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知和愚癡的殺生者

智渡法師  2016/05/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無知和愚癡的殺生者

殺生者總以為被殺者是無知的、可欺的。誠不知,是自己的無知和愚癡。無知在生命是相續的,無知在被殺者被殺後能明白真相。

於是有了冤冤相報,於是有了「死鬼」索命,於是有了臨終前、或病重時的怨魂相聚。為什麼呢?因為人或動物,是由神識與肉體的結合,構成為有情生命(沒有神識,則為無情,如草木等);又因不同的業力作用,形成不同的生命形式。當人或動物被殺後的不定時間內,其神識即會離開身體形成中陰「意生身」,哪怕是在黑暗的情況下被殺,在其離開肉體後,即能了知被殺前後能感知的全過程,因為中陰形式的神識之本能是肉體形式之本能的九倍。何況這種被殺的痛苦場面,在他(它)未被業力牽引去投胎之前,每天的這一被殺時辰都將重複經歷、重複顯現,於是肉身時不能知道的、這時均能了知,因為神識有記憶和回憶的本能,那種痛苦啊,一次比一次難受,報復之心也就一次比一次強烈。

假如是瞋心尚未泯滅的你,真相大白後你會做什麼?復仇?尤其是瞋心重的動物,更是如此,第一反應必定是復仇,因為它們好像也沒有別的事好做。

即使它(他)報復的情形我們看不見,但可以想見扯、咬、打、撞、拌等等,假如是你,你能想到的估計都會用上,反正只要讓殺它的人痛苦、難受,是不是?身體及周圍的生物場紊亂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讓人生病、多病,多災、多難、多障礙,乃至出現車禍等種種事故。

即使受業力因緣相牽,去投胎輪迴去了,一旦輪迴報滿,回到中陰身,憶起被殺之恨,必去尋仇。何況不是冤家不聚首,即使輪迴又得到任何形式的肉身,也有記憶種子的相續,被狗咬、被蛇咬、被蜂刺、被蚊叮,都是有因果的報復啊!當報復的力量不足以傷害你的生命時,正好是個提醒,得趕緊懺悔罪業的殺戮了!否則,只要對方被殺的仇恨種子不消除,一世相遇一世怨哪,即使只有一次被殺,在它那記憶的八識田中顯現過多少次,就將有多少次的尋仇,直到仇恨、索命的種子在報復、解恨的過程中自然消除。

據《分別善惡報應經》記載,以下十種殺業:「一自手殺,二勸他殺,三慶快殺,四隨喜殺,五懷胎殺,六勸墮胎殺,七酬冤殺,八斷男根殺,九方便殺,十役他殺」,均得短命之果報。以下十種傷害和改變一切人與動物(包括其肉類的加工和食用)的思想行為:「一自壞有情,二勸他令壞,三隨喜壞,四讚歎壞,五不孝父母,六多結宿冤,七毒心行藥,八慳悋飲食,九輕慢聖賢,十毀謗師法」,均獲多病之果報。

總而言之,殺生者所得能得的果報有以下十大方面:

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恆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地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棄惡從善,方是出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念懺悔能滅無量罪,則因果作何解釋

問: 曾經有位法師講座時雲,一念懺悔能滅無量劫來恆河...

世間人講公平,事實上並不究竟圓滿

中國傳統思想講到,做人處事要謙讓。謙,就是把自己的...

前世今生夫妻緣

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自己有時會想不通,為...

做好事沒得好報?

有時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沒好報,做壞事反而好處多多,...

傳喜法師:吃它一塊肉,欠它萬萬千

我們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場,本來排的計劃是星期天...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明白因果》

因果問題,屬於佛教的基礎理論,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只要肯布施,就會有好的果報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關於一個貧窮...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佛教的根本特質是什麼

今天我要和諸位講的,是關於佛法的根本特質,其題叫做...

念佛對治惡業障道

惡業障道發相,亦有三種:一沉昏闇蔽障、二惡念思惟障...

佛源老和尚禪七開示

禪七第一天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

時時刻刻勿令暫忘

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但是在我們遇到...

「華嚴九心」說顏回

在佛法的修學中,尋找善知識並如理依止,成為入門一件...

如何理解「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問: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

【推薦】被塵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個殺人犯亡命逃竄了整整一年,來到小鎮時,已經衣衫...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

生老病死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樂音這地方時,有位貧窮的老母親,來...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太平間是我們最好的大學

問: 弟子經常要路過太平間,就感覺害怕,請法師開示...

知行合一最實際

有幾位學生,見了我說道:師父,我們急切地希望學得快...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記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讀過一個日本民間故事《戴斗笠...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觀,是修大乘...

【佛教詞典】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凡十卷。尊婆須蜜造,苻秦僧伽跋澄等譯。系基於說一切...

【佛教詞典】有相毘缽舍那

【有相毘缽舍那】 p0553   瑜伽七十七卷四頁云:云何...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男聲)

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男聲)

【視頻】《大悲神咒》陳慶華、全家慧演唱

《大悲神咒》陳慶華、全家慧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