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

2013/11/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仰白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觀音、勢至、涅槃會上一切聖賢,唯願慈悲,證明發願。比丘某與現前大眾,建立此會,併發大心,有十種因緣。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難報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生死苦故;四者自傷不見佛故;五者睹佛法欲滅,眾生可愍故;六者舍利難值,自欣得值故;七者涅槃難遇,生悲戀心故;八者令諸眾生,未種善根令得下種,已種善根令增長故;九者令諸眾生歸佛法僧,遠離邪見故;十者與現前大眾,同發誓願,求生淨土故。即於佛前,合掌恭敬,而發誓言:

第一願者,願我過去父母、歷劫親緣,承三寶力,速離惡趣,得生人天,漸次修行,悉得成佛。

第二願者,願我無始以來諸不善業,悉皆消滅,永盡無餘。

第三願者,願我無始以來貪愛煩惱,永盡無餘,亦令眾生皆得斷除一切貪愛。

第四願者,願我無始以來瞋恚煩惱,永盡無餘,亦令眾生皆得斷除一切瞋恚。

第五願者,願我無始以來邪見煩惱,永盡無餘,亦令眾生皆得斷除一切邪見。

第六願者,願我現生之內,一切魔事皆悉遠離,一切惡報悉皆不受。至得無生忍時,以我色身代諸眾生受無量苦,令其皆得一切安樂。

第七願者,願我速證念佛三昧,心心無間,念念相應,於佛菩提永無退轉。

第八願者,願我得大智慧,悉皆通達一切佛法。

第九願者,願我得大辯才,闡揚淨土法門,令無量人咸生彼國。

第十願者,願得聞持陀羅尼門,自然記憶一切經典,為人演說,而無疲倦。

第十一願者,願我得大忍力,具大觀智,不為名聞利養之所劫奪,不為愛憎毀譽之所傷害,於五濁世,善化眾生。

第十二願者,願我大小律儀、性業、遮業,悉得清淨,安住梵行,成就眾生。

第十三願者,願我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心自在,正念分明。彌陀聖眾,持金蓮華,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令諸聞見,咸發信心,皆得修行,生彼國土。

第十四願者,願我生淨土後,悟無生忍,還來化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

第十五願者,願我諸佛出世,長得值遇,親近供養。佛初成道,勸轉法輪。佛入涅槃,請久住世。法欲滅時,護持正法,令得久住。無佛法處,興顯佛法,開示眾生。

第十六願者,願我生淨土後,速入娑婆,以神通願力,令釋迦佛法,延至彌勒出時,不使斷絕。

第十七願者,願我來世,宏闡毗尼,建立正法,先以戒律攝諸眾生,後以定慧而成就之。

第十八願者,願我來世,具足智慧辯才力故,令一切外道所有議論,皆悉破壞,一切邪見,同歸正見。

第十九願者,願我來世,具足神通天眼,見有眾生應折伏則折伏,應攝受則攝受,令其增長善根,調伏惡念。

第二十願者,願我來世化度眾生,知諸眾生欲行惡法未成就者,我現惡相而恐怖之,令其惡事皆悉不成。

第二十一願者,若有眾生欲行善法未成就者,我現善相而喜悅之,令其善事皆速成就。

第二十二願者,若有眾生已作之罪,有慚愧心,欲懺悔者,聞我名號,乃至十惡五逆,無不消滅。

第二十三願者,若諸眾生現在作善,有懈怠心,欲退失者,聞我名號,乃至一毫之善,永無退轉,復更勤修一切善法。

第二十四願者,願我來世化度眾生,於貧窮者,令得伏藏;於病苦者,令得良藥;飢渴眾生,令得飲食;裸形眾生,令得衣服;厄難眾生,解脫眾苦;失道眾生,示以正道;愚癡眾生,令得智慧;乃至一切所須,皆令果遂。使諸眾生,先得世樂,後得出世無上法樂。

第二十五願者,願我來世,於刀兵劫,現為良將,殄滅干戈;於疾疫世,現作藥草,救療眾病;於饑饉世,現作稻糧;於熱惱處,現作涼風;於枯槁處,現為甘雨;於險阻處,現作津梁;於昏暗處,現為燈火;隨諸眾生所欲得者,皆現作之。令諸眾生,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咸得安樂,發菩提心。

第二十六願者,願我來世擁護佛法,於閻浮提現作國王、大臣,威德自在,化導人民,令行佛法。於其國界,永斷殺業,不行惡事。諸有不信,謗三寶者,即以勢力而摧伏之。

第二十七願者,我於來世救度眾生,現作摩竭大魚,以自身肉施與眾生,隨取隨生,不可窮盡。或復現作金翅鳥王、龍王、馬王、牛王、象王、諸鳥獸王等,一一類中,威德勢力超勝一切,化諸同類,捨離惡道,發菩提心。

第二十八願者,或有眾生愚癡無智,雖有信樂,不解佛法;雖修道行,不達法相;雖欲讀誦,不能記憶;雖欲坐禪,不除昏掉;乃至起心作善,便生障礙,或為惡魔、惡友之所攝者。我以神力,令其智慧開明,了達法相,一切魔事皆悉遠離,一切善法皆速成就。

第二十九願者,或有眾生不具信根,無惡不造。我於是人倍生憐愍,方便教化,隨逐不捨,經無量劫。此人若不發菩提心,我終不捨,慈悲救濟。

第三十願者,我於來世,佛法欲滅,邪魔熾盛,諸不善法聚集之時。願以大悲神力,隨有惡魔止住之處,我現極恐怖相而恐怖之,使其意欲破法,心即迷悶;口欲謗法,舌不能動;身欲作惡,足不得舉;徒黨破散,惡魔消滅。

第三十一願者,我以度救眾生故,入於地獄,代受眾苦。其中所有一切苦事,皆集我身,令彼眾生髮菩提心,生入天界。

第三十二願者,若有餓鬼,猛火熾然,求索飲食而不得者。我以大悲神力,手出香乳,皆令飽滿,身心安樂,發菩提心。

第三十三願者,一切畜生以惡業故,當受刀砧宰割種種諸苦。我以大悲神力,為其代受,或復示入其中,令行殺者改悔修善,發菩提心。

第三十四願者,有諸天眾,以天福故,憍慢放逸。我現天身而警誡之,令其覺悟無常,速出三界。

第三十五願者,若有眾生,欲求聲聞、緣覺乘者。我以方便,令其先證小果,即便迴心,入菩薩乘。

第三十六願者,或有眾生樂著小法,譭謗大乘;復有眾生執著權教,不信圓頓;或復執空謗有,執有謗空,執著空有,譭謗中道;乃至於佛法中生種種異見者。我以智慧辯才力故,破諸異論,悉滅無餘,建立一乘無上佛法,咸令眾生於正法中永無疑惑。

第三十七願者,我為度行惡眾生,示同其類,不染惡法,令諸同類信服隨從,凡所言說,悉皆聽受,漸捨惡行,修行善法。

第三十八願者,我為化度諸比丘等,示現種種方便。於比丘眾中,有盜三寶物,破齋犯戒,種種邪見,不信因果者,此人以是因緣,當墮地獄。我為現作執金剛神、諸鬼神等,或復現作地獄之相,顯示目前,種種境界,而恐怖之。使其已作之罪,發露懺悔;未作之罪,不敢復作。離地獄因,修出世業。

第三十九願者,願得無量三昧神通智慧,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第四十願者,凡我所修佈施、持戒一切功德,悉皆迴向一切眾生。一一眾生受我施已,所有願求,悉皆果遂;所不願者,咸皆捨離。

第四十一願者,一切菩薩所有無量難行苦行,我皆修學,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第四十二願者,一切菩薩所有慈悲誓願、功德智慧,我皆攝取,無有遺餘。

第四十三願者,願我往詣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以一切華,一切香,一切燈,一切果,一切飲食衣服、幢幡寶蓋、伎樂歌舞,皆悉出過諸天所有,奉上諸佛。諸佛為我說法之時,悉皆聽受,乃至一文一句,無有遺忘。

第四十四願者,願我生生世世不忘本願,常在此土救苦眾生。

第四十五願者,願我彌勒出世,最先值遇,聞法得果。彼佛臨涅槃時,我當奉獻最後供養。如是乃至樓至如來出世,亦復如是。

第四十六願者,眾生未盡,地獄未空,業海未乾,苦輪未息,我終未願先成佛道。

第四十七願者,願我豎歷塵劫,橫周沙界,以無量身業,無量口業,無量意業,供養諸佛,化度眾生。

第四十八願者,我若成佛,世界廣博,無量佛土為一佛土。佛身常住,佛法不滅。所有國界最極莊嚴,超過一切恆沙佛國。亦無正法、像法,亦無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諸魔、魔民。雖有天人,皆大菩薩。彼佛色身不可思議,所有相好不可思議,所放光明不可思議,所有眷屬不可思議,所化眾生不可思議。以要言之,若依若正,若主若伴,皆不可思議。此願不滿,終不作佛。

發是願已,復與現前大眾,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稽首釋迦文,真身舍利塔;

甚深微妙法,《大般涅槃經》;

一切諸菩薩,緣覺聲聞眾。

我以至誠心,發此真實願,

願我先父母,累劫眾親緣,

彼此盡超生,自他俱解脫。

貪瞋癡永斷,戒定慧常修,

不起殺盜淫,及以諸邪見,

已生惡永滅,未生更不生。

過去諸惡業,當受地獄苦,

逮得無生忍,千萬倍償還,

願於現世中,魔障皆消滅。

又以念佛心,速證王三昧,

心心無間斷,念念得相應,

於無上菩提,更不生退轉。

又願得智慧,通達一切法,

具無礙辯才,闡揚念佛門,

得大陀羅尼,受持諸佛法。

又願得忍力,具修諸觀行,

裂開憎愛網,斬斷名利根,

毀譽樹頭風,好丑空中跡。

又願具威儀,通達毗尼藏,

大乘及小乘,性業並遮業,

一切悉清淨,成就諸眾生。

願我命終時,正念心無亂,

彌陀及聖眾,垂手共提攜,

見聞皆發心,同生極樂國。

見佛復聞法,獲得無生忍,

還來此土中,化度於一切,

供養於諸佛,護持諸佛法。

釋迦法滅時,我以誓願力,

及以神通力,令法久住世,

延至彌勒時,中間無斷絕。

又願未來世,建立佛正法,

以律攝眾生,後令得定慧,

以大辯才力,破壞諸邪見。

又以他心智,具知眾生心,

折伏及攝受,二俱得自在,

令其得利益,調伏諸惡念。

惡法悉不成,善業速成就,

有罪欲懺悔,聞名俱解脫,

善根欲退時,皆令得增長。

貧者得伏藏,病者得良藥,

飢寒逼迫人,悉令得衣食,

厄難得解脫,愚癡得智慧。

刀兵劫起時,願我為良將,

饑饉疾疫世,願化作稻粱,

及以諸藥草,遍救諸眾生。

願於閻浮界,現作大國王,

以法化眾生,令斷諸殺業,

或現鳥獸王,攝化諸同類。

具信及少信,乃至無信等,

咸以諸方便,漸漸令調伏,

諸魔悉退散,徒黨盡消滅。

地獄鬼畜生,上至諸天眾,

我現入其中,皆令得解脫,

三途離眾苦,人天出三界。

聲聞及緣覺,迴心入大乘,

權教諸菩薩,同入一圓頓。

諸行惡眾生,捨惡趣善法,

末法比丘僧,種種諸邪見,

我以善巧力,令其生信心。

三昧悉通達,善法皆迴向,

菩薩悲智力,種種功德力,

願我皆攝取,供養十方佛,

所有諸供具,願我皆具足。

我及諸大眾,皆同是願力,

生生為伴侶,處處化眾生。

龍華三會中,最先蒙佛記,

彼佛涅槃時,我當施飲食。

眾生界未盡,成佛終無期,

一切成佛時,然後登正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化城喻

佛陀開示大眾:比丘們!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刻已到,座下...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利益

藥師佛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

韋馱菩薩的十大願

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

惟賢長老《五戒、懺悔、發願》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薩戒,以五戒為基礎,什麼是戒...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之因緣

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道,啟建大願的過程,在諸多淨宗經...

徹底斬斷娑婆想和發願來生矛盾嗎

問: 我們經常說要徹底斬斷娑婆想,與彌陀誓願無間隔,...

慧律法師《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則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譯成中文叫做不...

須跋陀羅--佛度化的最後一位弟子

古時在印度阿那跋達多的水池邊,住著一位已經一百二十...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做義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義工,是一種慈悲與利行的奉獻,是一種愛心和時間的布...

為何偏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原文】 問:等是念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攀緣善法,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

信是修學佛法的基礎

信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信,就會遇到許多問題。...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

秋吃三種果最潤燥

入秋以後,空氣乾燥,是秋燥症多發的季節,同樣秋天又...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說過:急切紛擾,久則或致失心。請師父詳細...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

聖嚴法師:不要自己障礙自己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四個原則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功德是被自己的後悔心破壞的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

《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世間利益共分九項:第一、不受惡死:若諸人天誦持大悲...

念佛之人當孝敬雙親,不可偏執速死求往生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佛教詞典】十八不共法

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於聲聞、緣覺,唯佛與菩薩...

【佛教詞典】罽賓國龍池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迦濕彌羅國條、善見律毗婆沙卷二載,...

【視頻】樂山烏尤寺

樂山烏尤寺

【視頻】界詮法師《出家與學戒》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出家與學戒》只限出家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