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以慈心念天下,往到佛所前,長跪叉手問言:「佛常言:『佛去後,當有彌勒來。』願欲從佛聞之。」

佛言:「彌勒佛欲來出時,閻浮利內地山樹、草木皆焦盡。於今閻浮利地,周匝六十萬裡,彌勒出時,閻浮利地東、西長四十萬裡,南、北廣三十二萬裡,地皆當生五種果蓏,四海內無山陵嵠谷,地平如砥,樹木皆長大。

「當是時,人民少貪淫、瞋恚、愚癡者,人民眾多,聚落家居,雞鳴展轉相聞,人民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五百歲乃行嫁,人民無病痛者。盡天下人有三病:一者、意欲有所得;二者、飢渴;三者、年老。人民面目皆桃花色,人民皆敬重。

「有城名雞頭末,雞頭末城者當王國治,城周匝四百八十里,以土築城,復以板著城,復以金、銀、琉璃、水精、珍寶著城。四面各十二門,門皆刻鏤,復以金、銀、琉璃、水精、珍寶著之。國王名僧羅,四海內皆屬僧羅,行即飛行,所可行處,人民鬼神皆傾側。

「城有四寶:一者、金,有龍守之,龍名倪[掾/蟲]鏠,主護金,龍所居山地名犍陀;二者、銀,其國中復有守龍名幡頭;三者、明月珠,所生地處名須漸,守珍龍名賓竭;四者、琉璃,所生城名氾羅那夷。

「有一婆羅門名須凡,當為彌勒作父。彌勒母名摩訶越題,彌勒當為作子。彌勒者種當作婆羅門,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長十六丈。彌勒生墮城地,目徹視萬裡內,頭中日光照四千里。彌勒得道為佛時,於龍華樹下坐,樹高四十里,廣亦四十里。彌勒得佛時,有八萬四千婆羅門,皆往到彌勒所師事之,則棄家作沙門。彌勒到樹下坐,用四月八日明星出時得佛道。

「國王僧羅聞彌勒得佛,則將八十四王,皆棄國捐王,以國付太子,共到彌勒佛所,皆除鬚髮為沙門。復有千八百婆羅門,皆到彌勒佛所作沙門,彌勒父母亦在其中。復有聖婆羅門千八十四人,皆復到彌勒佛所作沙門。

「國有大豪賢者,名須檀,人呼須達,復呼人民,以黃金持與彌勒佛及諸沙門,名聲日布方遠。須達復將賢善人萬四千人,到彌勒佛所作沙門。

「復有兄弟二人,兄名鼓達,弟名扶蘭,兄弟皆言:『我曹何為是世間?寧可俱到佛所,求作沙門耶!』兄弟皆言:『我善便到彌勒佛所作沙門。』

「復有小女人輩八萬四千人,身皆著好衣、白珠、金銀、瓔珞,俱到彌勒佛所,皆脫著身珍寶以著地,白佛言:『我曹欲持是上佛及諸沙門,我欲從佛作比丘尼。』佛即令作比丘尼。

「彌勒佛坐,為諸比丘僧、比丘尼說,皆是釋迦文佛時,誦經者、慈心者、布施者、不瞋恚者、作佛圖寺者、持佛骨著塔中者、燒香者、然燈者、懸繒者、散花者、讀經者。是諸比丘尼,皆釋迦文佛時人,持戒者、至誠者,於今皆來會是,聞諸比丘所說經處者,皆於龍華樹下得道。

「彌勒佛初一會說經時,有九十六億人,皆得阿羅漢道。

「第二會說經時,有九十四億比丘,皆得阿羅漢。

「第三會說經,九十二億沙門,皆得阿羅漢。舉天上諸天,皆當持花散彌勒身上。

「彌勒佛當將諸阿羅漢,至雞頭末王所治城,王皆內宮中飯食,舉城皆明,夜時如晝日。彌勒於宮中坐,說經言:『語不可不作,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讚。』佛說經已,諸比丘及王百官,皆當奉行佛經戒,皆得度世。」

佛說如是,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萬歲當來下。

佛說彌勒來時經


上篇: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下篇: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智捨...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 後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

彌勒上生經宗要

彌勒上生經宗要 釋元曉撰 將說此經。十門分別。初述大...

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內閣掌譯西番蒙古諸文西番學總...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十二緣生祥瑞經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普達王經

普達王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眾祐游於...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失譯附東晉錄 佛在捨衛祗阿難...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佛說懈怠耕者經

佛說懈怠耕者經 宋沙門惠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

毗耶娑問經

毘耶娑問經翻譯之記 菩薩方便攝化眾生,必以大悲引邪...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進大慧禪師語錄奏札 (臣)僧(蘊聞)竊以佛祖之道。雖非...

禪法要解卷

禪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行者...

【註音版】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佛教詞典】十六行相

【十六行相】 p0116 大毗婆沙論七十九卷九頁云:有十六...

【佛教詞典】緣生

【緣生】 p129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頁云:言緣生者:謂...

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

51條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這一輩子需要知...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

隨手環保100事

使用布袋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

真正有實力的人何須炫耀

一壯小夥牽了一價值百萬的純種藏獒出來遛彎。逢人便炫...

你是屬於剛強傲慢型,還是調柔寂靜型

你看一個人,他完全不修無常觀無我觀,他在佛教界裡面...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

律航法師《念佛入門白話解》

第一講 三皈五戒 念佛常識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

世間五德,難能可貴

具足萬德,不可思議。世間五德,以是難能可貴,何況萬...

「富裕」的三條家規

第一條,叫富而不污。 污者,濁而染。擁有了大量金錢...

慈悲喜捨,我們平時可以這樣做

第一個慈心。這個慈心,先發一個減少別人的負擔,減少...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視頻】《心經》演甫居士

《心經》演甫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