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人應如何看待所見境界

印光大師  2014/01/17  大字體  護眼色

修行人應如何看待所見境界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家對頭所現之影。以佛菩薩既現,必明瞭能見其面目等。怨家,當現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緣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誦經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當為伊于課誦迴向後,又專為迴向,令其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於彼有益,庶不負現影一番苦衷。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不生畏懼。能如是,則所見境界,皆作助道之緣,否則,皆作障道之緣。又凡修行人,俱宜「以至誠恭敬為本,以慈悲謙遜為懷」。心之所存,身之所行,雖不能完全與佛相應,必須努力勉勖,以期其不違佛心佛行,則可謂真修行人,真佛弟子矣。 (文鈔續編·復楊佛典居士書)

修淨土不求境界

汝之清磬搖空,乃靜極所現。後知齒舌相擊,並非外境所現。有此一知,方不至或生一種希奇玄妙之想。由茲起自矜心,則便非得益之處矣。所言耳根發音,諸淨典不甚提倡者。以淨土法門,其要在於信願行等。此等境界,乃用功人自得之各別境界。善知識何可預先發表。若發表則得益者少,受損者多。如《自知錄》然,專門表示境界。實則此之境界,尚是理想。彼蓋欲借此以張大門庭,故特做出此不思議境界。使光不阻止,則不知印幾多萬,以引人入魔乎?(文鈔三編·復何慧昭居士書一)

希見勝境最易著魔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

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於魔羂,後遂不知矣。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增廣文鈔·復何慧昭居士書)

欲得實益,當按佛菩薩祖師所說而修,決得真實利益。古德教人,只為人說用功法。誰將自己所見境界,搬出來示人。遠公大師為蓮宗初祖,至臨終時見佛,方與門人言:「我已三睹聖相,今得再見,吾其往生矣。」若論遠公身份,高於胡女士,何止天淵之隔。豈惟三睹聖相,別無一點好境界乎。然若到心空境寂時,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應,心佛雙亡。

四相不存,三心叵得。無念而常念,即念而了無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此處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淨境,徹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於此更能得益。決不至生大歡喜,誤認消息,以致著魔發狂。倘未到一心時,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現,決定受禍。《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此尚非燥妄心所感之魔境,而一生歡喜,謂為證聖,便成魔子。況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為聖乎。(文鈔三編·復李少垣居士書二)

魔境勝境勘驗法

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此勘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夜見白光,及虛空清白等境,乃心淨所現,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擬?以此自擬,則成以凡濫聖矣,其過殊非淺淺。二句經文,未見所出,蓋亦宿生記憶之文,未必即經中文也。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不可不知。(增廣文鈔·復何慧昭居士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拜佛禮懺之要訣

無論那一宗都講拜佛,禪教律密淨都講拜佛,拜佛是最基...

【推薦】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

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在佛法中,有人講佛法不離世間法,即所謂佛法在世間,...

勇於對抗自己的煩惱習氣

真正的修行並不容易,多數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對...

百丈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一門專修」與「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否矛盾

問: 佛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現在都...

星雲大師《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裡。修行離...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食肉一事,關係治亂升沈

手書備悉。食肉一事,關係治亂升沈。欲了生死出輪迴者...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原文: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

弘一法師的言傳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師應邀講戒律,他講得標題是...

今既披緇,豈敢再隨身轉

參禪人,頓修戒、定、慧,即滅貪、嗔、癡,並不離參,...

女人常生氣易得九種病

俗話說,氣大傷身。醫學上認為這很有道理,對女人來說...

【推薦】能開素食餐廳,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發現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比如高血脂、高血...

臨終處理的注意事項

人生苦短,人命無常,一息不來,即成隔世,超升墮落與...

淨土法門的特點從法藏菩薩的時候就開始了

《無量壽經》裡法藏菩薩忽然提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路,...

做大事業需要哪種精神

自利能讓人走多遠?市場邊界的擴展應該有怎樣的過程?...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們如果讀《阿含經》,或者你去讀大乘的經典,比如說...

拜佛念佛改變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歷經磨難,平時經常唉聲嘆氣,責怪老天的...

輸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

1 打掃心靈 很多人都喜歡房子清掃過後煥然一新的感覺...

淨宗祖師--永明延壽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講的這位大德,想必諸位都過...

能夠這樣堅持,往生就能預知時至

何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純熟的時候,你嘴上在吃飯,...

【佛教詞典】蓮華子

(術語)蓮華部之弟子也。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剛界五部...

【佛教詞典】應本

即應化身之根本。在天台宗,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

【視頻】夢參老和尚《無福眾生修普供養》

夢參老和尚《無福眾生修普供養》

【視頻】楞嚴咒心與五大心咒

楞嚴咒心與五大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