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七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攝等品第六之三

身業云何。謂身表及無表。語業云何。謂語表及無表。意業云何。謂思。善業云何。謂善身語業。及善思。不善業云何。謂不善身語業。及不善思。無記業云何。謂無記身語業。及無記思。學業云何。謂學身語業。及學思。無學業云何。謂無學身語業。及無學思。非學非無學業云何。謂有漏身語業。及有漏思。見所斷業云何。謂若業隨信隨法行。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所斷八十八隨眠相應思。修所斷業云何。謂若業學見跡修所斷。此復云何。謂修所斷十隨眠相應思。及彼等起身語業。並不染污有漏業。非所斷業云何。謂無漏身語業。及無漏思。順現法受業云何。謂若業此生造作增長。彼業即於此生受異熟非餘生。是名順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云何。謂若業此生造作增長。彼業隨第二生受異熟非餘生。是名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云何。謂若業此生造作增長。彼業或隨第三生。或隨第四生。或復過此受異熟非餘生。是名順後次受業。順樂受業云何。謂欲界系善業及色界系。乃至第三靜慮地善業。順苦受業云何。謂不善業。順不苦不樂受業云何。謂第四靜慮地系善業。及無色界系善業。

身念住云何。謂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受念住云何。謂六受身。即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心念住云何。謂六識身。即眼識乃至意識。法念住云何。謂受所不攝非色法處。復次身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身念住。受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心念住。法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法念住。復次緣身所起善有漏無漏慧。是名身念住。緣受所起善有漏無漏慧。是名受念住。緣心所起善有漏無漏慧。是名心念住。緣法所起善有漏無漏慧。是名法念住。為令已生惡不善法得永斷故勤修正斷云何。謂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永斷。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為令未生惡不善法永不生故勤修正斷云何。謂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為令未生善法生故勤修正斷云何。謂為令未生善法得生。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復增廣智作證故勤修正斷云何。謂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復增廣智證。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謂欲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謂勤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謂心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謂觀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

初靜慮云何。謂初靜慮所攝善五蘊。第二靜慮云何。謂第二靜慮所攝善五蘊。第三靜慮云何。謂第三靜慮所攝善五蘊。第四靜慮云何。謂第四靜慮所攝善五蘊。苦聖諦云何。謂五取蘊。集聖諦云何。謂有漏因。滅聖諦云何。謂擇滅。道聖諦云何。謂學無學法。慈無量云何。謂慈及慈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慈無量。悲無量云何。謂悲及悲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悲無量。喜無量云何。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喜無量。捨無量云何。謂捨及捨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捨無量。空無邊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云何。此有二種。一定二生。此中所繫受想行識。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隨所得衣喜足聖種云何。謂隨所得衣喜足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隨所得衣喜足聖種。隨所得食喜足聖種云何。謂隨所得食喜足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隨所得食喜足聖種。隨所得臥具喜足聖種云何。謂隨所得臥具喜足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隨所得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云何。謂樂斷樂修增上所起善有漏無漏道是名樂斷樂修聖種。預流果云何。此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預流果云何。謂證預流果所有學法。已正當得。無為預流果云何。謂證預流果所有結斷。已正當得。是名預流果。一來果云何。此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一來果云何。謂證一來果所有學法。已正當得。無為一來果云何。謂證一來果所有結斷。已正當得。是名一來果。不還果云何。此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不還果云何。謂證不還果所有學法。已正當得。無為不還果云何。謂證不還果所有結斷。已正當得。是名不還果。阿羅漢果云何。此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阿羅漢果云何。謂證阿羅漢果所有無學法。已正當得。無為阿羅漢果云何。謂證阿羅漢果所有結斷。已正當得。是名阿羅漢果。法智苦智等。二種四智。如前應知。法無礙解云何。謂於名句文身所有不退智。義無礙解云何。謂於勝義所有不退智。詞無礙解云何。謂於言詞所有不退智。辯無礙解云何。謂於無滯應理言詞。及於等持自在顯示。所有不退智。

因緣云何。謂一切有為法。等無間緣云何。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法。所緣緣及增上緣云何。謂一切法。段食云何。謂緣段食。諸根長養。大種增益。資助隨資助。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是名段食。觸食云何。謂緣有漏觸。諸根長養。大種增益。資助隨資助。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是名觸食。意思食云何。謂緣有漏思。諸根長養。大種增益。資助隨資助。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是名意思食。識食云何。謂緣有漏識。諸根長養。大種增益。資助隨資助。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是名識食。

欲瀑流云何。謂除欲界系見及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瀑流。有瀑流云何。謂除色無色界系見及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瀑流。見瀑流云何。謂三界五見。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是名見瀑流。無明瀑流云何。謂三界無智。四扼亦爾。欲取云何。謂除欲界系五見。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取。見取云何。謂四見。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是名見取。戒禁取云何。謂如有一取戒言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取禁言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取戒禁言戒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是名戒禁取。我語取云何。謂除色無色界系五見。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我語取。過去法云何。謂過去五蘊。未來法云何。謂未來五蘊。現在法云何。謂現在五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法云何。謂無為法。欲界系法云何。謂欲界系五蘊。色界系法云何。謂色界系五蘊。無色界系法云何。謂無色界四蘊。不系法云何。謂一切無漏法。善為因法云何。謂善有為法。及善法異熟。不善為因法云何。謂欲界系染污。及不善法異熟。無記為因法云何。謂無記有為。及不善法。非善為因非不善為因非無記為因法云何。謂無為法。緣有所緣法云何。謂緣心心所法意識。及相應法。緣無所緣法云何。謂五識身及相應法。並緣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意識。及相應法。緣有所緣緣無所緣法云何。謂緣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意識。及相應法。非緣有所緣非緣無所緣法云何。謂色無為色不相應行。

五蘊五取蘊如前說。捺落迦趣云何。謂那落迦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捺落迦趣。傍生趣云何。謂傍生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鬼趣云何。謂鬼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人趣云何。謂人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天趣云何。謂天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見苦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隨信隨法行苦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苦所斷二十八隨眠。及彼相應諸煩惱眾。見集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隨信隨法行集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集所斷十九隨眠。及彼相應諸煩惱眾。見滅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隨信隨法行滅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滅所斷十九隨眠。及彼相應諸煩惱眾。見道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隨信隨法行道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道所斷二十二隨眠。及彼相應諸煩惱眾。修所斷煩惱部云何。謂有煩惱部學見跡修所斷。此復云何。謂修所斷十隨眠。及彼相應煩惱眾。色等五法如前說。

地等六界如前說。見苦所斷法云何。謂若法隨信隨法行苦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苦所斷二十八隨眠及彼相應法。並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見苦所斷法。見集所斷法云何。謂若法隨信隨法行集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集所斷十九隨眠。及彼相應法。並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見集所斷法。見滅所斷法云何。謂若法隨信隨法行滅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滅所斷十九隨眠。及彼相應法。並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見滅所斷法。見道所斷法云何。謂若法隨信隨法行道現觀邊忍所斷。此復云何。謂見道所斷二十二隨眠。及彼相應法。並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見道所斷法。修所斷法云何。謂若法學見跡修所斷。此復云何。謂修所斷十隨眠。及彼相應法。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若不染污諸有漏法。是名修所斷法。非所斷法云何。謂諸無漏法。欲貪隨眠云何。謂於諸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瞋隨眠云何。謂於有情心懷憤恚。欲為損害。根裁對礙。憎怒凶悖。勐烈暴惡。已正當瞋。令諸有情互相違害。有貪隨眠云何。謂於色無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慢隨眠云何。謂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篾。無明隨眠云何。謂三界無智。見隨眠云何。謂五染污見。疑隨眠云何。謂於諦猶豫。初識住云何。謂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初識住。此中初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最在初。彼系諸色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二識住云何。謂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劫初時。是第二識住。此中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彼系諸色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三識住云何。謂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此中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彼系諸色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四識住云何。謂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此中第四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四。彼系諸色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五識住云何。謂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五識住。此中第五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五。彼系諸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六識住云何。謂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六識住。此中第六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六。彼系諸受想行識。總名識住。第七識住云何。謂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七識住。此中第七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七。彼系諸受想行識。總名識住。

念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擇法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毘般舍那抉擇法性。是名擇法等覺支。精進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勐。熾盛難制。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等覺支。喜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豫。有堪任性。踴躍踴躍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輕安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已輕安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定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捨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初解脫云何。謂有色觀諸色。是初解脫。此中初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最在初。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最在初。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二解脫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是第二解脫。此中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三解脫云何。謂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此中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四解脫云何。謂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此中第四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四。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四。如是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五解脫云何。謂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此中第五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五。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五。如是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六解脫云何。謂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此中第六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六。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六。如是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七解脫云何。謂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此中第七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七。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七。如是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是名解脫。第八解脫云何。謂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此中第八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八。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八。如是定中諸解脫勝解脫異極解脫。復次若法想微細為因。想微細為等無間。是與想不俱義。非不成就義。是名解脫。

初勝處云何。謂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顯色若惡顯色。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初勝處。此中初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最在初。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最在初。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二勝處云何。謂內有色想觀外色多。若好顯色若惡顯色。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二勝處。此中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三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顯色若惡顯色。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三勝處。此中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四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色多。若好顯色若惡顯色。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四勝處。此中第四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四。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四。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五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五勝處。此中第五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五。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五。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六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黃衣。若黃黃顯黃現黃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六勝處。此中第六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六。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六。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七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槃豆時縛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赤衣。若赤赤顯赤現赤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七勝處。此中第七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七。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七。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第八勝處云何。謂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烏殺斯星。或如婆羅痆斯極鮮白衣。若白白顯白現白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具如是想。是第八勝處。此中第八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八。又隨入定。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八。如是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

說一切有部品類足論卷第七

 

上篇: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下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阿毗曇心論

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勝造 晉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菩薩訶色慾法經

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註音版】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肇論新疏

肇論新疏卷上 五台大萬聖祐國寺開山住持釋源大白馬寺...

佛本行集經

佛本行集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發心供養品第...

佛說十二頭陀經

佛說十二頭陀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教詞典】般若理趣分

(經名)大般若十六會中第十會,謂之般若理趣分(第五...

【佛教詞典】五停四念

(術語)五停心觀與四念處也。法華玄義三曰:五停四念...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上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

戒淫詩(圖)

...

桑葚的功效與作用

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成熟的鮮果味...

為什麼想要修行的時候業障就來了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

浴佛的意義與功德

一、浴佛的意義 淨化個人的身口意,我們手持淨水向悉達...

凡夫應當先求往生後才來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

夢參老和尚: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

佛知見與眾生知見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華會上才把他實際的事情...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

《普門品》和《金剛經》不能一起誦嗎

問: 現在每天早晨我誦《金剛經》,《普門品》,《大...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

比比誰更有「道」

井陘縣信外道門的很多,我講經的時候,他們的大老師,...

【視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善音居士讀誦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善音居士讀誦

【視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黃慧音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黃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