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月明菩薩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月明菩薩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萬人俱。

是時,羅閱祇有大姓豪富家,名申日。申日有子,字栴羅法(漢言月明),有清潔之行,佛譬童男,故言月明。

童男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坐一面。佛告月明童男:「菩薩摩訶薩,在家、若作比丘,持法施、飯食施,常以善意迎逆一切人心,奉持食四願,當發意求佛,疾逮得無上正真道。何等為四願?第一願者、願一切人疾逮善權方便;第二願者、願世世與善知識共會;第三願者、願以財寶與一切人共;第四願者、願行二事以法施及飯食,常樂得是行;是為四願。

「復次,月明童男!菩薩大士,在家若出家,常樂經法施,常以善權迎逆人,意無貪心,正立法中住,奉守禁戒當如法。

「復有一事,月明童男!若比丘疾病窮厄、勤苦當憂,令得安隱給與醫藥,何但醫藥,尚當不惜肌肉,當供養之趣令得愈。

「復有一事,月明童子!菩薩大士,佈施終不中疑。何以故?過去阿僧祇劫復阿僧祇劫都不可計,無央數極廣遠。爾時,世有佛,名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示現受身於世間,隨所樂具習行為上尊。

「復有一事,月明童男!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至真、等正覺,其日現得等正覺相,便變化作無央數身形,隨所喜樂而開導之,使無數人得須陀洹道、無數人得斯陀含道、無數人得阿那含道、無數人得阿羅漢道、無數人得辟支佛道、無數人生四王天上、無數人生忉利天上、無數人生鹽天上、無數人生兜術天上、無數人生尼摩羅天上、無數人生魔天上、無數人生梵天上、無數人受別發無上正真道意,人人皆當過泥洹大道去。

「爾時,諦念願無上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是教授,現身一日,所度盡已,便般泥洹;般泥洹後,其法留止二十億千歲。其數欲盡最後五十歲中,比丘多不覆信深經,多喜淺事,經法於是稍稍未盡。

「爾時,閻浮利國有王,名智力,常修行佛三事。何等三事?一者、常護佛深法;二者、受行佛深法;三者、諦信佛深法。

「爾時,世有比丘字浮曇末(漢言至誠意),常行三事。何等為三事?一者、常持是三昧;二者、常護是三昧;三者、常誦是三昧;加有八事:常行慈心、常行哀心、常行悲心、常行護心、常行黠慧心、常行答問心、常行喜踴心、常行第一心,以是便具降九十六種道,悉覽知一一深法不復疑。

「至誠意比丘與智力王有親理,為王所尊敬,國人愛重亦爾。王欲見是比丘,無有厭極;時聽是比丘說經法,無有厭足;時欲禮是比丘,無有厭足。

「時,是比丘髀上生大惡瘡,國中醫藥所不能愈,王愁大悲,即為淚出。時,二萬夫人俱亦皆同時悲念是比丘。於時王臥出,夢中有天人來語王言:『若欲愈是至誠意比丘病者,當得生人肉血飲食之,即愈矣。』王寤,驚悸不樂,念:『是比丘病重,乃須彼藥。法所難得。』勅問臣下:『何從得生人血肉?』

「時,王第一太子,字若羅衛(漢言智止)。智止白王:『王莫悲、莫愁、莫憂,人之血肉,最為賤微,世人所重,道無所違。』王答太子:『善哉,善哉!』太子默然,還入齋室,持刀割髀,取肉及血,持送與比丘。比丘得服之,瘡即除愈,身得安隱。

「王聞比丘已得除愈,大歡喜悅懌不能自勝,意存比丘,不復念太子痛,持是歡喜,各有至心;太子亦自平復,便舉國財寶賜與太子。太子以偈答王曰:

「『與血肉安隱施,  割血肉施與人,
  即得愈無復恐,  是供養佛所譽。
  德中德最安隱,  未來當作佛者,
  斷貪淫去瞋恚,  一切人皆除愈。』」

佛告月明童男:「爾時,至誠意比丘者,提和竭羅佛是;爾時,智力王者,今彌勒菩薩是;時,智止太子,我身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饒益於世間不可計量,積累功德欲度一切故,菩薩大士行皆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度世苦者,當發無上正真道意,誦習是三昧。」

佛說經已,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月明菩薩經


上篇:佛說太子墓魄經

下篇:佛說德光太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說菩薩本行經

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雜譬喻經

雜譬喻經卷上 (一) 菩薩度人,譬若巧乳母養子,有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

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緣起經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

佛說處處經

佛說處處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道人行道...

盧至長者因緣經

盧至長者因緣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若著慳貪,人天所...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 夫法留正像,唯聖是依;...

【註音版】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

菩薩瓔珞經

菩薩瓔珞經卷第一(一名現在報)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註音版】佛說聖法印經

佛說聖法印經...

【佛教詞典】倒凡

(術語)顛倒之凡夫。釋門歸敬儀中曰:無始倒凡,隨情...

【佛教詞典】淚墮尊者

佛陀入滅後,大阿羅漢得宿命智,見自身過去墮三途,故...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必須去走一走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大安法師:貴賤貧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則是決定不虛的。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惟賢長老《建立信仰並學菩薩》

一、建立信仰 你們參加法會做義工,你們都有信仰嗎?...

以善心對人,馬上有善報

我以善心來對你,雖然我無求於你,但當我以善良的心來...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

佛經中的「吉祥」含義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裡、賀年片...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

聖嚴法師《積極的人生觀》

何謂積極?時時地生活於現在,不將生命的時光浪費在對...

擴大心量與改命的方法

1. 吃虧: 吃虧是福。吃虧就是賺看不到的大便宜,經常...

明末高僧蓮池大師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給大家說說眾所周知的蓮...

聖號的成就來自於佛的願力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與眾生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

【視頻】《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道證法師念誦

【視頻】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玉佛禪寺唱誦)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玉佛禪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