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障礙大乘的32種因緣與速得成就菩提的32種因緣

2011/07/05  大字體  護眼色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眾生疾得大乘?」

佛告寶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緣,為作障礙。何等三十二?

一者、樂聲聞乘,(樂聲聞乘,不樂大乘)

二者、樂緣覺乘,(樂緣覺乘,不樂大乘)

三者、樂釋身故,(樂帝釋之身)

四者、樂梵身故,(樂梵天之身)

五者、樂為世樂受持禁戒,(為了獲得世間的快樂而受戒、持戒)

六者、樂修一善,(只修一種善法,而非眾善奉行)

七者、常懷嫉妒,(常懷嫉妒之心)

八者、多財貪著慳吝,(貪著財富,慳吝不肯佈施)

九者、不樂勸化眾生令修善法,(不喜歡勸化大眾修習善法)

十者、心憍慢故,(心懷憍慢)

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不志求無上菩提)

十二者、畏菩提心故,(不敢發菩提心)

十三者、於一法中生著心故,(於一個法門生起執著心,不修學其他法門)

十四者、不善思惟故,(不善于思維)

十五者、不能親近師長和尚善知識故,(不能親近師長、和尚、善知識)

十六者、誹謗餘部故,(誹謗其他經典、法門)

十七者、不能淨於身口意業故,(不能清淨身、語、意業)

十八者、不能護持無上法故,(不能護持無上正法)

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說故,(吝嗇自己學到的佛法,不肯為他人講說)

二十者、少解法義生大慢故,(稍稍了解一點法義,就生起大憍慢心)

二十一者、遠離四攝故,(遠離菩薩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師同學故,(不能恭敬同修)

二十三者、不樂念於六波羅蜜故,(不樂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波羅蜜)

二十四者、遠離三聚故,(遠離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二十五者、不發願故,(不發成佛度眾的大願)

二十六者、少善根故,(善根微少)

二十七者、倒解義故,(顛倒錯解法義)

二十八者、不嘆三寶故,(不讚嘆佛法僧三寶)

二十九者、誹謗大乘菩提事故,(誹謗大乘佛法)

三十者、自不解義誹他說故,(自己不理解法義,反而誹謗他人所說的正法)

三十一者、不覺了知諸魔事故,(不能覺悟了知各種魔事)

三十二者、樂生死故。(樂於沉淪生死輪迴之中,不願出離)

是名三十二事,障礙大乘,不令眾生疾得大乘。

寶女!如是障礙其事無量,我於今者但略說耳!

大乘所有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如是;

亦如涅槃功德無量,障礙之事亦復無量;

如生死過無量無邊,即是大乘之障礙也。

寶女!若有人能遠離如是無量惡法,當知是人即得大乘。

寶女!若有菩薩能得淨心,是人即能獲得大乘。」

「世尊,眾生云何速得成就無上大乘?」

「寶女,有三十二事,眾生修集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

一者、眾生不請而往親附;(當機緣成熟時,即使眾生未請,自己也會前往為其說法)

二者、見他福德不生妒心;(看到他人有大福德、大福報,不生起嫉妒之心)

三者、至心修集無量善根;(至心修集無量善根)

四者、營他事業不生愁惱;(為他人辦事,不生憂愁苦惱)

五者、至心不濁身口業淨;(身、語、意三業清淨)

六者、不為利養改四威儀;(不為了利養而改變行、住、坐、臥四威儀)

七者、如說而住;(如說修行,持戒、精進等)

八者、於諸眾生其心清淨;(對眾生保持清淨心,不生貪瞋癡心)

九者、終不放舍菩提之心;(終不舍棄菩提心)

十者、清淨莊嚴檀波羅蜜;(清淨莊嚴佈施波羅蜜)

十一者、清淨尸波羅蜜,憐愍毀禁故;(清淨持戒波羅蜜,不毀禁戒)

十二者、淨忍波羅蜜,不惜身命故;(清淨忍辱波羅蜜,不惜身命)

十三者、淨精進波羅蜜,得十力無畏故;(清淨精進波羅蜜,為得佛十力、四無畏)

十四者、淨禪波羅蜜,遠離煩惱故;(清淨禪定波羅蜜,遠離煩惱)

十五者、淨般若波羅蜜,除煩惱習故;(清淨般若波羅蜜,去除煩惱習氣)

十六者、修勇健定,壞諸魔業故;(修習勇健定,壞諸魔業)

十七者、至心度脫諸眾生故;(至心度脫一切眾生)

十八者、修四攝故;(修習菩薩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十九者、心平等故;(心平等)

二十者、不舍一切諸眾生故;(不舍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

二十一者、知恩報故;(知恩報恩)

二十二者、護持正法故;(護持正法)

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精進修習三十七助道法)

二十四者、於諸善法無厭足故;(修學種種善法,心無厭足)

二十五者、破憍慢故;(破除憍慢之心)

二十六者、供養三寶故;(供養佛法僧三寶)

二十七者、於一切法不生諍故;(於一切法不生煩惱)

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緣故;(善解甚深十二因緣法)

二十九者、具七財故;(具足七聖財:信、戒、聞、慚、愧、舍、慧)

三十者、於一切法得自在故;(於一切法得自在)

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修習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漏盡六神通)

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修習禪定、智慧)

是名三十二眾生修集疾得菩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佛陀滅度九百年以後,在西元五世紀的時候,北印度有一...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之因緣

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道,啟建大願的過程,在諸多淨宗經...

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

破除大乘無相的邪知見

【原文】 問曰:或有人言,大乘無相,勿念彼此,若願生...

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

菩提心生起的四種因緣

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調伏,它更重...

如何以緣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問: 如何以緣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濟群法師答: 以緣...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偏激式的修行沒辦法持久

這個精進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但...

佛陀的三十二相從何而來

有很多人都聽說過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是說佛...

極樂世界之美

在這個世界上 ,恐怕沒有一個人不願享受幸福安樂,也...

法華會上這五千人為什麼離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

願所有苦難眾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這是我人生中的真實經歷。 一場大病之後,我一直想把我...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

大安法師:為什麼發不出厭離心

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中,願的本質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賊計狀元才

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貧窮,僅有的財產就是一條毛毯...

你的心跟三寶有很遠的距離

持誦地藏菩薩、恭敬地藏菩薩,這位菩薩能夠讓你持戒堅...

去除無明的習氣

人從無始以來,常因無明和習氣而使得自己意亂情迷、顛...

聖嚴法師《對處事態度的開示》

我十幾歲在上海念佛學院的時候,除了上課,也做很多雜...

大安法師《四心念佛決定往生》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

口念彌陀心散亂,這樣能不能往生

問: 請問法師,龍華三會的第三會得度的都是釋迦牟尼佛...

在寺院拜佛應注意以下幾點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

略述在家戒律的現代意義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現代社會,人類的物慾也在...

【佛教詞典】二門

乃各種教義之二分法。如法華經之內容,分為本門與跡門...

【佛教詞典】不輕

(本生)不輕比丘又云不輕菩薩。作出家沙門之形相,故...

【視頻】慧律法師《皈依要如法觀想才得納受戒體》

慧律法師《皈依要如法觀想才得納受戒體》

【視頻】妙境法師《法師與道士的辯論》

妙境法師《法師與道士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