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聖嚴法師  2011/08/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最近家庭暴力問題很受重視,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但是多數人勸合不勸離,都說夫妻是相互欠債,所以要多忍耐。真是這樣嗎?

聖嚴法師答:不對,把家庭暴力說成是前世因、今生果,這是非常消極的,對改善現實既沒有幫助,且錯用了因果觀念。

有一位女士學佛之後,把先生也帶來皈依,但是在受五戒時,先生說:「師父,五戒裡我只能守四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都還可以,但不飲酒,我可不守,因為我還想喝酒。」結果,他不只喝酒,還賭博、好女色,回家就打太太。

這位先生故意打太太,是為了要逼她離婚。也許有人會想,離婚對孩子不好,還是忍忍吧。但如果真的為孩子著想,就應該想到,這樣吵吵鬧鬧、充滿暴力的家庭,適合孩子成長嗎?難道他們不會擔心受怕嗎?在家庭暴力陰影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造成心理上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勸這位太太:「既然婚姻無法挽回了,為了孩子,還是離婚吧!」

從我的立場,當然勸合不勸離,夫妻之間有問題應該好好溝通,不要輕言離婚;但如果真的無法相處,離婚也是一種處理的方式。因為讓孩子看到父母惡言相向,或者是生活在暴力之中,其實是更大的傷害,許多青少年會有行為偏差,都是與父母情感不和睦有關。

把家庭暴力歸咎於因果業報,被虐待的一方必須默默承受,這種說法是非常不恰當的。所謂因果,有的是「異類因果」,也就是說,因為時間或者空間的因素不同,結果便有所不同。比如說,本來種蘋果、種桃子,但是在接枝之後,長出來的果實就和原來的不同了。至於真正的「等類因果」,種什麼就得什麼,其實不多。因為環境改變了,加上人為的努力,會使得前世種的因,在今世結出不同的果。又如,我出拳打了你,你並沒有還手,結果我這個打人的人,不一定被打。只用簡單的因果觀來容忍暴力行為,這是不健康的,也是沒有智慧的。

暴力相向的婚姻,就像是一面破碎的鏡子,很難再恢復原貌。因此我奉勸夫妻吵架,最好能夠馬上和解,一旦演變成暴力,便難以挽回。假如夫妻之間具有共同的信仰,不論什麼宗教都好,在相同的生活準則之中,彼此互為扶持的伴侶,也就不會有家庭暴力的問題了。

夫妻之間有問題應該好好溝通,不要輕言離婚;但如果真的無法相處,離婚也是一種處理的方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在愛情中成長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

【推薦】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戀愛過程中,未經結婚登記,而...

早課誦楞嚴十小咒,晚課誦地藏經,這樣如法嗎

問: 早課誦楞嚴咒,十小咒,晚課誦地藏本願經,有的人...

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以盡我們的大孝

問: 永寧寺這麼多老菩薩,常年在這裡修學,風雨無阻,...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

為什麼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經醫學的證實,不信請看:台視隔壁的...

婚葬要置辦殺生酒席,學佛人該怎麼辦

問: 我是一個農村人,村裡的習俗,婚葬要置辦酒席,殺...

大安法師:如何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

問: 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快樂,天天快樂?我很在乎別人...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聖嚴法師:拜求觀音菩薩的感應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

聖嚴法師《要感謝接受過你施捨的人》

央視著名記者白岩松曾經採訪過聖嚴法師。讓他記憶猶新...

聖嚴法師《健康的工作態度》

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

聖嚴法師《佛教與心靈環保》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

夫妻間該如何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

淨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淨土法門的修行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就是我們佛教徒...

禪機的參悟需要一顆玲瓏的禪心

修禪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對禪理一知半解,只憑嘴上空說...

夫妻之間多留一些空間

王輝在上大學的時候,和阿梅相愛,兩人感情很好。畢業...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

往生的重點——法華與淨土的修學

(1)往生關鍵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實信心。 厭離娑...

學佛為什麼不得成就呢

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所...

【推薦】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負債為牛之宿緣

昔時,佛與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弟子及眾多菩薩,來...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

怎麼理解這三種迴向

迴向有三種。 回己向他, 把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給其他...

【佛教詞典】於他有情計常

於他有情計常者,略有三種:即摩醯首羅人,那羅延人,...

【佛教詞典】普達王經

(經名)一卷,失譯。夫延國王普達,命賣一切之頭,人...

【視頻】南無藥師佛聖號(楮訾)

南無藥師佛聖號(楮訾)

【視頻】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慧律法師念誦)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慧律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