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六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等譯

    三法藏品第十二
    法師相品第十三
    謗法果報品第十四
    勸受持品第十五

三法藏品第十二

爾時放光如來復告毘舍佉言。毘舍佉。如我所說三種業藏。若善思義。則能得入一切法門。毘舍佉。若人願樂成就此法。當勤精進。何以故。懈怠之人終不能到。所以者何。是人不能具足愛樂如是正法。是故應當依善知識深心勤學。毘舍佉。譬如妙寶。或頗梨珠或琉璃珠。並餘淨寶置池水邊。能令其水同於寶色。何以故。以此寶珠清淨力故。遙相映發能令彼水隨逐寶色。如是如是。毘舍佉。一切眾生近善知識其事亦爾。又彼水中隨投餘物亦作寶色。此寶威光能變餘色。異此寶外不能變也。毘舍佉。今此三種方便業藏亦復如是。若人自學若教他學。一切人天無能壞者。毘舍佉。此三種藏乃是諸佛如來言教。一切所有吐發語言音聲詞辯論難解義。及諸譬喻皆悉從此三教藏生。毘舍佉。若人受持三藏義者。終不為彼外道邪論之所破壞。假使滿閻浮提無量眾人。一切皆是聰明外道諸大論師。一切悉來種種問難。終不能屈。毘舍佉。置閻浮提滿中論師。假使此四天下滿中眾生。乃至皆能論議問難。亦不能屈。復次毘舍佉。置四天下。假使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一切皆是大論議師。若佛經典及外道書籍盡能受持。彼等咸來一時問難。悉皆能答無有滯礙。何以故。由佛法中先經學此三方便故。是故毘舍佉。有諸法師。若在家若出家。但能受持此三法藏。一切問難隨意能答。何以故。此法即是無量無邊智根本故。毘舍佉。此法希有不可思議。名一切世間難壞經典。我今略說汝尚不解。何況多說。毘舍佉。其有久習智慧方便。乃能分別此三業藏。何以故。佛智深大眾生心小不能容受。如此大智若能解知。則得斷除一切眾生無量疑網。又毘舍佉。若人雖能持此三種業藏言教。若不知方便。則不能知入之方便。云何而能解釋此也。

佛告阿難。彼放光如來應供正遍覺。如是說已。時毘舍佉復問放光如來言。世尊。如此三種業藏根本。云何得生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佛言。毘舍佉。我還問汝。隨汝意答。毘舍佉。於意云何。如此風界從何而生。為大為小為狹為寬。為長為短為麁為細。從何而來去至何所。何姓何家何村何落何城何國。乃至如是生處分齊形量大小。去來依止皆可知不。毘舍佉言。不也世尊。如此風者不可得知無處所故。不可得見無相貌故。乃至家姓生處皆不可知。世尊。如此風者從虛空生。無所依住無有方所。遍一切處。如是毘舍佉。風從空出無有方所。家姓生處實不可知。如是如是。三種業藏言教方便亦復如是。無有方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何以故。佛法無量唯佛智知。摩那婆。此三業藏實不可知。終無有能得其邊際及以數量。若一劫若減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若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至無量無邊不可數劫。亦不可知。唯佛世尊乃能知此三種業藏。隨其根性而為說耳。摩那婆。是故汝等應當知。此三種言教無有住處無有邊際。何以故。諸佛菩提無有住處亦無依止。乃至行業因緣體性。無所從來亦無至處。若能知此。即知業藏無有住所無量無邊。爾時毘舍佉婆羅門復白放光佛言。世尊。云何業緣。佛告毘舍佉。於意云何。初入胎時名為何等。毘舍佉言。世尊。是謂水界名迦羅。邏。佛言。此迦羅邏過初七日復名何等。名頞浮陀。佛復問言。是頞浮陀過七日已復名何等。名蜱羅尸。佛復問言。是蜱羅尸過七日已復名何等。名曰伽那。佛復問言。此伽那者過七日已復名何等。世尊。是迦羅邏。頞浮陀蜱羅尸及伽那等。過是已後。名之為受。佛言。毘舍佉。當知此受本來無實唯有虛妄。虛妄因緣和合而生。因由此故。一切身份支節得生。所謂五疱生故皮肉生。皮肉生故筋骨生。筋骨生故髓腦生。髓腦生故發毛生。發毛生故甲齒生。甲齒生故一切身份支節等生。如是一切身份支節。皆無所從來無有住所。悉從因緣和合而有。如是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相貌形色大小長短。皆亦無所從來無有住處。彼若實有應有去來。如是一切無有住處悉不可知。既無有名。云何可說。毘舍佉。若以父母因緣和合。當於是時。識支託胎。成迦羅邏大。名為藏者。如是毘舍佉。若彼父母不和合時。是則無有迦羅邏大。乃至無有皮肉筋骨及諸髓腦發毛爪齒一切身份。云何得有色形長短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住處往來也。又若此識不與一滴精水和合處胎中者。形色等物皆不得成。又若不與十二因緣相和合者。乃至老死亦不得生。若無生成。云何而得有名有說。如是毘舍佉。但以十二因緣相續力故。色受想行識等和合而生。如是毘舍佉。此三種言教方便業藏。無有方所無有邊際。亦無去來。當知此法無生無滅。無有根本不可窮極。復次毘舍佉。應當知是三種言教方便業藏。何等名為三種藏也。一者人言教藏。二者天言教藏。三者非人非天言教之藏。婆羅門。所言人言教者。彼等皆以語言相。應當知是名人言教也。毘舍佉。所謂天言教者。事相異故得有見聞。如實不異生如是心。如是思惟方便知已。能得禪定天眼天耳及天心智。皆由一心攝念力故。則得如是清淨智生。是名最上清淨天言教也。毘舍佉。所言非人非天言教藏者。大慈悲生攝三言教。出三乘道及一切法。是故名藏。此教方便依大悲果。遍一切處觀於惡道。諸眾生等唯有眾苦。一心拔濟無異思惟。故名大悲。利益彼故。故言言教。毘舍佉。此三業藏所生住處。諸佛菩薩常一心念作彼護持。

大法炬陀羅尼經法師相品第十三

復次婆羅門。更有加持力因常精進生。云何名為加持力因精進生也。若有沙門婆羅門。欲得具足如來辯者。皆由勤心精進所致。而能於一時間說百千萬億修多羅章句無有窮盡。何以故。以彼善能成就口業。因加持力得無礙辯。以是辯故於一切問答。不可窮盡無有斷絕。譬如高岸峻流下注。雖欲遮止終無斷絕。彼流下時乃至小水尚難斷塞。豈況大河。如是毘舍佉。若有法師。於此三種言教業藏。修習辯才乃至一日。若聞若誦。或復思惟。彼精進故隨宜演說。猶無斷時。諸餘問難寧能沮壞。毘舍佉。譬如泉流但入於河不至海者。無有是處。若人久修精進。於此陀羅尼中休廢者。無有是事。我今少說。如大海中取一微滴。豈能損減。我今說此大陀羅尼精進辯才法門。少分亦無損減。如是毘舍佉。汝應當知得彼三種業藏辯才。能照一切諸法根底。於諸問難不可窮盡。何以故。以此法門無邊際故。復次毘舍佉。其有得是精進加持辯才藏者。當問難時或他毀辱。應生歡喜起大慈心。不見罵辱不觀自他。無有我所亦無怖懼。何以故。一切內外諸有畏惡悉滅無故。毘舍佉。是為法師口業成就。

復次毘舍佉。若諸法師處座說法。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圍繞。如是眾等。或經久學或有始聞。或有信心或不信者。其中眾生若覩女人形貌端正。生染著心忘失法念。爾時法師應善觀察。以巧方便調伏彼人。明示罪相令其覺悟。內生慚愧勿令彼瞋。何以故。若彼瞋恨起不善心。是人或時毀辱法師。誹謗經典障礙佛法。過患轉增。是故毘舍佉。若諸法師欲行呵責調伏事者。應先自除欲瞋癡慢。然後教訶令他除斷。若自不斷令他除者。無有是處。是故法師要先自行然後正人。不應先取他人之過自虧己德。何以故。毘舍佉。一切眾生欲縛深厚。貪境現時不顧自身。若捨方便先行呵責。唯增瞋垢如火燒薪。瞋恚盛時癡更增長。三毒煩惱一時俱作。而諸眾生三毒盛發。不聞外言不憶己事善法惡法一切不知。假或暫聞不能納受。毘舍佉。彼諸眾生三毒發時。猶如盲人不識道路平夷艱險。亦如聾人不聞音聲麁鄙精妙。又如醉人不醒方所東西南北。如鬼著者不安其處猖狂妄言。一切眾生毒火燒心不覺善惡亦復如是。毘舍佉。如是眾生煩惱盛時。法師應為說對治法不淨觀等。令彼速疾得無漏智。燒彼眾生三毒諸結。如是毘舍佉。是為大智辯才法師。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部眾中。方便開導令皆歡喜。滅彼眾生諸煩惱病。復次毘舍佉若諸法師欲說法時。應先觀察眾生根宜。然後隨須而為演說。若知眾生聞於佈施獲利益者。法師即應先說佈施令彼歡喜。當知此時不應更說諸餘法門。或復有人樂欲持戒。法師則應為說持戒。亦不得說餘深法也。如是眾生。或時樂行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樂聞種種法門。即皆為說令速開解。毘舍佉。如是法師應勤精進方便說法。何以故。若欲成佛要於無量無邊劫中。勇勐精進勤修苦行乃至捨身手足頭目髓腦。如餘經說。又諸法師不應諍論。夫諍論者。即是無明煩惱根本。是故法師應勤精進。速滅無明亦勸他離。毘舍佉。是諸法師要先具備如上功德。然後為眾方便說也。毘舍佉。法師常當如是思惟。我今所處。即是如來師子之座。宜應忍默何忽起瞋。隨彼眾生一切問難。我當解釋皆令歡喜。作是念已。諸有諍論彼我之心自然消滅。復次毘舍佉。夫法師者。常應慈慜愛語謙下將護眾心。何以故。若懷瞋妬心存勝負獲大重罪。慈心說法成大功德。能令佛法久住於世。凡所生處。常得值遇諸佛菩薩及眾聖賢。能消世間種種供養。假以高大師子寶座。又以億數無價名衣奉上法師。豈能報彼法師恩德。而彼法師雖受是事應深慚愧勿起貪心。應生慈慜不得我慢。無令消滅施主善根。當令眾生咸得歡喜。

復次毘舍佉。若諸法師凡欲說法調伏眾時。必須聰慧利根多聞博識。形貌端雅正見家生。三業清白眾德具備。著淨潔衣威儀齊整。如是法師。眾應勸請然後說法。何以故。諸佛如來具足修集三十二相功德圓滿。然後方始轉大法輪。眾生聞已勤修大人丈夫相行。是故法師凡說法時。應當次第說三十二相果報如是。善根如是。亦次第說三業清淨業清淨已然後為說佈施行等諸清淨法。乃至種種差別義門。云何復名次第說也。毘舍佉。譬如童幼初受教時。彼師先授摩帝迦字。次授頞字。後授阿字。如是次第教十四音已復次第教三十四字。具教如是五十二字已。然後分別一切音聲字體名言諸教藏事。乃至顯說不思議力。若人成就彼無礙辯。便能隨意次第差別。說諸教義成就不忘。能知諸佛三十二相及餘功德具足圓滿。為眾普宣一切諸法名句味身。心善思惟必定不虛。而彼法師當說法時。諸聽法眾。乃至得聞一句法相隨順而解。一切顛倒異想不行。何以故。能知諸法如實說故。是名清淨次第說相。

復次毘舍佉。譬如射師教諸童子。初射法術。先於平地置七步垛。然後量力授弓與箭。告童子言。我當教汝。汝今宜可學射彼垛。爾時童子雖受師教。以初學故其所放箭。若至不至終不能中。師教無倦稍得近垛。是兒後時年漸長大。為學不已。隨放便著無落垛者。如是毘舍佉。彼說法師教徒眾時亦應如是。宜察眾生上中下根。漸次教授。不可一時頓說深法。何以故。若不知根妄說法者。令他失利增長顛倒。是故應當先為說彼六波羅蜜。次第修已然後為說空解脫門。若為眾生說此空法。或有得聞或有思惟或能證者。是亦不應但有言說。何以故。如是空法。不可唯以心想知放。若彼空法。但以心想能證知者。一切眾生未修道時。亦應即是阿羅漢也毘舍佉。彼空法者。亦不可說相貌形體。若可說者則是作相。若有作相則有願求。若有願求則是三世。何以故。毘舍佉。無相法中一切三世皆不可得。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等事。皆寂滅故。云何起願。復次應觀是色作無相想。云何觀色作無相想。當知此色生滅輪轉念念不停。毘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心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毘舍佉。一切眾生所有心意不可言說。唯佛智知。雖可慮知而不可見。念念不住猶如幻化。云何可取而可得見。如是毘舍佉。不可以彼眾生心識取心。真相既不可取云何可說。何以故。以愛憎事違平等故。毘舍佉。若欲滅除愛憎想者。當勤精進觀一切法。悉皆空寂無有取著。復次婆羅門。若能如是除滅愛憎不取法相。當知即是無相解脫門。知無相已。如是次第不起願求。無願求處。當知即是無願解脫門。如是復觀一切諸法。皆悉平等無有取著。所謂不見眼及色。乃至不見意及法。若能如是不取不著。斷滅憂喜得平等心。當知此是空解脫門。以能得此三解脫門三世平等。為方便已然後得入無生觀中。復觀彼色從何而生。因於邪念不淨而生。知從邪念起男女想。男女想故起愛著心。愛著增已和合欲事。名破梵行。彼和合時即成胎藏。是名迦羅邏大。此迦羅邏時。不可說有男女形相。毘舍佉。當知如此迦羅邏相。唯佛如來聖智所知。是故如來於彼時中教諸弟子。汝等今應正觀色相。云何觀色。謂如實知是無常等。彼既聞已。即時所有欲想色貪皆得除滅。色慾滅已。如是喜樂憂悲苦惱一切皆滅。毘舍佉。初未有人於迦羅邏始受胎時能證知彼若男若女。出母胎時。無有一法從餘處來。亦無一法去至餘處。唯有精水赤白和合成迦羅邏藏。如來於彼建立為因。而實諸法無有住處何以故。一切諸法無生滅故。如修多羅中次第說也。如是毘舍佉。汝等於此當勤修學。是則名為宣說過去諸言教事。既自知已亦為他說。如是次第說未來事此現在事。如迦羅邏中說。如水泡。如沫聚。如陽焰。如芭蕉。如幻化。都無真實。如是十二因緣次第相續。生至老死亦復如是。譬如虛空有時雲翳有時清明。豈有教者。如是界大和合無有作者。是中唯有如實正法無增無減。然有無量業行差別法界義門。當如是說。

爾時毘舍佉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彼諸法師若他來問。若自欲說去來現在三世之事。忽然疲倦迷惑不解。如此法障當云何除。佛言。婆羅門。若諸法師他問疑惑。若生疲倦不能說者。如是法師。以未通達三種言教方便藏故。設知少分。但得名字不閑義理。如是毘舍佉。此三世事無量無邊難可窮盡。是故初中後際生滅旋轉。喻如風輪無有邊際。毘舍佉。而彼風輪終無有人知其限齊形量大小。去來現在亦復如是。如彼時節。始自一日二日乃至十日。半月一月乃至一時。半年一年乃至無量。其實不知從何所來去至何所。又如光影無有形礙。時節晝夜往來可知。去來現在不可數知亦復如是。如是三世既不可知。亦不可見。既不可見則無所有。既無所有則無名字。若無名字云何可說毘舍佉。是中以因緣故有此三種言教方便。汝當善思如是法句。於聽說時莫生疑惑。唯念法師諸根寂靜。專求智辯勿起諍論。何以故。知法之人無諍論故。若諸法師當說法時。眾中有人起諍論者。法師應教念彼智力陀羅尼句滅彼魔事。

大法炬陀羅尼經謗法果報品第十四

爾時毘舍佉婆羅門復白佛言。世尊。若人於此三種法中生疑謗者。當云何滅。佛告婆羅門。若有於此三種法門生疑謗者。在家出家。一切法師悉不能除。何以故。毘舍佉。於佛智中深起疑謗。破滅一切善法根本。是故無人能為除斷。毘舍佉復白佛言。世尊。若人於是諸佛如來大慧門中生不信者。有何果報。佛言。婆羅門。是人造業世間極重。是以一切尤重惡報皆在斯人。斯人永失佛法深利。三世諸佛同共放捨。於甚深法無有信樂。自既不信一切佛法。復教他人多生誹謗。恆樂隨逐極惡朋友。學習愚癡增長邪見。常為己身貪嗜衣食。是人未來雖聞諸佛說諸妙法亦不生信。以其現無信分善根故。如是之人自於佛法起深障礙。復更令他無量眾生於正法中作深障礙。以是因緣。具受種種無量大苦。何以故。以具惡業斷善根故。所以者何。是人皆由自習愚癡無智邪見。復教多人無智邪見。聞說深法不能信受而生輕慢。以輕慢故。不能諮問智人勝法。毘舍佉。若有智者常應諮問。不當親近愚癡邪見無智眾生。若人聞此三教藏時不信行者。汝知是人乃至一切天人世間不能令其歡喜信解。若聞說此三種業藏不生信解。假使更聞諸餘法相能生信者。無有是處。當知是人去佛法遠。如是愚冥無智眾生。凡所行作不可隨順。乃至有說亦勿聽受。我實不能分別具說是謗法人所生惡趣。我亦不欲說是謗人所受生處身量分齊形體容貌可異丑惡。何以故。若我具說。眾生聞之或當怖死。故我不說。如是毘舍佉。若人於法乃至一句欲作障礙生謗毀者。彼所得報不可具說。我今為彼未謗之人明識斯過。故少說耳。毘舍佉。假使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大地獄及小地獄。彼謗法人悉生其中具受諸苦。何以故。以其斷滅一切善根。復令無量無邊眾生起謗法心增長邪見諸惡行業。是故備經惡道受殃。如是眾生出地獄已更生餘趣。經無量世癡騃無知。若生人間不得正念。諸根暗濁狂亂失心。喜習邪法不識義理。毘舍佉。是人所受果報形量時節分齊我今略說。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草木樹林盡以為籌。計其罪報不可為比。身形麁丑難可具論。凡所至處皆成苦緣。斯由謗法獲如是報。

大法炬陀羅尼經勸受持品第十五

阿難。時放光如來告毘舍佉婆羅門言。毘舍佉。是故汝等從佛所聞如是三種言教藏義。應至心聽專念受持勿興餘想。毘舍佉。如來所說三藏法門。無法可說無可聞見。亦無一法可得開示。若知如來如是說已。於餘法門生疑惑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佛世尊不空說故。如是說時若有人聞不信不受復障礙他。是人自起無明邪見。更令無量無邊眾生起謗法心我慢貢高。不知諮受不往聽聞。喪失深法不知義理。隨逐邪友遠離智人。以是因緣多受惡報。毘舍佉。譬如虎子從生隨母日見其殺及身長大殺業自成。毘舍佉。眾生亦爾。親近惡友具造邪業。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大苦惱。毘舍佉。以是因緣汝等應先自正身心然後說法。勿忘自正損己陷人。毘舍佉。以是義故。如來應供正遍覺。建立宣說三種言教方便業藏。汝等應知。一切眾生心所思念口所欲問身所欲行。如是知已慈心教示。眾生聞已歡喜受行。是故汝等。當為攝受諸眾生故修學大慈。

爾時毘舍佉婆羅門復白放光佛言。世尊。我聞略說尚未能解。唯願如來更為具說三種業藏令我等知。佛言。毘舍佉。我今問汝。汝應正答。於意云何。譬如世間有異良馬。生駒未幾身體柔弱氣力未成。人欲乘之帶甲持仗負諸鬪具入陣決勝。是人所作可稱心不。毘舍佉言。不也世尊。是愚癡人云何能濟。佛言。毘舍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其有新發意菩薩及二乘人。少智少行未得神通。聞我所說悉不能受。反更迷惑生四顛倒。如彼馬駒年齒未滿氣力未成猶故不堪負重入陣。毘舍佉。若使是駒毛骨漸成齒歲具足。身雄氣勐耳目明利。令人騎乘負重致遠。輕行掩襲臨敵決戰。不慮驚敗直入無前。乃至震鼓吹蠡揮刀奮矟亦無驚恐。何以故。年齒滿故。身力成故。數調習故。種性良故。如是毘舍佉。汝等若得四無礙辯諸力無畏。然後堪受三種教藏。聞眾麁語不起恨心。復能受持一切佛法。如彼良馬身健力成。然後方能負重入陣。毘舍佉。是為第一戰鬪事也。所謂開示佛法教化他時。若必多有鬪具器仗。是時外道雖有種種異端諍論。皆能忍之不生怖畏。汝等當知。蠡貝鼓者是謂說佛法時多諸留難。亦能堪受不生怖畏。若有精勤修習受持而行佛法則無障礙。若有出家破戒愚癡不能依行則有障礙。設能學者。或墮聲聞辟支佛地。毘舍佉。若有長夜具足精勤修行佛法。彼於此法猶尚難知或得少分。況復不修更受惡法。彼人於此大乘藏中無有信心。云何能知。云何能解。毘舍佉。汝於如是諸眾生等。常起慈心不應放捨。若有眾生起正念心。但學一偈或唯句字。乃至七日。汝等亦應勤教授之。隨彼眾生若成不成。汝等皆獲無量功德。毘舍佉。諸佛世尊凡所演說。皆為利益一切眾生。或信不信。或行不行。諸佛世尊口業成就。但有所說聞必蒙益。無空過者其間或有。雖不現獲皆亦已作當得因緣。毘舍佉。汝等欲得修證如是如來藏者。應於如來及如來法中起平等想行平等行。

大法炬陀羅尼經卷第六

 

上篇:大法炬陀羅尼經

下篇: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七俱胝獨部法

七俱胝獨部法 三藏沙門無畏譯 總攝二十五部大漫荼羅印...

佛說蓮華眼陀羅尼經

佛說蓮華眼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佛說延壽妙門陀羅尼經

佛說延壽妙門陀羅尼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

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

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一卷 大唐贈開府儀同三司諡大弘...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准依聖教。及西方現...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虞山普仁院淨業比丘 行策 ...

【註音版】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陳南嶽思大禪師說 法華經者大乘頓覺。...

大莊嚴論經

大莊嚴論經卷第一 馬鳴菩薩造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

善思童子經

善思童子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

【佛教詞典】鐵鎖金鎖

身受繫縛之喻。鎖為束縛之具,金、鐵品質有高低,然其...

【佛教詞典】赴火外道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赴火而死,以此苦行為得果之...

懺悔一層又一層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

聖嚴法師《他們都是菩薩》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難的都是菩薩的化身,...

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

吾人多在學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

原來生命可以如此莊嚴地謝幕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聲佛號,...

相信自己的明天會有所作為的

美國有個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詳的青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

年輕人如何淨化心靈的幾點建議

問: 您能否從佛教的角度對我們年輕人就如何淨化心靈...

如何把咒語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

當然,這個地方就講到,方法是很重要,觀照力是很重要...

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墮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

修行中的中斷障礙

不管是念佛法門也好,乃至讀誦大乘也好,禪定也好,隨...

舍利子是怎麼來的

問: 為什麼有舍利子? 中台禪寺答: 舍利為梵語,即...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

訓練你的心

在定力的訓練裡,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堅毅,這能帶來...

【視頻】《禪秘要法經》聆志居士念誦

《禪秘要法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金剛經》黃慧音唱誦

《金剛經》黃慧音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