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所有的殃災禍福都不是無因的

大安法師  2015/09/29  大字體  護眼色

所有的殃災禍福都不是無因的

娑婆世界的眾生造作殺、盜、淫、妄、酒等「五惡」之因,就會獲得相應惡的果報。

惡報的表現形態,有現報——「五痛」之花報,即今世的種種疾病、災殃、橫死;死後要受的——「五燒」之生報,即投生到血途、刀途的三惡道;之後十百千萬生還要受的——後報,即在輪迴中跟冤親債主碰面來償還之前的債務。

歷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遭到橫死,都是他們自己所造作的五惡所致。比如說,金聖嘆這個大才子為什麼會被腰斬?就在於他評論《水滸傳》時,常用佛言祖語做誨淫誨盜的解說,所以現世就被腰斬了。

明朝時的方孝孺,被明成祖下令誅了十族,也是有其原因的。據說方孝孺的父親在建房子要打地基時,夢見一個紅色的老頭,乞求說:他有近八百口的眷屬,請寬限三天,讓他搬家之後再來開挖地基。但方孝孺的父親聽了之後不以為然,照計劃第二天就開挖地基。結果發現有一個蛇洞,裡面的蛇都是紅色,真的好幾百條。方孝孺的父親竟然一把火將蛇全都燒死了。

過了不久,他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方孝孺。他的舌尖如蛇形,可能就是那個蛇老頭來報仇的。方孝孺很有才華,做了大官,入了翰林。結果就在明成祖手上被誅殺十族。被誅殺的人數也將近八百人。

由此可見,所有的殃災禍福都不是無因的啊!這種因果報應的歷史事例有很多,尤其是殺生造惡很重的,現世立刻就報。殺了什麼眾生,臨終時都顯現為被殺動物禽獸的樣子,連聲音都很相似。

這樣「示眾見之」,讓大家一看,由果推因就不敢去造惡了。因果真實不虛,這是現報。

那死後的生報又如何呢?這個業報身死了之後會隨著他的業行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在此三惡道裡經受種種的苦刑,刑罰非常慘烈就叫「苦毒無量」。由此業力自然而然必定「燋然」——就是地獄火燒的情景。

「至其久後」——還有後報。十、百、千、萬生之後又要跟原來造作殺、盜、淫、妄時所結的冤家債主碰面,這就是「共作怨結」。從地獄道受完報出來,到餓鬼道繼續受報;餓鬼道受完到畜生道;畜生道受完再到人道,生為貧窮下賤之人又要與那些冤親債主碰面,來償還債務。

所以在輪迴的過程中,都是從很微小的惡開始,輾轉地從本加利「遂成大惡」。這個大惡就是愚癡之極,甚至不信輪迴、不信因果,作一闡提。那些敢造五逆十惡的人都是不信因果的人,來自於他的愚癡、邪見。由此種惡就會感招種種的痛苦、惡的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向佛要錢

佛陀帶領眾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儀...

【推薦】來討債的嬰兒

吃素而長壽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虛雲老和尚、廣欽老...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不能打開,往往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

宿業難消,羅漢遭災

詩曰: 離越前因謗聖賢,賠償加罪八多千;噁心毒口招殃...

除糞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個時代,舍衛大城中有一位賤民,名叫尼...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

教別人學佛,為何還入地獄

以下經文引自《佛說猘狗經》:原文與白話 [佛言。有...

在一切痛苦厄難中,應當念一萬聲地藏聖號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

極樂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為何卻感覺不到

問: 西方極樂世界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可弟子卻感...

發願度人進佛門但並不如願,是否應放棄

問: 值此末法時期,善知識難遇,眾生不知念佛。弟子...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們這樣染污於三惑的薄地凡夫,怎麼能夠頓然地感通上...

想長相莊嚴,最好去西方極樂世界

他有福蔭,這種人一出生下來,他的長相都是很莊嚴的儀...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素食主義是一種文化行為

我吃素基於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認為吃素,身體營養不存...

善導大師念佛偈

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 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釋迦牟尼說法的時候總是顯得和藹可親,經常說些弟子熟...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

丈夫天天喝酒玩樂,是否還要給他迴向

問: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樂,勸說也...

印光大師嘉言錄--勉居心誠敬

●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

大安法師:心情浮躁時如何通過念佛求得安寧

問: 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非常浮躁,怎麼都靜不下...

【佛教詞典】妙語藏

(術語)真言陀羅尼也。千手經曰:當知其人妙語藏,口...

【佛教詞典】五蘊譬喻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對於五陰而說沫泡焰蕉幻...

【視頻】母親的微笑(紀念果齊老法師往生十週年)

母親的微笑(紀念果齊老法師往生十週年)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

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