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第54頁)   更多詞典列表

阿彌陀五十菩薩像

又作五通曼荼羅。為淨土變相圖之一。即以阿彌陀佛為中...

阿彌陀五佛

又作阿彌陀五尊曼荼羅。指阿彌陀佛及侍立左右之觀音、...

阿彌陀佛

梵名 Amita-buddha,西藏名 Dpag...

阿彌陀佛說林

凡七卷。日僧善性繼成編於明和七年(1770)。系摘...

阿彌陀咒

即阿彌陀佛之真言。又作阿彌陀大心咒、十甘露咒、拔一...

阿彌陀法

密教以阿彌陀如來為本尊,為滅罪生善、往生淨土,或為...

阿彌陀曼陀羅

即以阿彌陀佛為主尊而建立之曼陀羅。又作阿彌陀曼荼羅...

阿彌陀堂

即安置阿彌陀如來尊像之堂宇。略稱彌陀堂。我國始於東...

阿彌陀淨土變

系表現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相之圖像。又作西方淨土變、西...

阿彌陀經

(一)梵名 Aparimitāyus-sūtra。...

阿彌陀經疏

(一)全一卷。唐代窺基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為...

阿彌陀經疏鈔

凡四卷。明代袾宏撰。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系就鳩摩...

阿彌陀經義疏

(一)全一卷。宋代孤山智圓撰。又稱佛說阿彌陀經疏並...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全一卷。譯者不詳。略稱鼓音聲王經、鼓音聲經。收於大...

阿彌陀護摩

為密教修法之一。即以阿彌陀佛為本尊,於尊像前行護摩...

阿濕波

梵名 A?vinau。意譯雙馬童。為日天(梵 Sū...

阿濕波國

梵名 A?makā, A?vakā,巴利名 Ass...

阿濕縛庾闍

梵名 A?vayuja,巴利名 Assayuja。...

阿避陀羯剌拏僧伽藍

梵名 Aviddhakarna-sajghārām...

阿點婆翅羅國

阿點婆翅羅,梵名 ātyanabakhela, A...

阿鍐

為密教用以表示胎藏、金剛二界之二秘要字。( a,阿...

阿藍婆

梵語 aratilambha 之音譯。意譯作汁藥。...

阿離耶跋摩

梵名 ārya-varman。新羅僧。生卒年不詳。...

阿魏

為一種藥品。又作阿虞、阿魏藥。產於北印度、伊朗等地...

阿轆轆地

禪林用語。又作轉轆轆地。阿,語助詞;轆轆,車輪滑行...

阿羅毗國

阿羅毗,梵名 Alāvī,巴利名 ālavī。為印...

阿羅歌花

阿羅歌,梵語 arka 之音譯。又作阿迦花、遏迦花...

阿羅漢

梵語 arhat,巴利語 arahant。為聲聞四...

阿羅漢向

為四向之第四。即趨向阿羅漢果之「因位」。得第三果「...

竿頭進步

禪宗公案名。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意。此語出自無門...

紅教

即西藏喇嘛教之寧瑪派。因著紅色袈裟、戴紅帽,故稱紅...

紅頗梨色阿彌陀

即佛身及衣等悉帶有紅頗梨色之阿彌陀佛尊像。以西方阿...

紅蓮華

梵語 padma。音譯作缽頭摩華。原產於東印度、波...

紅觀音

西藏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為觀音之化身。 p3926...

紀行

即記載參訪經過之文字。如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中,常啼...

紀綱

(一)叢林中,統轄全寺寺務之職稱。乃監寺、執事之別...

紇利俱

悉曇字 (hrīh)。又作紇利、纈唎。密教視此為金...

紇利俱字香爐

修密教觀自在菩薩之心真言一印念誦法時,壇中安置書有...

紇利俱字塔

石造或木造之五重塔,中心書有悉曇字 (hrīh,紇...

(一)簡約、要約之意。 (二)就、於之意。例如論廢...

約行六字

行,修行,或萬善萬行之意;六字者,即南無阿彌陀佛。...

美食不中飽人吃

禪林用語。謂不論何等美味之食物,對於已經飽食之人則...

耐重

寺院之堂閣四棱或椽下柱上所蹲之鬼形,以頭部與兩掌作...

耐秣陀河

梵名 Narmadā。為印度大河之一。在古代位於南...

耶求那華爾克雅

Yājavalkya 又作祭皮衣仙。古代印度哲學家...

耶舍

(一)梵名 Ya?a 或 Ya?oda。又作耶輸陀...

耶舍帕宙

(1704~1776)西藏名 Ye-?es dpa...

耶舍崛多

北周譯經僧。優婆國人。又稱稱藏。為闍那耶舍之弟子。...

耶舍塔

為位於廬山峰頂之舍利塔。據傳,東晉時,有耶舍尊者,...

耶律楚材

(1190~1244)又作移剌楚材、劉楚材。字晉卿...

耶歇孜巴

十二世紀頃,西藏佛教迦爾居派葉巴迦爾居支派之創始人...

耶輸陀羅

梵名 Ya?odharā,巴利名 Yasodhar...

背念

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

背鱠經屏

以木像之背為切魚之俎,持佛之經論以糊屏風;喻指空見...

胡床

座床之一種。其形狀類似現今之椅子。本西戎所制,故有...

胡居仁

(1434~1484)明代學者。江西餘干人,字叔心...

胡瓶

鳥頭之瓶。乃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面一手所持之物。其...

胡麻

原產於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種子扁平,顆粒甚...

胡亂

禪林用語。即指苟且之意。如碧岩錄第一則之注語云(大...

胡跪

意即胡人之跪拜。又作胡跽。關於胡跪之相有種種異說:...

胡種族

即胡人之種族,但禪錄則用於指達磨門下之法孫。胡,本...

胡語

謂西域胡人之語言,或混同梵語而稱胡語。東晉道安論經...

胡銅器

又作沙張、沙鑼、[金*沙]鑼、銅鼓、響銅。系為直徑...

胎內五位

又作結胎五位。乃「胎外五位」之對稱。傳統佛教對於胎...

胎內佛

日本佛教用語。木造之佛像,其內中空,以安置相關之小...

胎化藏

為菩薩處胎經卷七出經品所說八藏之一。藏,含藏之義。...

胎外五位

「胎內五位」之對稱。俱舍論卷十五將人自出生後之一生...

胎相

又作胎藏。指四諦、十二因緣等理法。以母胎保育胎兒,...

胎宮

胎即胎生,宮即宮殿。指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行者,雖往...

胎息法

北魏淨土教念佛門高僧曇鸞撰。曇鸞於五台山見靈跡,故...

胎獄

(一)譬指四生中之胎生者,其於母胎內所受之苦,如處...

胎藏四部儀軌

凡十一卷。賅攝秘密部大日經諸品之意,並明示胎藏界供...

胎藏界

胎藏,梵語 garbha,音譯檗喇婆;界,梵語 d...

胎藏界法

即密教修法中,以胎藏界大日如來為本尊,而供養胎藏曼...

胎藏界曼荼羅

全稱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密教兩界曼荼羅之一。略稱胎藏...

胎藏圖像

凡二卷。傳為唐代善無畏抄錄。此書列胎藏界曼荼羅諸尊...

范仲淹

(989~1052)宋代吳人。字希文。二歲即孤,家...

范道生

明末清初佛像雕刻家。隱元禪師於日本建黃檗宗之本山萬...

范縝

梁代南鄉舞陰(河南泌陽)人,字子真。生卒年不詳。據...

范瓊

唐代蜀人。生卒年不詳。文宗時以善繪佛像名世,成都諸...

茅山

位於江蘇句容縣。又稱句容山。據傳,西漢元帝(48 ...

梵語 duhkha 之意譯。音譯作豆佉、諾佉、納佉...

苦厄

謂苦患與災厄。般若心經(大八·八四八下):「照見五...

苦瓜和尚畫語錄

又作畫譜。明末道濟(石濤)撰。全書共十八章,凡五千...

苦行

梵語 duskara-caryā 或 tapas。...

苦行六師

指印度古代行自餓、投淵、赴火、自坐、寂默、持牛狗戒...

苦行外道

指印度古代以苦行求取未來樂果之外道。依彼等之說,謂...

苦行林

梵名 Tapovana,巴利名同。佛陀修苦行六年之...

苦行論師

印度古代二十種外道之一。以修苦行為涅槃之正因者。此...

苦行釋迦

畫題,佛傳畫之一種。為佛陀隨婆羅門學者,於山中修苦...

苦言

勸勉、告誡他人之言語,即苦口婆心之言。法華經信解品...

苦具

即生起苦之因緣,乃泛指通於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

苦受

梵語 duhkha-vedanā。三受之一,五受之...

苦果

從惡業生,而使身心受苦之果報。總言之,生死之果報皆...

苦法智

梵語 duhkhe dharma-jānam。八智...

苦法智忍

梵語 duhkhe dharma-jāna-ksā...

苦空

指有漏果報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之前二者...

苦空無常無我

為有漏果報之四相,即四諦十六行相中苦諦之四行相,乃...

苦界

有情生存之世界(三界六道),充滿苦,故有「苦界」之...

苦苦

梵語 duhkha-duhkhatā。三苦之一。有...

苦海

指各種苦難之世界,亦即生死輪回之三界六道。眾生沉淪...

苦瓠連根苦

禪林用語。苦瓜一物,從根至莖,通體皆苦;叢林乃引申...

苦責愚癡棒

濟宗八棒之一。臨濟禪以棒喝為接化學人之要法,其中,...

苦陰

又作苦蘊。其義有二:(一)苦之所集,(二)指個人之...

苦智

梵語 duhkha-jāna。十智之一。了苦諦道理...

苦想

十想之一。又作苦思想。五陰之身常為諸苦所逼迫,若能...

苦道

三道之一。生死流轉之因果(十二緣起)可賅攝於惑道、...

苦際

巴利語 dukkhassanta。即苦的最終之際,...

苦輪

生死之苦果流轉不息,回轉如輪,故稱為苦輪。如勝天王...

苦器

指受苦之身體。亦即受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四惡...

苦諦

梵語 duhkha-satya,巴利語 dukkh...

苦類智

梵語 duhkhe''''nvaya-jānam。...

苦類智忍

梵語 duhkhe''''nvaya-jāna-k...

悉曇字 (ja)。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壤、娘、[忄...

若那跋陀羅

唐初譯經僧。南海訶陵國人。又稱智賢。學貫三藏,博通...

若芬

南宋畫僧。浙江金華人,俗姓曹。字仲石。號玉澗、芙蓉...

若愚

(1055~1126)北宋僧。海鹽人,俗姓馬。字子...

若羅嚴

西晉譯經僧。曾譯經於洛陽,譯有時非時經一部。經之後...

迦利沙缽那

梵語 kārsāpana,巴利語 kahāpana...

茂遮樹

梵語 moca。屬 Moringeae 科,學名 ...

茂羅三部盧

梵名 Mūlasthānapura。印度古地名。位...

英辯

(1247~1314)元代僧。俗姓趙。二十五歲從柏...

苑公四教

苑公,即慧苑,係唐代賢首大師法藏之弟子,因寶性論中...

虹霓四緣

據法集經卷二載,諸菩薩以善根業行之因緣,而有勝妙果...

要行舍身經

全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本經之大意謂,人於臨...

要門

謂精要之法門,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定散二門。出自善導...

要家

為研究四分律派別之一。唐代南山律宗之祖道宣,一生致...

要略念誦經

全一卷。金剛智譯。為大毗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之略稱...

計度之意。即以自己之妄心分別來推度判斷事物之理。成...

計里吉羅金剛女

計里吉羅,梵名 Kelikila。為密教金剛界曼荼...

計度分別

梵語 abhinirūpanā-vikalpa。意...

計娑羅華

計娑羅,梵語 kesara。又作計薩囉華、雞薩羅華...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凡三十卷。略稱貞元釋教錄、貞元錄、圓照錄。唐朝圓照...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

凡十卷。唐代澄觀撰。又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貞元華...

貞固

唐代僧。善導之門人。鄭地(河南)榮州人,俗姓孟。生...

赴火外道

印度古代苦行外道之一。彼等身常炙熱及熏鼻等,甘受熱...

赴請

又作受請、受齋、訃請。即指僧人應施主之請,而受其供...

赴機

應眾生之根機而說法。與「應病與藥」同義。宗鏡錄卷三...

赴應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將元代佛寺所分之禪、講、...

軍那花

軍那,梵語 kunda。又作君陀花、裙那花。產於印...

軍持

梵語 kundikā。又作君持、君遲、軍遲、軍挺、...

軍荼

梵語 kunda,或 agni-kunda 之音譯...

軍荼利明王法

軍荼利,梵名 Kundalī。於密教修法之中,以軍...

悉曇字 (k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

迦屍國

迦屍,梵名 Kā?i。中印度古國名,乃佛世時印度十...

迦才

唐代僧。生卒年不詳。貞觀年間,住於長安弘法寺,勤修...

迦文

為釋迦文佛之略稱。即釋迦牟尼佛。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

迦布羅香

迦布羅,梵語 karpūra 之音譯。又作羯布羅香...

迦多衍尼子

梵名 Kātyāyanī-putra。又作迦陀衍那...

降龍缽

晉代高僧涉公嘗應苻堅之請,加持祈禱降雨,未久降伏一...

迦利窟院

迦利,梵名 Kārlī。位於印度孟買波那之石窟支...

迦那提婆

梵名 Kāna-deva。意譯作單眼提婆。又稱提婆...

迦里陀莎

梵名 Kālidāsa。五世紀左右印度古典文學最盛...

迦拘婆樹

迦拘婆,梵語 kakubha,巴利語同。學名為 T...

迦迦鳥

迦迦,梵語 kāka。又作迦迦迦鳥。kāka 系取...

迦毗陀樹

迦毗陀,梵語 kapittha,或 kapitt...

迦毗摩羅

梵名 Kapimala。為付法傳第十三祖(一說十二...

迦毗羅仙

迦毗羅,梵名 Kapila。數論外道之祖。又作劫比...

迦毗羅神

迦毗羅,梵名 Kapila。為伽藍守護神。又作劫比...

迦毗羅衛

梵名 Kapila-vastu,巴利名 Kapil...

迦留陀夷

梵名 Kālodāyin,巴利名 Kāludāyi...

迦留陀伽

梵名 Kālodaka。意譯作時水。西域人。東晉孝...

迦旃鄰提鳥

迦旃鄰提,梵語 kācilindi。又作迦旃鄰陀鳥...

迦奢布羅城

迦奢布羅,梵名 Ka?apura,或 Kā?apu...

迦奢草

迦奢,梵語 kā?a 之音譯。又作加屍草。意譯細秋...

迦梨迦龍王

迦梨迦,梵名 Kālika。屬鬼類之惡龍。又作迦羅...

迦梨龍王

迦梨、梵名 Kāla。又作迦羅龍王、加梨加龍王、迦...

迦理迦

梵名 Kālika。為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七。又作迦力...

迦畢試國

迦畢試,梵名 Kapi?a。又作迦臂施國。位於印度...

迦陵頻伽鳥

迦陵頻伽,梵語 kalavivka,巴利語 kar...

迦陵頻舞

迦陵頻,係迦陵頻伽(梵 kalavivka)之略。...

迦逋大鳥

迦逋大,梵語 kapota。又作迦逋鳥。鴿、鳩之名...

迦當七論

即阿提沙七部論著之合稱。包括:菩提道燈論、大乘莊嚴...

迦當派

迦當,西藏名 Bkah-gdams。又作甘丹派、噶...

迦當派源流

西藏佛教史籍之一。藏文全名為:Bkah-gdams...

迦葉

梵名 Mahā-kā?yapa,巴利名 Mahā-...

迦葉仙

迦葉,梵名 Kā?yapa。又作迦葉波仙、迦攝波仙...

迦葉佛

梵名 Kā?yapa Buddha。又作迦葉波佛、...

迦葉波

(Jagdi? Kā?yap, 1908~1976...

迦葉倒卻剎竿

禪宗公案名。為摩訶迦葉與阿難之間之嗣法因緣。據無門...

迦葉摩騰

(?~73)梵名 Kā?yapa-mātavga。...

迦鳩駛樹

迦鳩駛,梵語 kāksi 之音譯。意譯為香或香料。...

迦絺那衣

迦絺那,梵語 kathina。又作迦郤那衣、羯恥那...

迦爾居派

西藏名 Bkah-brgyud-pa。又作迦爾修派...

迦爾瑪拔希

(1204~1283)西藏佛教迦爾居派支派迦爾瑪迦...

迦爾瑪派

西藏名 Kar-ma-pa。又作噶瑪派。西藏佛教迦...

迦摩

梵名 Kāma。(一)印度神話中表愛慾之神。在梨俱...

迦摩浪迦國

迦摩浪迦,梵名 Kāmalavka。又作郎迦國、郎...

迦摩縷波國

迦摩縷波,梵名 Kāmarūpa,巴利名同。又作迦...

迦摩羅病

迦摩羅,梵語 kāmalā,西藏語 mig-ser...

迦樓羅法

又作迦樓羅大法。密教修法中,以迦樓羅王(金翅鳥)為...

迦樓羅鳥

迦樓羅,梵語 garuda,巴利語 garula...

迦遮摩尼

梵語 kācamani 之音譯。又作迦遮末尼、迦柘...

迦遮鄰地衣

梵語 kācalindika 之音譯。又作劫雜臨時...

迦曇婆樹

迦曇婆,梵語 kadamba。產於印度之喬木。又作...

迦膩色迦王

迦膩色迦,梵名 Kaniska。又作罽膩迦王、罽膩...

迦膩色迦王為千頭魚

古印度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一生以征伐四方,多造殺罪,...

迦諾迦伐蹉

梵名 Kanakavatsa。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二。...

迦諾迦跋釐墮闍

梵名 Kanakabharadvāja。十六大阿羅...

迦頻闍羅鳥

迦頻闍羅,梵語 kapijala 之音譯。又作迦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