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菩薩為國王,其父母早喪亡,讓國持與弟,捨國行求道。

遙見一婆羅門,姓瞿曇,菩薩因從婆羅門學道。婆羅門答菩薩言:「解體所著王者衣服。編髮結莎為衣,如吾所服,受吾瞿曇姓。」

於是菩薩受,服衣被體,瞿曇姓;潔志入於深山,林藪嶮阻,坐禪念道。

婆羅門言:「卿是王者,久在尊貴,簡於勤苦。夏可飲水,食眾果蓏;冬可還城邑,街裡乞食,還其樹下,禪思勿毀。」

菩薩其所乞食,還其國界,舉國王者,下及庶民,無能識菩薩者,謂以為小瞿曇。

菩薩於城外,甘果園中,以作精舍,於中獨坐。

時,國中五百大賊,劫取官物逃走,路由菩薩廬邊,蹤跡放散,遺物在菩薩捨之左右。

明日捕賊,追尋賊者,蹤跡在菩薩舍下,因收菩薩,便將上問,謂為菩薩,國中大賊,前後劫盜,罪有過死。

王便勅臣下,如此之人,法應以木貫身,立為大標,其身血出,流下於地。

是大瞿曇,於深山中,以天眼徹視見之,便以神足,飛來問之:「子有何罪,其痛酷乃爾乎?瘡豈不傷,毒忍苦若斯?」菩薩答曰:「外有瘡痛,內懷慈心,不知何罪,橫見誅害?」大瞿曇言:「卿無子姓,當何繼嗣,忍痛如此?」菩薩答言:「命在須臾,何陳子孫。」

於是國王,使左右以彊弩飛箭,射而殺之。

大瞿曇悲哀涕泣,下其屍,喪棺斂之。於是取土中餘血,以泥團之,各取左右,持著山中,還其精舍。左面血著左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曇言:「子是道士,若其至誠,天神當使血化成人。」

卻後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於是便姓瞿曇氏。

一名捨夷仁,賢劫來,始為寶如來釋迦,越壽五百萬歲;自下二十五王,其壽三百萬歲;文陀竭王壽百萬歲,頂生王遮迦越,左髀右髀王,皆壽十萬歲;從歡喜王諸王,皆壽八萬四千歲。

從惡念遮迦越,殺一牛,祠祀害命,失金輪,得銀輪,主三天下,壽萬歲;堅念王作鎧,壽五千歲,得銅輪,主二天下,主西南;喜殺王,壽二千五百歲,得鐵輪,主南天下。

其王有太子,行五惡,殺一,減壽千歲。

古人有九病:寒,熱,饑,渴,生,老,病,死。婆羅門殺生祠祀,從是生四百四病。

從師子念王,人壽轉減,壽百二十歲。從師子念王后,師子意王,有八十四王,人命減,或壽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十、十歲者。

於是後,有師子命車王,名白淨,是菩薩父。計菩薩身終始,並前後八萬四千。

遮迦越王,名瞿曇氏,純熟之姓。菩薩在兜術天上,意欲下生,觀於天下,誰國可生?言:「唯白淨王家,可生身。」

於是,天上有樹,名兜曇樹,菩薩退,坐他樹下思惟;其本樹無復精光。

於是,有天問言:「菩薩何緣,捨本常坐,就他樹坐?」有天子知菩薩意,答天言:「卿不知耶!今者菩薩,欲下生閻浮利,觀何國可生?唯白淨家可生。」

於是,諸天皆言:「今菩薩下生,當何以贈送?」各設方計言:「唯淨明天上,四百四寶,奇鏤別異,各有名類,同有寶華,以為車乘。」

伊羅慢龍王,以為制乘,名白象,其毛羽踰於白雪山之白,像有三十三頭,頭有七牙,一牙上有七池,池上有七憂缽蓮華,一華上有一玉女,菩薩與八萬四千天子,乘白象寶車來下。

時,白淨王夫人中寐,見白象髣髴,寐寤惕驚,寤以告王。

菩薩父名白淨,其父,兄弟四人。白淨王有二子,其大名悉達,其小子名難陀。菩薩母名摩耶,難陀母名瞿曇彌。菩薩叔父,名甘露淨王,亦有二子,長子名調達,小子名阿難。菩薩中叔,名穀淨王,有二子,大子名釋摩納,小子阿那律。菩薩小叔,名設淨王,有二子,大子名釋迦王,小子名釋少王。

迦惟羅閱國有八城,合有九百萬戶。

調達以四月七日生,佛以四月八日生,佛弟難陀,四月九日生,阿難以四月十日生。

調達身長,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長,丈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捨夷,長一丈四尺,其餘國皆長丈三尺。

菩薩外家,去城八百里,姓瞿曇氏,作小王,主百萬戶,名一億王。

菩薩婦家,姓瞿曇氏,捨夷長者,名水光。其婦,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邊,生女之時,日將欲沒,餘明照其家,室內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晉言明女。

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人,其父名水光長者;太子第二夫人,生羅雲者,名耶惟檀,其父名移施長者;第三夫人名鹿野,其父名釋長者。

以有三婦故,太子父王為立三時殿。殿有二萬婇女,三殿凡有六萬婇女,以太子當作遮迦越王故,置有六萬婇女。

佛以二十九出家,以三十五得道,從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坐樹下為一年。

二年,於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隣等說法;復為畢婆般等說法;復為迦者羅等十七人說法;復為大才長者,及二才念優婆夷說法;復為正念尼揵說法;復為提和竭羅佛時四十二人說法。

三年,為欝為迦葉兄弟三人說法,滿千比丘。

四年,象頭山上,為龍鬼神說法。

五年,於竹園中,為私呵味說法。

五年去,未至舍衛時,舍利弗作婆羅門,有百二十五弟子,坐一樹下。

時,目連為彌夷羅國中,作承相將軍,出行見舍利弗坐樹下,便問舍利弗:「何為在此坐?」舍利弗答言:「吾欲學道。」目連言:「願以君為伴。」即遣百官、群臣還去,唯留百二十五人,二人合有二百五十人。

舍利弗入城分衛,見佛弟子馬師比丘,問之:「為何道士,衣服不與常同?」馬師比丘答言:「吾是佛弟子。」舍利弗問言:「佛云何說法?」馬師言:「諸法從因,緣滅諸苦盡滅。」於是舍利弗便得須陀洹道,歡喜便還,報目連言:「世間有神人。」目連言:「云何說法?」舍利弗具說本末,目連便復得須陀洹道。

二人便相將及弟子至佛所。未至,佛已預知,便告比丘言:「今當有二賢士,一人名智慧比丘,一人名神足比丘,須臾來到。」佛為說四諦,舍利弗七日得阿羅漢;目連以十五日得阿羅漢。

六年,須達與太子祇陀,共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圖寺,七十二講堂,三千六百間屋,五百樓閣。

七年,拘耶尼國,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

八年,在柳山中,為屯真陀羅王弟說法。

九年,穢澤中,為陀崛摩說法。

十年,還摩竭國,為弗迦沙王說法。

十一年,恐懼樹下,為彌勒說本起。

十二年,還父王國,為釋氏精廬,去城八十里,為差摩竭說法。還國為父王及釋迦種說法,度八萬四千人,得須陀洹道。

是十四國,佛十二年,於中游化說法。波斯匿王,晉言和悅;迦惟羅越,晉言妙德;舍衛國者,晉言無物不有;維耶離國者,晉言廣大,一名度生死;羅閱祇者,晉言王舍城;鳩留國者,晉言智士國;波羅奈者,晉言鹿野,一名諸佛國。

閻浮提中,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城,有八國王四天子。東有晉天子,人民熾盛;南有天竺國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國天子,土地饒金銀、璧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馬。

八萬四千城中,六千四百種人,萬種音響,五十六萬億丘聚。魚有六千四百種,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樹有萬種,草有八千種,雜藥七百四十種,雜香四十三種,寶有百二十一種,正寶七種。

海中有二千五百國,百八十國噉五穀;三百三十國噉魚、鼈、龜、鼉。

五國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國,土地盡事佛,不事眾邪;第二王名迦羅,土地出七寶;第三王名不羅,土地出四十二種香,及白琉璃;第四王名闍耶,土地出蓽、茇、胡椒;第五王名那頞,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

五大國城人,多黑短小,相去六十五萬里,從是但有海水,無有人民,去鐵圍山,百四十萬里。

佛說十二游經


上篇:僧伽羅剎所集經

下篇:中本起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太子慕魄經

佛說太子慕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方廣大莊嚴經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一名神通遊戲)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

佛說醫喻經

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大乘同性經

大乘同性經卷上(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說經) 周...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十八泥犁經

佛說十八泥犁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言:「人生...

【佛教詞典】等供

又作等得。為僧眾之食法,食前由上座至下末待食物分配...

【佛教詞典】顛倒義

【顛倒義】 p1447 瑜伽七十七卷九頁云:顛倒義者:謂卽...

一念的皈命決定可以得救

我們很多人對自己往生這一事總是產生不了信心,覺得往...

皈依時可以請人代替嗎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

佛陀生氣

凡人很容易生氣,佛陀是不是也會生氣呢?佛陀當然會生...

兄弟二人俱出家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兄弟非常欣樂佛法,於是兩人都出...

保護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間,凡有血氣者,莫不自愛身命,是故世間有種種...

禪定對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禪定的功夫對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自性具足著一...

【淨土聖賢錄漫畫】身患重疾無痛苦,端坐蓮華往生去

往生聖賢傳--朱氏...

要有出離牢獄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個人披上盔甲,上戰場,一人和萬人去...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

修行為何要降伏憎愛二心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有感於素食坐月子

談起婦女生小孩坐月子,總說是要如何如何滋補,滋補的...

獲得富貴果報的四種修法

可以讓我們獲得富貴的四種修法: 一、應時行施 是指應...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