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五

◎此四無量幾所造色非有對色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無量所攝身語業。是所造色非有對色。餘皆非所造色非有對色。幾難見故甚深等者。一切難見故甚深甚深故難見。幾善非善為因等者。一切是善亦善為因。幾不善非不善為因等者。一切非不善非不善為因。幾無記非無記為因等者。一切非無記非無記為因。幾因緣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緣亦有因。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各有三句。或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無量所攝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法。或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謂無量所攝過去現在心心所法。或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除無量所攝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法。諸餘無量所攝未來心心所法。及無量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幾所緣緣非有所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無量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是所緣緣非有所緣。餘無量所攝。皆是所緣緣亦有所緣。幾增上緣非有增上等者。一切是增上緣亦有增上幾暴流非順暴流等者。一切順暴流亦非暴流。

◎四無色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無色幾有色等者。一切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幾有漏等者。一有漏。三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空無邊處所攝有漏四蘊。云何無漏。謂空無邊處所攝無漏四蘊。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幾有為等者。一切有為。幾有異熟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有異熟或無異熟。云何有異熟。謂善有漏。空無邊處。云何無異熟。謂無記無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或有異熟或無異熟。云何有異熟。謂善非想非非想處。云何無異熟。謂無記非想非非想處。幾是緣生等者。一切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色攝等者。一切名攝。幾內處攝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無色所攝心意識。內處攝。餘皆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無色。幾斷遍知所遍知等者。一斷遍知所遍知。三應分別。謂三無色。若有漏斷遍知所遍知。若無漏非斷遍知所遍知。幾應斷等者。一應斷。三應分別。謂三無色。若有漏是應斷。若無漏不應斷。幾應修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應修或不應修。云何應修。謂善空無邊處。云何不應修。謂無記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染污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染污或不染污。云何染污。謂有覆空無邊處。云何不染污。謂無覆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幾大種所造等者。一切非大種所造。幾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幾是有等者。一是有。三應分別。謂三無色。若有漏是有。若無漏非有。幾因相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無色所攝心不相應行因不相應。餘皆因相應。

此四無色與六善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善處非無色。謂善色蘊。及無色所不攝善四蘊。並擇滅。或無色非善處。謂無記四無色。或善處亦無色。謂善四無色。或非善處非無色。謂不善五蘊。無記色蘊。及無色所不攝無記四蘊。並虛空非擇滅。與五不善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七無記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無記處非無色。謂無記色蘊。及無色所不攝無記四蘊。並虛空非擇滅。或無色非無記處。謂善四無色。或無記處亦無色。謂無記四無色。或非無記處非無色。謂不善五蘊。善色蘊。及無色所不攝善四蘊。並擇滅。與三漏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漏處。非無色。謂一漏處。及二漏處少分。或無色非漏處。謂漏處所不攝四無色。或漏處亦無色。謂二漏處少分。或非漏處非無色。謂色蘊。及漏處無色所不攝四蘊。並無為法。與五有漏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有漏處非無色。謂有漏色蘊。及無色所不攝有漏四蘊。或無色非有漏處。謂三無色少分。或有漏處亦無色。謂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或非有漏處非無色。謂無漏色蘊。及無色所不攝無漏四蘊。並無為法。與八無漏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無漏處非無色。謂無漏色蘊。及無色所不攝無漏四蘊。並無為法。或無色非無漏處。謂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或無漏處亦無色。謂三無色少分。或非無漏處非無色。謂有漏色蘊。及無色所不攝有漏四蘊。幾過去等者。一切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幾善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空無邊處所攝善四蘊。云何無記。謂空無邊處所攝無記四蘊。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欲界系等者。一無色界系。三應分別。謂三無色。若有漏無色界系。若無漏是不系。幾學等者。一非學非無學。三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空無邊處所攝學四蘊。云何無學。謂空無邊處所攝無學四蘊。云何非學非無學。謂空無邊處所攝有漏四蘊。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

此四無色幾見所斷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非所斷。云何見所斷。謂空無邊處隨信隨法行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所斷二十八隨眠。及彼相應彼等起心不相應行。空無邊處。云何修所斷。謂空無邊處學見跡修所斷。此復云何。謂修所斷三隨眠。及彼相應彼等起心不相應行。並不染污有漏空無邊處。云何非所斷。謂無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或見所斷。或修所斷。云何見所斷。謂非想非非想處隨信隨法行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所斷二十八隨眠。及彼相應彼等起心不相應行非想非非想處。云何修所斷。謂非想非非想處學見跡修所斷。此復云何。謂修所斷三隨眠。及彼相應彼等起心不相應行。並不染污非想非非想處。幾非心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無色所攝心不相應行。非心非心所非心相應。受蘊想蘊相應行蘊。是心所與心相應。心意識唯是心。幾隨心轉非受相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各有四句。或隨心轉非受相應。謂無色所攝隨心轉心不相應行及受。或受相應非隨心轉。謂無色所攝心意識。或隨心轉亦受相應。謂無色所攝想蘊相應行蘊。或非隨心轉非受相應。謂除無色所攝隨心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無色所攝心不相應行。幾隨心轉非想行相應等者。除其自性。如受應知。幾隨尋轉非伺相應等者。一切非隨尋轉非伺相應。幾見非見處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應作四句或見非見處。謂空無邊處所攝盡無生智所不攝無漏慧。或見處非見。謂見所不攝有漏空無邊處。或見亦見處。謂空無邊處所攝五染污見。及世俗正見。或非見非見處。謂見所不攝無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或見亦見處。或見處非見見亦見處者。謂非想非非想處所攝五染污見世間正見餘非想非非想處。皆見處非見。幾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或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或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者。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空無邊處。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空無邊處。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空無邊處。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空無邊處。諸餘染污空無邊處。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者。謂前所除空無邊處。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者。謂不染污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業非業異熟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應作四句。或業非業異熟。謂空無邊處異熟所不攝思。或業異熟非業。謂思所不攝業異熟生空無邊處。或業亦業異熟。謂空無邊處業異熟生思。或非業非業異熟。謂除業及業異熟生空無邊處。諸餘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業非隨業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有三句。或業非隨業轉。謂空無邊處所攝思。或隨業轉非業。謂空無邊處所攝受想識蘊。及思所不攝隨業轉行蘊。或非業非隨業轉。謂除空無邊處所攝隨業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空無邊處所攝心不相應行。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爾。幾所造色非有見色等者。一切非所造色非有見色。此四無色。幾所造色非有對色等者。一切非所造色非有對色。幾難見故甚深等者。一切難見故甚深甚深故難見。幾善非善為因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有三句。或善為因非善。謂善異熟生空無邊處。或善亦善為因。謂善空無邊處。或非善非善為因。謂除善異熟生空無邊處。諸餘無記空無邊處。後三無色亦爾。幾不善非不善為因等者。一切非不善非不善為因。幾無記非無記為因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或無記亦無記為因。或非無記非無記為因。無記亦無記為因者。謂無記空無邊處。非無記非無記為因者。謂善空無邊處。後三無色亦爾。幾因緣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緣亦有因。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有三句。或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空無邊處。及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空無邊處。或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空無邊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空無邊處。或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除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空無邊處。諸餘未來心心所空無邊處。及空無邊處心心不相應行。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有三句。或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及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並已生正起滅定。或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或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除未來現前正起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諸餘未來心心所非想非非想處。及除等無間心不相應行非想非非想處。諸餘心不相應行非想非非想處。幾所緣緣非有所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無色所攝心不相應行。是所緣緣非有所緣。諸餘無色。是所緣緣亦有所緣。幾增上緣非有增上等者。一切增上緣亦有增上。幾暴流非順暴流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空無邊處有三句。或順暴流非暴流。謂暴流所不攝有漏空無邊處。或暴流亦順暴流。謂三暴流少分。或非暴流非順暴流。謂無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或暴流亦順暴流。或順暴流非暴流。暴流亦順暴流者。謂三暴流少分。餘皆順暴流非暴流。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得勝知見。三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得分別慧。四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得諸漏盡。此四修定幾有色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是有色。餘皆是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幾有漏等者。一有漏一無漏。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為現法樂住所攝有漏五蘊。云何無漏。謂為現法樂住所攝無漏五蘊。為分別慧。或有漏或無漏。云何有漏。謂為分別慧所攝有漏五蘊。云何無漏。謂無漏五蘊。幾有為等者。一切有為。幾有異熟等者。一有異熟一無異熟。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有異熟。若無漏無異熟。幾是緣生等者。一切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色攝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是色攝。餘皆是名攝。幾內處攝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心意識。內處攝。餘皆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修定幾斷遍知所遍知等者。一是斷遍知所遍知。一非斷遍知所遍知。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是斷遍知所遍知。若無漏非斷遍知所遍知。幾應斷等者。一應斷一不應斷。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是應斷。若無漏不應斷。幾應修等者。一切是應修。幾染污等者。一切不染污。幾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幾大種所造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是大種所造。餘皆非大種所造。幾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幾是有等者。一是有。一非有。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是有。若無漏非有。幾因相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因不相應。餘皆因相應。

此四修定。與六善處相攝者。五善處少分攝四修定。四修定亦攝五善處少分。與五不善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七無記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三漏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五有漏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有漏處非修定。謂修定所不攝有漏五蘊。或修定非有漏處。謂一修定。及二少分。或有漏處亦修定。謂一修定。及二少分。或非有漏處非修定。謂虛空及二滅與八無漏處相攝者。應作四句。或無漏處非修定。謂虛空及二滅。或修定非無漏處。謂一修定。及二少分。或無漏處亦修定。謂一修定及二少分。或非無漏處非修定。謂修定所不攝有漏五蘊。幾過去等者。一切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幾善等者。一切是善。幾欲界系等者。一色界系一不系。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若有漏色界系。若無漏不系。為分別慧。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不系。云何欲界系。謂為分別慧所攝欲界五蘊。云何色界系。謂為分別慧所攝色界五蘊。云何無色界系。謂為分別慧所攝無色界四蘊。云何不系。謂無漏五蘊。幾學等者。一學一非學非無學。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為現法樂住所攝學五蘊。云何無學。謂為現法樂住所攝無學五蘊。云何非學非無學。謂為現法樂住所攝有漏五蘊。為分別慧。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五蘊。云何無學。謂無學五蘊。云何非學非無學。謂為分別慧所攝有漏五蘊。此四修定幾見所斷等者。一修所斷。一非所斷。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修所斷。若無漏非所斷。幾非心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非心非心所非心相應。受蘊想蘊相應行蘊。是心所與心相應。心意識唯是心。幾隨心轉非受相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應作四句。或隨心轉非受相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身語業。及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並受。或受相應非隨心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心意識。或隨心轉亦受相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想蘊。及相應行蘊。或非隨心轉非受相應。謂除為現法樂住所攝隨心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為現法樂住所攝心不相應行。為勝知見為盡諸漏亦爾。為分別慧。應作四句。或隨心轉非受相應。謂隨心轉身語業。及為分別慧所攝心不相應行並受。或受相應非隨心轉。謂為分別慧所攝心意識。或隨心轉亦受相應。謂為分別慧所攝想蘊。及相應行蘊。或非隨心轉非受相應。謂除隨心轉身語業。諸餘為分別慧所攝身語業。除為分別慧所攝心不相應行。諸餘為分別慧所攝心不相應行。幾隨心轉非想行相應等者。除其自性。如受應知。幾隨尋轉非伺相應等者。一無尋無伺。三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有四句。或隨尋轉非伺相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隨尋轉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及伺。或伺相應非隨尋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尋。或隨尋轉亦伺相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尋伺相應心心所法。或非隨尋轉非伺相應。謂除為現法樂住所攝隨尋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為現法樂住所攝心不相應行。為勝知見。有四句。或隨尋轉非伺相應。謂為勝知見所攝隨尋轉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及伺。或伺相應非隨尋轉。謂為勝知見所攝尋。或隨尋轉亦伺相應。謂為勝知見所攝尋伺相應心心所法。或非隨尋轉非伺相應。謂除為勝知見所攝隨尋轉身語業心不相應行。諸餘為勝知見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及為勝知見所攝無尋無伺心心所法。為分別慧。有四句。或隨尋轉非伺相應。謂隨尋轉身語業。及為分別慧所攝隨尋轉心不相應行。並尋相應伺。或伺相應非隨尋轉。謂為分別慧所攝尋。及尋不相應伺相應心心所法。或隨尋轉亦伺相應。謂為分別慧所攝尋伺相應心心所法。或非隨尋轉非伺相應。謂除隨尋轉身語業。諸餘為分別慧所攝身語業。及除為分別慧所攝隨尋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為分別慧所攝心不相應行。並尋不相應伺。若無尋無伺心心所法。幾見非見處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有四句。或見非見處。謂為現法樂住所攝盡無生智所不攝無漏慧。或見處非見。謂見所不攝有漏為現法樂住。或見亦見處。謂為現法樂住所攝世間正見。或非見非見處。謂見所不攝無漏為現法樂住為勝知見。或見亦見處。或見處非見。見亦見處者。謂為勝知見所攝世間正見。諸餘為勝知見。是見處非見。為分別慧。有四句。或見非見處。謂盡無生智所不攝無漏慧。或見處非見。謂見所不攝有漏為分別慧。或見亦見處。謂為分別慧所攝世間正見。或非見非見處。謂見所不攝無漏為分別慧為盡諸漏所攝慧。是見非見處。餘皆非見非見處。幾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幾業非業異熟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及思。是業非業異熟。餘皆非業非業異熟。幾業非隨業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有四句。或業非隨業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思。或隨業轉非業。謂為現法樂住所攝受想識蘊。及思所不攝隨業轉行蘊。或業亦隨業轉。謂為現法樂住所攝身語業。或非業非隨業轉。謂除為現法樂住所攝隨業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現法樂住所攝心不相應行。為勝知見及為盡諸漏亦爾。為分別慧。有四句。或業非隨業轉。謂除為分別慧所攝隨業轉身語業。諸餘為分別慧所攝身語業及思。或隨業轉非業。謂為分別慧所攝受想識蘊。及思所不攝隨業轉行蘊。或業亦隨業轉。謂為分別慧所攝隨業轉身語業。或非業非隨業轉。謂除為分別慧所攝隨業。轉心不相應行。諸餘為分別慧所攝心不相應。幾所造色非有見色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是所造色非有見色。餘皆非所造色非有見色。此四修定幾所造色非有對色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是所造色非有對色。餘皆非所造色非有對色。幾難見故甚深等者。一切難見故甚深甚深故難見。幾善非善因等者。一切是善亦善為因。幾不善非不善為因等者。一切非不善非不善為因。幾無記非無記為因等者。一切非無記非無記為因。幾因緣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緣亦有因。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各有三句。或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未來現前正起修定所攝心心所法。或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謂過去現在修定所攝心心所法。或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謂除未來現前正起修定所攝心心所法。諸餘未來修定所攝心心所法。及修定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幾所緣緣非有所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諸修定所攝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是所緣緣非有所緣。餘皆是所緣緣亦有所緣。幾增上緣非有增上等者。一切是增上緣亦有增上。幾暴流非順暴流等者。一順暴流非暴流。一非暴流非順暴流。二應分別。謂為現法樂住及為分別慧。若有漏是順暴流非暴流。若無漏非暴流非順暴流。

◎七覺支者。謂念等覺支。乃至捨等覺支。此七覺支幾有色等者。一切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幾有漏等者。一切無漏。幾有為等者。一切有為。幾有異熟等者。一切無異熟。幾是緣生等者。一切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色攝等者。一切名攝。幾內處攝等者。一切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說一切有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

 

上篇: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下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 古吳藕益 釋 智旭 著 經題七...

佛說法華三昧經

佛說法華三昧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

【註音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淨土境觀要門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 懷則述...

【佛教詞典】生有

【生有】 p0473 俱舍論九卷二頁云:二者、生有。謂於諸...

【佛教詞典】無相福田衣

袈裟的德名。因乃出世之服,離有為世染之相,故曰無相...

徹悟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法門殊勝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

三伏天到了,我們該如何養生

從小暑到立秋,人稱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

寺院外牆為何大都漆成黃色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在朝訪遊歷名川古寺時,...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學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視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佛學漫畫】我有明珠一顆

我有明珠一顆...

暴富並沒帶來幸福

世人哪裡知道,暴富之後,不僅沒有帶來預期渴望的那種...

通向涅槃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

人生八苦是眾生輪迴六道所受的八種苦果,也是四諦中苦...

廣化法師《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講素食的利益一題,有兩個因緣:第一、...

以空性的心態來操作善業

我們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然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生死輪...

佛陀的四種弟子

隨著佛陀教化的弘傳,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勝數,僧團份...

地藏菩薩的分身遍一切處

念誦地藏菩薩,絕不會墮入三途,不過輪轉要經過多一點...

拜佛、念佛就是廣結善緣

一個人憶念觀世音菩薩時,為什麼你的貪瞋癡會淡薄?因...

【視頻】《明谷之音》梵唄系列專輯之--宣疏

《明谷之音》梵唄系列專輯之--宣疏

【視頻】法融禪師:心銘(南京牛首山佛頂寺)

法融禪師:心銘(南京牛首山佛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