之,即愈矣。』王寤,驚悸不樂,念:『是比丘病重,乃須彼藥。法所難得。』勅問臣下:『何從得生人血肉?』

「時,王第一太子,字若羅衛(漢言智止)。智止白王:『王莫悲、莫愁、莫憂,人之血肉,最為賤微,世人所重,道無所違。』王答太子:『善哉,善哉!』太子默然,還入齋室,持刀割髀,取肉及血,持送與比丘。比丘得服之,瘡即除愈,身得安隱。

「王聞比丘已得除愈,大歡喜悅懌不能自勝,意存比丘,不復念太子痛,持是歡喜,各有至心;太子亦自平復,便舉國財寶賜與太子。太子以偈答王曰:

「『與血肉安隱施,  割血肉施與人,
  即得愈無復恐,  是供養佛所譽。
  德中德最安隱,  未來當作佛者,
  斷貪淫去瞋恚,  一切人皆除愈。』」

佛告月明童男:「爾時,至誠意比丘者,提和竭羅佛是;爾時,智力王者,今彌勒菩薩是;時,智止太子,我身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饒益於世間不可計量,積累功德欲度一切故,菩薩大士行皆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度世苦者,當發無上正真道意,誦習是三昧。」

佛說經已,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月明菩薩經


上篇:佛說太子墓魄經

下篇:佛說德光太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太子慕魄經

佛說太子慕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眾經譔雜譬喻

眾經譔雜譬喻卷上 比丘道畧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說九色鹿經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

金光明最勝懺儀

金光明最勝懺儀 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 一切恭敬...

犍陀國王經

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地藏王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法集經

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淨土生無生論

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

佛說賢首經

佛說賢首經一卷 西秦沙門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註音版】佛說咒齒經

佛說咒齒經...

佛說尊那經

佛說尊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註音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佛教詞典】毗尸沙

(術語)Viśeṣa,勝論六句義第五句義之梵名。舊雲別...

【佛教詞典】十講

(儀式)無量義經一卷,法華八卷,普賢經一卷共十卷,...

唯識學的下手是第六意識,成敗的關鍵看第七識

我們應該怎麼去處理我們顛倒妄想呢?在唯識學的一個方...

慧律法師《讓你贏,我也沒有輸》

釋迦牟尼佛自認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沒有煩惱。...

攻人之惡毋太嚴,教人以善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

悲智雙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無邪、清淨,對...

修學地藏經跟地藏法門的原因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 首先,就是許多大師都提倡大家要修...

淨慧法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唐朝蘄州雙峰山道信禪師,承璨禪師後。其信禪師,再敞...

窺基大師的故事

窺基的父親尉遲宗,是唐代左金吾將軍。母親裴氏夫人因...

賣齋立斃的故事

有種情況,也是我們這現前一念心,由於我們開始修行轉...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至無求品自高

我們講到生死疲勞,從貪慾起,那麼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證白頭偕老

張先生享齊人之福,娶了兩個老婆,大老婆年紀比較大,...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佔寺院或僧眾的便宜,這個千萬要不得

三寶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養物、受用物、獻...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視頻】《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