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愛情中成長

2012/08/27  大字體  護眼色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火之患。」「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亙古以來,飛蛾在燈下重複一次又一次浴火的生命追尋;而萬物之靈的人類呢?也在滾滾紅塵中,尋尋又覓覓,實現一次又一次美好卻又幻滅的愛情遊戲。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火之患。」「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情愛之於人,有時和飛蛾撲火的情境十分相似。當飛蛾看到燈火,在渴望光明和溫暖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它致命的吸引力。而執著情愛的人們呢?也常迷失於熱戀的激情中,無法保持理性和清醒,於是,種種的煩惱、憂愁、痛苦便隨之而生,甚至衍生情殺、自戕等社會問題。其實,愛恨是一體的兩面,愛到最終極時,恨也往往隨之而生。

俗語說:「人不癡狂枉少年。」很多人在青春歲月時最嚮往的便是擁有一份美好的愛情,但到最後,大部份的人卻失望了,因為「相愛容易,相處難。」為此特別訪問中台佛學研究所所長見護法師,談談如何在情愛中保持覺醒,以佛法的智慧帶領為情所苦的人走出感情的迷津。

愛情的幻滅

見護法師說,一般人在追求情愛的過程中,往往懷著一種非理性的幻想,所以,通常戀愛中的人只看到對方好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缺點的那一部份,於是,由於性格上的差異,相處久了,種種的摩擦、衝突便產生了。

在初交往時,人們大多會避免暴露自己性格上的缺點,所以很容易「情人眼裡出西施」,等到結婚以後才發現,原來彼此是如此不同。因為一般人很少想到這個現實的問題,所以婚後,種種的煩惱與衝擊就接二連三的來了。

如果男女在初交往時,能夠客觀地去觀察對方,真正地看清楚對方的性格、人品及價值觀等,另外,也要衡量一下雙方相處的問題,日後,才不會出現悔之已晚的遺憾。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文人們總將情愛描述得十分地美好、浪漫,事實上,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並沒有永恆不變的愛情,所謂「永恆的愛情」完全是出於文人們浪漫的想像。

究竟什麼是「愛情」呢?愛情就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非常強烈的喜愛與執著,而且這種喜愛是主觀的。但因兩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在交往的過程中,雙方彼此的認知及情感必定會有所改變,如果兩人改變的方向不同,那麼這段愛情就會變質與褪色。原本愛情就是變化無常,所以如果執著愈深,痛苦就愈`。

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個理想情人的形象,在戀愛的過程中,總是希望情人能符合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所謂「訂做一個他」即是這種心理所衍生的流行語,但是這種心態往往只會帶給自己煩惱與痛苦罷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只有從客觀地認知對方與接納對方中,才可能有較圓滿的交往關係。

在愛情中成長

其實,從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中都可以得到自我成長。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性格、理念等等,必定有所不同,所以在相處過程中就會產生衝突或摩擦,但這種衝突未必是負面的,只要我們將之視為一面鏡子,用來反觀自心;從衝突中反省自己需要改進之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抱怨對方,那麼,相信不論是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到最後都必定能圓融無礙。

見護法師在未出家前,曾有位感情十分要好的女朋友,後來,學佛後,當確認以佛法為終身的修持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時,就毅然決然地舍下這段感情而出家了。這就是將小愛化為大愛的具體實踐吧!

戒律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在

佛法「五戒」中的「不邪淫」,便是對婚姻之外的性關係做了一種很好的規範。其實,「五戒十善」就是一種道德觀,但一般沒學佛的人不喜歡戒律的束縛,也不相信「因果」的觀念,所以一味地追求物慾的享受與刺激,甚至還有人提倡「自在禪」,認為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放縱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但造作了許多的惡業,而且也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佛法中的「五戒十善」,表面上似乎是一種束縳,但其實它才能真正帶給我們心靈的自由與自在,這就如同國家中的法律一般,法律雖是一種約束,但若人人遵守法律,社會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否則治安亂成一團,何來的自由與自在呢?

因此,在追求人生的快樂時,一定要體認到必須有所約束,才能有真正的自在與快樂,不但世間法是如此,佛法亦是如此。佛法說真正的自在是超越苦樂兩邊,而且這種自在不是向外求來的,最後終究會失望,因為外在的人事物是無常的,而且剎那在生滅變異之中。

發掘內在無盡的功德寶藏

所以,真正的自在不需要依靠外在的人事物才能獲得,而是人人自性中本自自具足的,只要我們的心有定力、有智慧,覺性清楚明白,而且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中,心都能如如不動,才是真正的自在與快樂,在佛法中,稱這種心靈最高的境界為「涅槃」。

佛教詩偈中有:「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因一般人對這種禪悅境界的了解太缺乏了,所以無法深入地去發掘自己內在的功德寶藏,反而舍本逐末,不停地向心外去追逐幻化不實的事物,這實在是非常可惜!

願今後大家在遇到外境時,都能開始學習反觀自心,進而啟發人人自性中無盡的功德寶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隻腳,甚至是無數的腳,而人只有兩隻腳,你愈...

如何化解夫妻間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輩子,難免有磕碰,俗話說,舌頭還有...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創造了一頭牛。 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

打濕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時間,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煩惱。 師父把弟...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怎樣才能留住你的護法神

依《阿含經》表示,每個人一出生時,就有鬼神隨侍左右...

要真為生死,而發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講起來很多,現在說一總綱乃:真為生死,發菩...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

沒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薩不相應

地藏菩薩跟我們娑婆世界特別有緣,依照經文的意思,我...

【推薦】五戒的制戒因緣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需要全體佛教信徒都必須遵守。...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報之心

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無...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經常遊戲於亭台樓閣中,享受天上...

宏海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

(第一講) 各位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同修們,大家晚上吉...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三字經》中只舉了兩個教子模範的例子,一個是為子三...

儒釋道是一家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在學習導讀《復鄧新安居士書》這篇...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正月初九齋天的意義

一、齋天名義 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為眾生祈...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變

這個世界太沒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業老闆。企業經營茶葉生...

與子女因緣總不出此四種

接汝與明道師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爾夭逝,不勝慨...

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壞有關係嗎

問: 請問法師,臨終往生與佛法學得好與壞有關係嗎?...

【佛教詞典】頭然

(譬喻)然即燃,頭上火燃也。急遽宜救者。譬危急。佛...

【佛教詞典】飯磬

寺院中,召集僧徒用餐時所擊之磬。然一般寺院於齋前大...

【視頻】妙境法師《只有佛的話,才百分之百可信》

妙境法師《只有佛的話,才百分之百可信》

【視頻】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

本源法師《佛說阿彌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