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不迴向和發願,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師  2016/08/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都在一念之間,那又何必發願與迴向呢?弟子雖然經常念佛菩薩聖號,但從來也沒有發願和迴向,這樣是否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安法師答:「心作心是」這四個字意義非常深廣,這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兩句經文的合寫。一心具足十法界,這個「作」就是「造作」,就是你心性系緣在什麼地方。

如果當下這個心是在作佛(念佛的名號、觀想佛的相好),那麼當下你念佛的心就是佛。

但是,如果你的心不是在想慈悲相好的佛,而是想慳貪自私或其他更不好的事情,那這句話同時也是在說: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所以,這個心性確實要把握它落在哪一界裡面。

正像維摩居士所說,諸佛解脫當從何求?諸佛解脫當從眾生心行處求。

眾生的心,念念相續行個不停,行就是它在造作嘛。因為眾生不可能做到無念,他都是有念,有念就要落在十法界的其中一界。

眾生的心行就是三個境界。一個是善的境界。行在善境界當中,像五戒十善,或者聲聞的四諦、緣覺的十二因緣、菩薩的六度萬行,都屬於善境界。

還有一種是不善境界。不善境界就是貪瞋癡三毒煩惱所造作的十惡業,那就是生命的墮落了。

再就是無記的境界——不善不惡。

我們當下這一念是在念佛的名號,這就是至善的境界。所以,平時多念佛號就是在實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這個基本原則。一般念完佛都有迴向了,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按善導大師的一個更直捷的詮釋,「南無」這兩個字就包含著迴向在裡面。但這是針對攝論派的學者而言的。現在我們每天念佛菩薩名號,還是要有一個迴向為好,要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沒有迴向,僅僅是念佛的名號,如果裡面沒有求往生的願,那可能你的修行還會轉為人天福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淨土宗修學的四個重點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是蕅益大...

這樣念佛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入道,念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往生...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一門心思先看淨土經典

一般的人,特別是對於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觸佛教,就...

【推薦】看看這個苦難的人生,都覺悟念佛回歸極樂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頭所...

淨土問題回答

1、請問法師可以呼吸念佛嗎? 答:當然,你念佛的時候...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

請法師到自己家供養,這樣是犯戒嗎

問: 弟子這裡有法師來,可是有師兄卻說是奔他而來的...

修行不是為了了生脫死,你還談什麼呢

現在我們修行為什麼很難成就?煩惱重,一念佛就昏沉,...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

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當中有諸多的淨土,為什麼就唯獨指...

身口意不清淨,結果一定是煩惱痛苦

什麼是惡語?無論所說的是何種話,無論是好聽的還是難...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不重視恭敬三寶,會構成滅法的因緣

接著看第二段的申誡: 既知多過,彌須大慎。 至堂殿塔...

大安法師:為什麼發不出厭離心

淨土三資糧信願行中,願的本質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

男孩養志氣,女孩養氣質

中國人養孩子,都知道窮養兒,富養女,認為教育男孩要...

人生如苦海,學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

患難病苦應稱念觀音菩薩祈求加護

稱念觀世音菩薩,患難病苦應念觀音加護,眼疾尚未癒,...

殺生的因很猛烈,這幾種情況,特別要戒殺護生

在蓮池大師的《戒殺文》裡邊講到,大家過生日的時候,...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經典和歷代祖師都主張為佛弟子要戒殺素食,這樣做...

愛生氣的朋友看過來:毀滅百千劫善業的捷徑

1、對凡夫和菩薩起嗔恨心的後果(大願法師開示) 如果...

簡單生活,安心淨土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主要業務是對...

劉公真菩薩人

【原文】 劉公諱寬①,其治郡也,有過者以蒲鞭示辱。夫...

【佛教詞典】香木

(物名)出廁去穢之木。以香材造之,懸於竿端摩擦之而...

【佛教詞典】受者

【受者】 p0724   瑜伽十六卷十頁云:於諸果報,說為...

【視頻】昌義法師《2017年銀川牛王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7年銀川牛王寺佛七開示》

【視頻】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傳記

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