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沙彌轉龍身的故事

宏海法師  2019/04/18  大字體  護眼色

沙彌轉龍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今天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講一個修道者,把這個心用錯了地方,以至於他在六道的輪迴中,有個閃失,墮到了畜生道。就是有一個沙彌,最後轉了龍身。

因為我們常在講到說,佛門要注重什麼呢,一個願力。每一位菩薩修行佛道,都是要發他所充滿內心的這種願望。再用他的修行之道,填滿他的願望,才叫做圓滿。

但是你在一開始發願的時候,你的這個願心,一定要跟善法,一定要跟解脫成佛之道要相應。否則就會本身是一個善的修行,由於你的願力沒有擺正,錯位到一個惡,召感一個惡的果報。

曾經在教內,就是有一個寺廟裡的一個羅漢,羅漢有神通嘛,很有道行。所以召感的這個龍宮裡的龍王,就常請羅漢去給他講法,給這些龍子龍孫們。

結果有一次,他接受龍王的供養,回來以後帶的缽,讓這個他的侍者小沙彌去給洗一下。上面殘留了幾粒飯,這個沙彌把這個飯拿起來一吃呀,美味的不得了。他非常羨慕他的師父羅漢。說他常能去龍宮。他想想說,龍宮裡的這些山珍海味,該多麼好吃,結果他就下一次的時候,就偷偷地拽著他師父羅漢的這個繩床,就拽在這個床腳上,就跟著羅漢一起飛到龍宮裡面去了。

去了以後,他不僅僅看到龍宮的各種景象,還看到裡面的龍女,非常的漂亮,慢慢就起了這個煩惱歹心了,慾望也起來了。就開始心裡想著說,我也要當龍王。他的心念也被龍王覺察到了,還給這個羅漢說道說,你以後再不能帶這個沙彌來了,這個沙彌的心已經充滿了邪惡。

果不其然。回去以後,這個沙彌就一心一意發願,他要做一個龍。

那麼,由於他還有持戒,布施,修福的功德,再帶著他要做龍的這個願力,大家知道一切唯心所造。果不其然,他的業力就往這兒滑落。天天念念想想,就想做龍。一直修著修著,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腳下開始淌水,腳下水出。他也自己知道,就像我們修淨土的人,說自知時至。這個沙彌也知道他的龍業已經成熟了,他就走到海邊,然後用這個衣服把自己頭蒙住,砰的一下就跳到海里淹死了。

淹死了以後,因為他持戒和修福,布施的功德在,福報很大,就轉成了一條惡龍。而且就找到,他曾經聽法龍宮裡的龍王,跟他打仗,把這個老龍王給殺死了。當時染的海水都是赤紅的。

寺院裡的沙門都在講這個公案,都知道這個事,而且也在呵責這個沙彌,這個修行走上了一敗塗地的道路。

由這個發的願力的牽引,你看他的修行就邁向了成龍之道,而不是成佛之道。所以大家也聽了這個公案,再看到一個願力,發的願力在我們人生的軌道上,甚至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它起到決定性的引導作用。甚至在我們這一世的生活中,你內心的願力,是積極的,向上的,那麼你的生活應該就是陽光的,是朝氣蓬勃的。

如果你的內心充滿了黑暗,消極這樣的一種願心的話,那很可能你的遭遇,就會滑落到那裡。一切都取決於願力,來引導我們的成敗。

我們所有的積功累德的修行,或者說,我們在世間的一切努力,這個追求,其實都是隨著願力走的。就跟說你有這麼多的錢,你不斷地在賺,但是你想把它花在什麼地方,用在什麼之處,那都取決於我們的願力。那麼,你所得到的,買回來的,就是什麼樣的東西。

所以,為什麼每一尊佛菩薩都有獨屬他們的願力。當然,阿彌陀佛的願力最為殊勝,是一切眾生往生西方。希望不管我們對於佛法的了解有多少,修行的淺深有差別,但是一定要把我們的願力要擺正,要讓他圓滿。而不至於像已經出家了,當沙彌了這樣的一種修行,反而失去了人生。墮到了三惡道。

好,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韋馱菩薩的十大願

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

生死業力凡夫如何才能發大願

問: 阿彌陀佛在因地裡廣發四十八大願時,已是大菩薩...

淨土三資糧之如何發願

云何作願 世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

貪執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佛陀在舍衛國傳法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心智昏鈍不明,完...

天上福報雖好,但終歸要墮落

比人類條件更為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

不要隨便發邪願

現在我們做一個總結。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

皈依三寶是離開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們能夠知道理體三寶裡面的清淨本性,那麼我們生命,...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

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

改過修行,終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故事

當我執筆寫此文時,心中湧起無限的慚愧,我應該向諸佛...

學會忘記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誣陷的朋友,吃飯時,朋友...

以雜毒之善求生淨土,是不可能實現的

原文: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推薦】念佛法門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

聖嚴法師《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慈學長老尼:出生與出家之難

出生難 我的名字叫慈學,是出家的時候師父賜的。俗名林...

如何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問: 請問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答...

新年吃素增福增壽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古人有言,一...

拜經拜懺能使身體健康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都攝六根打禪七》知道了拜經在打七...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

【佛教詞典】大不善地法

(術語)於一切不善心相伴而起之二種心所法也,一無慚...

【佛教詞典】心不相應行蘊

【心不相應行蘊】 p0355 如行蘊中說。 二解 品類足論二...

【視頻】夢參老和尚《如何使用占察輪》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用占察輪》

【視頻】顯明法師《禪七·佛言祖語》MP3

顯明法師《禪七·佛言祖語》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