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攝等品第六之餘

七等覺支。若別一界一處一蘊攝。若總一界一處二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初第二第三解脫。三界二處五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第四第五第六解脫。三界二處四蘊攝。七智知。除法他心滅智。一識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第七解脫。三界二處四蘊攝。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一識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想受滅解脫。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一識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八勝處。三界三處五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八聖道支中。正語。正業。一命。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他心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餘五聖道支。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

愛結慢結。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三界有漏緣隨眠隨增。恚結。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無明結。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除無漏緣無明。諸餘一切隨眠隨增。見結。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三界見所斷有漏緣。及無漏緣見相應無明隨眠隨增。取結。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三界見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疑結。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三界見所斷有漏緣。及無漏緣疑相應無明隨眠隨增。嫉結慳結。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初有情居。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六識識。欲界一切隨眠隨增。第二有情居。十四界十處五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四識識。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第三第四第五有情居。十一界十處五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四識識。色界一切隨眠隨增。餘四有情居。三界二處四蘊攝。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一識識。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前八遍處。三界二處五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後二遍處。三界二處四蘊攝。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一識識。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十無學法中。正語。正業。正命。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他心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餘七無學法。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有漏色。十一界十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六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有漏受想行。一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有漏識。七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色。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他心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無漏受想行。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無漏識。二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無為法。一界一處非蘊攝。六智知。除他心苦集道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眼處。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一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如眼處。耳鼻舌身處亦爾。色處。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二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如色處。聲觸處亦爾。香處味處。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類他心滅道智。二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意處。七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法處。一界一處四蘊攝。七智知。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

眼界。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一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耳鼻舌身界亦爾。色界。一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二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聲觸界亦爾。香界味界。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類他心滅道智。二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意界。七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法界。一界一處四蘊攝。十智知。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眼識界。二界一處一蘊攝。八智知。除滅道智。一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耳身識界亦爾。鼻舌識界。二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意識界。二界一處二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

眼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一識識。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耳鼻舌身根亦爾。女根男根。一界一處一蘊攝。六智知。除類他心滅道智。一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命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他心滅道智。一識識。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意根。七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樂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苦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喜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色界一切。除欲界無漏緣疑及彼相應無明。諸餘欲界一切隨眠隨增。憂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一切隨眠隨增。捨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一切隨眠隨增。信根。一界一處一蘊攝。九智知。除滅智。一識識。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精進念定慧根亦爾。未知當知根。三界二處二蘊攝。七智知。除苦集滅智。一識識。非隨眠隨增。已知根具知根亦爾。

欲界係有身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邊執見。及見苦所斷。餘八隨眠亦爾。欲界系見集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集所斷。餘六隨眠亦爾。欲界系見滅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邪見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滅所斷見取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滅所斷貪瞋慢隨眠亦爾。欲界系見滅所斷疑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滅所斷無明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除欲界見滅所斷無漏緣無明。諸餘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道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邪見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道所斷見取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道所斷戒禁取貪瞋慢隨眠亦爾。欲界系見道所斷疑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見道所斷無明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除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無明。諸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修所斷貪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類滅道智。一識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系修所斷瞋慢無明隨眠亦爾。色界係有身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邊執見。及見苦所斷。餘七隨眠亦爾。色界系見集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集所斷餘五隨眠亦爾。色界系見滅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邪見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滅所斷見取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滅所斷貪慢隨眠亦爾。色界系見滅所斷疑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滅所斷無明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除色界見滅所斷無漏緣無明。諸餘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道所斷邪見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邪見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道所斷見取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道所斷戒禁取貪慢隨眠亦爾。色界系見道所斷疑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明。並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見道所斷無明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除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無明。諸餘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修所斷貪隨眠。一界一處一蘊攝。七智知。除法滅道智。一識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系修所斷慢無明隨眠亦爾。如色界系三十一隨眠。應知無色界系三十一隨眠亦爾。差別者。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

品類足論辯千問品第七之一

 學處淨果行聖種  正斷神足念住諦
 靜慮無量無色定  覺分根處蘊界經

學處。謂近事五學處。淨謂四證淨。果謂四沙門果。行謂四通行。聖種謂四聖種。正斷謂四正斷。神足謂四神足。念住謂四念住。諦謂四聖諦。靜慮謂四靜慮。無量謂四無量。無色謂四無色。定謂四修定。覺分謂七等覺支。根謂二十二根。處謂十二處。蘊謂五蘊。界謂十八界。經謂頌中。前九後九及。各總為一合。有二十經。依一一經為前五十問。

且依近事五學處經。為五十問。謂五學處。幾有色幾無色。幾有見幾無見。幾有對幾無對。幾有漏幾無漏。幾有為幾無為。幾有異熟幾無異熟。幾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非緣生非因生非世攝。幾色攝。幾名攝。幾內處攝。幾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幾非智遍知所遍知。

幾斷遍知所遍知。幾非斷遍知所遍知。幾應斷幾不應斷。幾應修幾不應修。幾染污幾不染污。幾果非有果。幾有果非果。幾果亦有果。幾非果非有果。幾有執受。幾無執受。幾大種所造。幾非大種所造。幾有上幾無上。幾是有幾非有。幾因相應。幾因不相應。

有六攝善處。謂善五蘊及擇滅。為六善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六善處。有五攝不善處。謂不善五蘊。為五不善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五不善處。有七攝無記處。謂無記五蘊。及虛空非擇滅。為七無記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七無記處。有三攝漏處。謂欲漏有漏無明漏。為三漏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三漏處。有五攝有漏處。謂有漏五蘊。為五有漏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五有漏處。有八攝無漏處。謂無漏五蘊。及三無為。為八無漏處攝五學處。為五學處攝八無漏處。此五學處。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幾善幾不善幾無記。幾欲界系。幾色界系。幾無色界系。幾不系。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幾非心非心所非心相應。幾是心所與心相應。幾唯是心。幾隨心轉非受相應。幾受相應非隨心轉。幾隨心轉亦受相應。幾非隨心轉非受相應。幾隨心轉非想行相應。幾想行相應非隨心轉。幾隨心轉亦想行相應。幾非隨心轉非想行相應。幾隨尋轉非伺相應。幾伺相應非隨尋轉。幾隨尋轉亦伺相應。幾非隨尋轉非伺相應。幾見非見處。幾見處非見。幾見亦見處。幾非見非見處。幾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幾有身見因非有身見為因。幾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幾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幾業非業異熟。幾業異熟非業。幾業亦業異熟。幾非業非業異熟。幾業非隨業轉。幾隨業轉非業。幾業亦隨業轉。幾非業非隨業轉。幾所造色非有見色。幾有見色非所造色。幾所造色亦有見色。幾非所造色非有見色。

幾所造色非有對色。幾有對色非所造色。幾所造色亦有對色。幾非所造色非有對色。幾難見故甚深。幾甚深故難見。幾善非善為因。幾善為因非善。幾善亦善為因。幾非善非善為因。幾不善非不善為因。幾不善為因非不善。幾不善亦不善為因。幾非不善非不善為因。幾無記非無記為因。幾無記為因非無記。幾無記亦無記為因。幾非無記非無記為因。幾因緣非有因。幾有因非因緣。幾因緣亦有因。幾非因緣非有因。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幾等無間緣非等無間。幾等無間亦等無間緣。幾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幾所緣緣非有所緣。幾有所緣非所緣緣。幾所緣緣亦有所緣。幾非所緣緣非有所緣。幾增上緣非有增上。幾有增上非增上緣。幾增上緣亦有增上。幾非增上緣非有增上。幾瀑流非順瀑流。幾順瀑流非瀑流。幾瀑流亦順瀑流。幾非瀑流非順瀑流。如依學處為五十問。依餘十九為問亦爾。

五學處者。一盡形壽離斷生命。二盡形壽離不與取。三盡形壽離欲邪行。四盡形壽離虛誑語。五盡形壽離飲諸酒。此五名為近事學處。此五學處。幾有色等者。一切是有色。幾有見等者。一無見。四應分別。謂若表是有見。若無表是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若表是有對。若無表是無對。幾有漏等者。一切是有漏。幾有為等者。一切是有為。幾有異熟等者。一切有異熟。幾是緣生等者。一切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色攝等者。一切是色攝。幾內處攝等者。一切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五學處。幾斷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斷遍知所遍知。幾應斷等者。一切是應斷。幾應修等者。一切是應修。幾染污等者。一切不染污。幾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幾大種所造等者。一切是大種所造。幾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幾是有等者。一切是有。幾因相應等者。一切因不相應。

此五學處。與六善處相攝者。一善處少分攝五學處。五學處亦攝一善處少分。與五不善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七無記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三漏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五有漏處相攝者。一有漏處少分攝五學處。五學處亦攝一有漏處少分。與八無漏處相攝者。互不相攝。幾過去等者。一切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幾善等者。一切是善。幾欲界系等者。一切欲界系。幾學等者。一切非學非無學。

此五學處。幾見所斷等者。一切修所斷。幾非心等者。一切非心非心所非心相應。幾隨心轉非受相應等者。一切非隨心轉非受相應。幾隨心轉非想行相應等者。一切非隨心轉非想行相應。幾隨尋轉非伺相應等者。一切非隨尋轉非伺相應。幾見非見處等者。一切是見處非見。幾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幾業非業異熟等者。一切是業非業異熟。幾業非隨業轉等者。一切是業非隨業轉。幾所造色非有見色等者。一是所造色非有見色。四應分別。謂若表是所造色。亦有見色。若無表是所造色。非有見色。

此五學處。幾所造色非有對色等者。一切應分別。謂若表。是所造色。亦有對色。若無表。是所造色。非有對色。幾難見故甚深等者。一切難見故甚深。甚深故難見。幾善非善為因等者。一切是善亦善為因。幾不善非不善為因等者。一切非不善非不善為因。幾無記非無記為因等者。一切非無記非無記為因。幾因緣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緣亦有因。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等者。一切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幾所緣緣非有所緣等者。一切是所緣緣非有所緣。幾增上緣非有增上等者。一切是增上緣亦有增上。幾瀑流非順瀑流等者。一切順瀑流非瀑流。

四證淨者。謂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聖所愛戒證淨。此四證淨。幾有色等者。一有色。三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是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是無對。幾有漏等者。一切是無漏。幾有為等者。一切是有為。幾有異熟等者。一切無異熟。幾是緣生等者。一切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幾色攝等者。一是色攝。三是名攝。幾內處攝等者。一切外處攝。幾智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證淨。幾斷遍知所遍知等者。一切非斷遍知所遍知。幾應斷等者。一切不應斷。幾應修等者。一切是應修。幾染污等者。一切不染污。幾果非有果等者。一切是果亦有果。幾有執受等者。一切無執受。幾大種所造等者。一是大種所造。三非大種所造。幾有上等者。一切是有上。幾是有等者。一切非有。幾因相應等者。一因不相應。三因相應。

此四證淨。與六善處相攝者。二善處少分攝四證淨。四證淨亦攝二善處少分。與五不善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七無記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三漏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五有漏處相攝者。互不相攝。與八無漏處相攝者。一無漏處全。一無漏處少分。攝四證淨。四證淨亦攝一無漏處全一無漏處少分。幾過去等者。一切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幾善等者。一切是善。幾欲界系等者。一切是不系。幾學等者。一切應分別。謂佛證淨。或學或無學。云何學。謂學作意相應佛證淨。云何無學。謂無學作意相應證佛淨。法僧證淨亦爾。聖所愛戒證淨。或學或無學。云何學。謂學身語業。云何無學。謂無學身語業。

此四證淨。幾見所斷等者。一切非所斷。幾非心等者。一非心非心法非心相應。三是心所與心相應。幾隨心轉非受相應等者。一隨心轉。非受相應。三隨心轉。亦受相應。幾隨心轉非想行相應等者。一隨心轉。非想相應。三隨心轉。亦想相應。一隨心轉。非行相應。三隨心轉。亦行相應。除其自性。幾隨尋轉非伺相應等者。一切應分別。謂佛證淨。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云何有尋有伺。謂有尋有伺作意相應佛證淨。云何無尋唯伺。謂無尋唯伺作意相應佛證淨。云何無尋無伺。謂無尋無伺作意相應佛證淨。法僧證淨亦爾。聖所愛戒證淨。或隨尋轉非伺相應。或非隨尋轉非伺相應。云何隨尋轉非伺相應。謂隨尋轉無漏身語業。云何非隨尋轉非伺相應。謂不隨尋轉無漏身語業。幾見非見處等者。一切非見非見處。幾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非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幾業非業異熟等者。一是業非業異熟。三非業非業異熟。幾業非隨業轉等者。一是業亦隨業轉。三隨業轉非業。幾所造色非有見色等者。一是所造色非有見色。三非所造色非有見色。

說一切有部品類足論卷第十

 

上篇: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下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五事毗婆沙論

五事毘婆沙論卷上 尊者法救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淨土境觀要門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 懷則述...

佛說七女經

佛說七女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註音版】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遊方時。所至盡誠。諮扣尊宿五宗綱要。...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註音版】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佛教詞典】塢

悉曇宇 (u)。又作烏、污、優、屋。悉曇十二韻之一,...

【佛教詞典】法身菩薩

指累積修行而斷除一分無明,即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又...

做事認真是執著嗎?這種算隨緣嗎

問: 南無阿彌陀佛!法師慈悲!我們很多的佛子喜歡說隨...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行持語錄 這部份開示,是從一九七八年冬季開始,至...

把慈悲心體現在生活中

在一個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個流浪者來到一位比丘的禪...

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有一天,彈簧衝著壓力大聲叫道:人們喜歡的是我,又不...

舍利子是什麼

問: 舍利子是什麼? 玄若法師答: 舍利是修行者捨報...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

不偷不盜,一生無憂

很多人覺得非常委屈:一輩子什麼缺德事也沒幹,為什麼...

現在能聽聞佛法,應該珍惜這一因緣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

《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

聖嚴法師:自見本性,無有差別

一、法無頓漸,人有利鈍 《六祖壇經》的第十六條說:...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往生既得不退轉

淨土法門之所以異於通途法門而被稱為特別法門或易行道...

【視頻】《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聆志居士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聆志居士

【視頻】慈悲地藏寶懺(道元法師主法)

慈悲地藏寶懺(道元法師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