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2019/03/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為主課,非常有信心,而且堅持不斷。當他誦過十萬遍時,有一天對家人說:「佛來接我了。」說完頂禮,坐著就往生了。

未終坐脫

晉朝智仙法師,號「真教」,住在白蓮社裡,在十三年中朝向西方修十念阿彌陀佛,十二個時辰沒有一時廢棄。有一天夜晚有一點小病,他讓觀堂行人誦《阿彌陀經》,還沒誦完一卷,已經安然坐脫。

終睹白蓮

宋朝嘉禾郡有個鐘婆婆,每天誦十遍《阿彌陀經》,並且不間斷地念佛。有一天對兒子說:「我見到無數朵白蓮花,好多聖人來迎接我。」說完端坐著,身體一聳就往生了。

粗樂細樂

元朝子華禪師,大歷九年在潤州觀音寺誦《阿彌陀經》六個月。忽然得病,夜裡聞到微妙香氣和音樂之聲,空中有聲音告訴說:「當粗樂已過,細樂接著來的時候,你就會往生。」過了一段時間,子華禪師念佛坐化了,當時連日異香不散。

寶地遙觀

唐朝大行禪師,最初修普賢懺,後來他在大藏經裡隨手取經卷來看自己的因緣在哪裡,結果一取就是《阿彌陀經》,他知道自己的緣就在這裡。從此以後日夜誦持,到了三個七天時,就見到琉璃地上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兩位大士現前。

唐僖宗聽說這件事後,把大師召入內宮,賜號為「常精進菩薩」。後來琉璃地再次顯現,大師當天就命終,生入西方佛國。此後在十天當中異香濃郁,肉身不壞。

涅槃非比

梁代道珍法師原先講《涅槃經》。在天監年間到了廬山,住錫在廬山休養,仰慕慧遠大師的淨業成就。他在禪坐中,忽然見到海上幾百個人乘著寶船往前開進。他就問:「你們去哪裡?」那些人回答:「我們去極樂佛國。」

他於是就問:「我能不能也搭這個船一起去?」回答說:「法師雖然善講《涅槃經》,也是大不可思議,但是沒有誦《阿彌陀經》,怎麼能同去呢?」由此,道珍法師停止講經,開始念佛,並誦《阿彌陀經》達到兩萬遍。在他臨終四個七天前,夜裡四鼓時,見到西方有銀台到來,空中像白天一樣光耀皎潔。有聲音說:「法師將乘此台往生。」

當時,大眾都聽到空中響起微妙天樂,聞到奇異妙香,香味濃郁,幾天不散。那天夜裡,廬山山峰頂上的僧人們遠遠見到下面谷口有幾十隻火炬通宵照明,第二天才知道是道珍法師往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

文珠法師《念佛法門》

今天,我要為各位介紹念佛法門。念是心念、想念、憶念...

大安法師2022新年開示

初一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是虎年的第...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

突發疾病去世,如何判斷是否往生

問: 弟子的母親三年前接觸佛法,經常聽您講經開示,早...

四十八大願——(第36願)勤修必成佛道

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惲又。江蘇常州人,平日一向持誦《金剛經》,他的長子...

淨土法門是一切法門歸根結頂之法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處處宣說淨土法門,處處勸勉...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惡語之害

佛陀在袛園精舍的時候,六群比丘吵起架來,並且舉出十...

你原本就很快樂

一個有錢人,不知道怎麼樣找到快樂,於是背了一袋子金...

佛說六年苦行的宿緣

一日,佛與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這五百位...

有一天善根發動,不得不學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護法,叫做須達長者,...

龍樹菩薩:十二禮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無...

【推薦】夢參老和尚談修行

離開紐約不到四年,這次重回紐約,我問了很多道友:有...

佛國之土本無穢無淨,只因眾生心分別故

問: 您曾於鼓山法界學苑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

五臟排毒的時間表

睡眠時是人體進行自我調節的重要時刻,人體就像一個天...

冬季12種暖身食材

天氣開始變冷,很多人都會有一些寒症,所以我們要多吃...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敘悟由,而曰:不信有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笑看得失,淡觀榮辱

一個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麼才是...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使在家信眾有機會學習出家生活,藉...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

瀟灑人生,坦然面對死亡

生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切宗教、哲學、文學、...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來生會有五種可能

我們每一個人在佛法當中,都會選擇自己的法門來修學。...

【佛教詞典】五力明王

(明王)不動等之五大明王也。此五大明王為五大力菩薩...

【佛教詞典】三智

三智者:   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

【視頻】一代高僧,佛門領袖--傳印長老往生週年紀念法會

一代高僧,佛門領袖--傳印長老往生週年紀念法會

【視頻】夢參老和尚《法布施最初可以先度畜生》

夢參老和尚《法布施最初可以先度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