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笑看得失,淡觀榮辱

2012/03/20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個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們嚮往追求的精神與物質結合的東西,人們在得到幸福後還會不停地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所以只能說,幸福是人們追求和嚮往的境界。

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並追求幸福,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幸福其實只是點點滴滴的心靈感受。人,不管他物質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他心裡非常安詳,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處在什麼樣的地位,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果心裡紊亂不安,這種生活就無異是對生命的一種煎熬。

人有了安詳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也才是真正在享受生命。所以唯有內心的安詳,才是禪者所尋覓、追求的無價奇珍。耕雲先生說:安詳是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內心安適,仰俯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仰俯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忍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人若讓內心不安,幸福便無從建立。《左傳》上記載楚武王荊尸跟他太太鄧曼說:餘心蕩。意思是說,我最近心亂得很,安定不下來,心裡非常煩亂。他太太說:王心蕩,王祿盡矣。你既然失去內心的安詳,你所擁有的一切也將會喪失了。沒有多久,楚武王果然去世了。所以只有活在安詳裡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若能生活在安詳的心態裡,就擁有了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幸福就會永遠追隨著你。

內心安詳是一種達觀。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具有「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的曠達胸懷,以、他心直口快的個性,能屢遭坎坷而保持快樂,是與他身體力「行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的生存哲學分不開的,沒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放達,又怎能有「也無風雨也無情」的境界。

內心安詳是一種榮辱不驚的心態。「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人們習慣地叫他鄭板橋。乾隆元年(1736年),鄭板橋考中了進士,當了知縣。他做縣令,剛直不阿、豁達開朗、清正廉潔,對人民的苦難生活抱有同情態度,並且不滿意那些殘害人民的官僚,終因得罪貪贓枉法的大官員和豪紳去職。

鄭板橋在官場中出污泥而不染,官職被免回到揚州,心扉平靜如水,並在心底深深渴望還鄉後漫步於一方淨土之上,盡情享受充滿靈性的大自然,從中感受大自然賦予自己的愜意和安詳,體悟生命的真實,生活的樂趣。這種曠達超然、不為物慾所累的人生態度,正是因他真正悟透了「不患得,斯無失」的人生真諦,所以,他一生生活得無拘無束,清心自在,愜意安樂。

做人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人生潮起潮落的規律,始終擁有平和的心態,永不丟失自己謙虛謹慎和努力勤奮的本色。順境時能夠正確對待別人的讚譽,逆境時能夠冷靜看待別人的譭謗,這樣才能安然度過人生的困難境地,也不至於陷入驕兵必敗的泥潭。不要身處順境就張狂得忘了自己是誰,而一旦身處逆境就情緒低落,萬念俱灰,否則的話,失敗和痛肯定會經常伴隨自己。

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拙歸園田的恬淡輕鬆;與人比權量力,不如度人自度的豁達明朗。人對於生死、得失、榮辱、富貴、貧賤等等不要看得過重,要克制、忍耐人性中的缺點,豁達、地對待這些問題。懂得笑看得失、淡觀榮辱的人,才是智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後一福是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善終,或一般人所...

人體基因與業力信息

現代生物科學說,人的基因(DNA)決定其體型、相貌、膚...

坦誠地面對一切人,才不會心有罣礙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於對解脫的信念不夠強...

【推薦】別讓想像破壞美好的一切

太虛大師說我們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人生改善,後世增...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生死的體驗及觀察

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

看破五濁惡世,生髮厭離心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萬病的根源來自殺生

在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同時,放眼望去,人類的物質享...

不吃魚的10個原因

1.疼痛:魚類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像所有動物包括...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

我們一般人追求名聞利養,你怎麼把生命的方向調正呢?...

擴大心量與改命的方法

1. 吃虧: 吃虧是福。吃虧就是賺看不到的大便宜,經常...

千念萬念成就臨終純淨的一念

憶佛、念佛是我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淨念...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心識如何生

問: 心識如何生? 正如法師答: 在唯識學中,所謂心...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阿彌陀佛的慈愛超過世間父母

我們都要去理解阿彌陀佛的心,彌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

茗山法師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驗

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

百歲奇僧預知時至,選定奇人繼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齡上有何要求?一般說來,我國當前對於出...

巨人與螞蟻

從前,在瀾滄江邊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寨子。...

念地藏王菩薩,為什麼也要感激觀音菩薩

為什麼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一念觀世音菩薩就靈了?因為...

【佛教詞典】三種異分

【三種異分】 p0182 大毗婆沙論十二卷九頁云:異分有三...

【佛教詞典】離顛倒及離多顛倒

【離顛倒及離多顛倒】 p1431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離...

【視頻】宏海法師《淨土十要》

宏海法師《淨土十要》

【視頻】佛教基礎知識之吃素

佛教基礎知識之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