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大安法師  2020/02/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氣無力,念念念呢,覺得是不是真有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是誰啊?他跟我是什麼關係啊?他會知道我嗎?他會解決我的問題嗎?他越念越有懷疑,比如我們東林寺十天百萬佛號閉關,有一個居士談體會,她就越念越有懷疑,越念越枯燥,開始還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念最後念成了「哪有阿彌陀佛,哪有阿彌陀佛……」,她的懷疑的心就出來了。

這懷疑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這懷疑的心。就越念越沒有味道,越沒有味道呢,這個懈怠的心,放逸的心,所有的心都出來了。他就沒有做到至心信樂,那這種人這種念佛也絕對不能往生啊。

欲生我國,欲就是發願,欲是希求的意思。建立在深信才能夠引發切願,懇切的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們對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種種的苦難有沒有刻骨銘心的感受啊?有沒有三界火宅不容一刻的停留啊?生死大事,我們在這裡還在苦海當中掙扎,是不是如救頭燃啊?這種緊迫的心能不能出來啊?

這個欲生,把願求極樂作為我們生命當中唯此為大的一件事情。在這個世間,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的滿足,都是虛妄的,都是苦難的,都是輪迴之本。從心理上一定把它截除、把它放下,也不需要在這個世間多活幾年。

最近有些居士一提到2012冬至那一天怎麼辦,於是他就想到怎麼辦的問題,聽說要準備壓縮餅乾,他準備更多的壓縮餅乾。壓縮餅乾有什麼用呢?這時候你為什麼不準備「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心態和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呢?這才是最好的準備啊。

極大的苦難現前,一旦現前的時候,就乘著這種苦難的這種因緣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啊。這個世間肯定是災難不斷的,災難這個苦果是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念頭。試問我們每個念頭有幾個是善念?都是惡念吶,惡念一定會得惡報的。

這不要去問人,也不要去預測,從我們對心性當中的考量都會推出來啊。由因可以推果,由果可以溯因,這個因果是可以進行考量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高談玄妙撥無淨土之失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

明末高僧蕅益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在講淨土宗的祖師簡介,...

如何判斷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時候,有兩個指標可以看得出你會不會往生: 第...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問: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大安法師答: 往生咒...

暫念彌陀聖號,便勝百年布施功德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因為在這娑婆世界修行,...

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

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

【推薦】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

如何對治淨業修習中的進進退退

問: 淨業修習總是進進退退,這其中有何因緣因果,如...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安法師:佛像、念珠、法器如何開光

問: 弟子想恭請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樣請才比較如...

哪怕是獨處,也不要去交那些損友

作為一個朋友,一定要講信譽。那這個信不欺的意思,也...

心能轉業賣齋立斃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

為什麼睡著時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樣

問: 請問法師:晚上睡著時有時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推薦】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

《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及白話

《文昌帝君陰騭文》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達到...

懺悔依教理有三種

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無始至今所造罪業,期仗佛...

關閉惡趣門踏上菩提路

從接觸佛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也因為觀察到眾生有...

用微笑將世界傳染

一個人的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推薦】地藏菩薩講因果報應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

大安法師出家因緣及體會

在這個功利盛行、宗教與道德長期被邊緣化的社會能踏上...

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

接手書,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

印光大師: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臨終欲不昏沉,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

【佛學漫畫】大悲心陀羅尼

大悲心陀羅尼的故事...

五件不可得之事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對比丘開示:世...

何謂「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

【佛教詞典】尼連禪

(地名)又作尼連禪那Nairajana,河名。佛將成道,先浴...

【佛教詞典】解脫身與法身差別

【解脫身與法身差別】 p1236 無性釋三卷十二頁云:此中...

【視頻】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視頻】天因法師《一實境界》

天因法師《一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