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戒是一切善法之階梯

隆印法師  2013/09/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佛遺教經》記載世尊的教導:「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波羅提木叉,梵語,意為別解脫戒)戒律就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就等於佛陀住世。

戒的本義是防非止惡。止惡的戒稱為止惡戒,亦稱為律儀戒,又分為世間的有漏戒和出世間的無漏戒。而有漏戒中的欲界的戒,稱為別解脫律儀,色界的戒稱為靜慮律儀。出世間的戒稱為無漏律儀。別解脫律儀又分為在家戒和出家戒,其中在家戒有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戒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彌及沙彌尼十戒,正學女六法戒。以上是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的說法。大乘佛教裡,戒不僅是止惡和行善的利行,而且更強調利他行的一面,所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的十善戒以及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的三聚淨戒。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是罪惡的,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是佛教五戒中的特色,雖說酒的本質無罪惡,但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容易誘發其他性罪,因此稱為遮戒。五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石,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不殺生而護生,不偷盜而佈施,不邪淫而守禮,不妄語而誠信,不飲酒而清心,這才是佛陀製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雞鴨、蟑螂、螞蟻等都是殺生。此外,浪費時間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與此戒律相對應,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戒殺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培養我們對於生命的敬畏意識。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不應殺生,還要心存仁愛,以寬容之心待人接物。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產。偷盜有直接的、間接的,有形的、無形的。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徇私舞弊是間接的盜。簡單地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佔為己有就是偷盜。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不應偷盜,還要勤行佈施。佈施的功德不在數量的多少,一分錢,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只要能利益他人的都要佈施。善行不見得要驚天動地,重要的是要從點點滴滴做起,並持之以恆,變成自己習慣的一部分,從別人的快樂之中體驗到快樂。

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慾行為。如強姦、嫖妓、一夜情、同性戀、外遇、強迫別人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是犯了邪淫戒。一個人犯邪淫,不但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麻煩和痛苦。不邪淫,能使一個人克制自己的慾念,忠於自己的伴侶,有助於建立幸福的家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雜穢不正的綺語。不妄語就是要避免說假話,即不刻意誇大事實或掩蓋實情,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誠實守信的美德,獲得他人的信任。

飲酒使人思想遲鈍,神智迷亂。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可能做出許多粗心、危險甚至不道德的事。凡是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海洛因、搖頭丸等,都屬不飲酒戒之範疇。佛云:「若以我為師者,凡是諸酒不得自飲,亦不與人,乃至不得以茅端滴酒而著口中。」飲酒是惡趣之因,放逸之源。佛經裡記載了這樣一個公案:迦葉佛時代,有位賢良的五戒居士,口渴難忍,便把家中的酒喝了,結果酒醉失去理智。這時,鄰家的雞跑到他家來,他又殺雞下酒。不一會,鄰家女主人跑來找雞,他又一時性起將女主人強姦。事後被鄰家告上官府,他又在庭審中百般抵賴,其結果是這位居士連犯偷盜、殺生、邪淫、妄語等罪,可謂教訓深刻。故說酒是一切過失的根本,連草頭許也不能飲用。

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經典中,記載了許多佛陀告誡弟子以戒為師的諄諄教導。事實上,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無非是戒定慧三學,其中戒是手段,是一切善法的唯一階梯;慧(所謂「慧」者,覺也)是目的,是一切修學佛法者的終極所在。要修成佛道,明心見性,成正等正覺,必須得首先學戒,故《涅槃經》說:「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由此可見,無論修學什麼了義佛法,都必須以持戒作為基礎。

《百喻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從前有一位國王,種了一棵又高又大的上好果樹,結出的果子香而甜美。時有一人,來到王宮,國王對他說:「此之樹上,將結鮮美的果子,你能吃到它嗎?」那人說:「此樹高大,雖然想吃,怎麼吃得到?」於是,他們將果樹砍倒,希望這樣就能吃到果子。結果砍倒了樹,果子卻還沒有長成。懊悔之下,又想重新把樹種起來,無奈大樹已枯死,無法再生。

如來法王有持戒樹,修善修德,嚴持戒律,就一定能結出許多功德聖果,心生願樂。我們欲得如來佛果,首先就應當持戒,修諸功德,就如「如來法王有持戒樹」一樣,不假方便。我們當中有不少學佛人,想成就法身,卻又不能嚴持佛戒,老實做人,到頭來終是一無所成。就像這個國王砍果樹一樣,果子未熟而伐樹,未得果子又想使大樹重新生長,結果兩者均不可得。

《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我們學佛,修行,首先就是要具足眾戒,要持戒修正自己的三業,從起心動念做起,從現在做起。

「戒」「律」二字,雖然通用,但卻各有所指。「戒」者,止也。「戒」就是嚴格禁止佛弟子作惡造惡,即「諸惡莫作」。「律」者,持也。「律」就是要求佛弟子積極行善,即「眾善奉行」。比如該做的善事必須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戒」「律」合起來,就是「止」和「持」——止惡和持善。不少人對佛教戒律認識不夠全面,只知其消極的防非止惡,卻不知其積極的眾善奉行,失之偏頗,就無法契入佛教的真正精神本質。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戒律中最基本的含義,也是世間為人處事最基本的道德準則。

戒律是修學的基礎,是通往一切善法的唯一大門,除此以外,再無別徑可通。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可以為善,可以為惡,所以佛制戒律,止惡修善。其實五戒、十戒,抑或是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相對狹義的、消極的,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製定戒律,最根本的含義是教導我們持戒的精神實質,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到達彼岸。可以這樣理解: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能正法常住;四眾弟子只要嚴持戒律,佛教就能興盛;眾生只要持戒,就能國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現清淨國土。

從前有個富人,出遠門時告誡僕人看好門戶,不要把毛驢及繩索丟失了。主人走後,鄰居演戲,僕人想看戲,就用繩索捆了門板,放在驢背上,趕著驢去看戲。這時,小偷乘機溜進家裡,偷走全部財物。主人回家後責問僕人,僕人卻說:「您只囑我看好門戶、繩索和毛驢,除此以外,非我所知。」主人怒斥:「留你看門,正為財物;財物既失,留你何用?」處在生死輪迴的人,迷戀五欲,成為愛慾的奴僕,就像那位僕人一樣。戒律就好比那門戶,守住了戒律,就守住了六根門戶,就能抵抗世俗的慾望,就能領略門戶內的佛法寶藏,得證正果。如果守不住戒律這扇大門,讓貪戀五欲的繩索牽著自己的鼻子走,無明煩惱就會覆蓋自己的清淨之心,佛法寶藏就會全部喪失。不可不戒!

戒惡揚善,自淨其意,變消極守戒為自戒而守戒。在「戒」的基礎上眾善奉行,努力精進,早證佛道,這才是我們守戒的唯一目的,也是我們正順解脫之本。嚴格地說,戒律的範圍是很廣闊的,除了佛陀給我們製定的戒律以外,我們還必須嚴格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宗教政策,尊重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

從前,有個人在罈子裡裝了一些穀物,他的駱駝把頭伸進罈子裡吃谷出不來了。這人十分發愁,有一老人告訴他說:「只要砍了駱駝頭,就自然出來了。」那人聽了老頭的話,砍下駱駝頭,結果駱駝死了,罈子也摔碎了。這就像我們學佛人,希望自己能修成佛道,卻不嚴守戒律,放縱自己,甚至無惡不作,如何能成就法身?結果是既死了駱駝,又摔碎了罈子,使自己完全喪失了領悟佛法的途徑,墮入三途而不能自拔。

《百喻經》裡有則故事,說從前有一夥商人,欲到大海里尋寶。入大海之法必須有嚮導引路,於是他們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名嚮導。在嚮導的指引下,他們走到一處曠野中,遇到一個天神廟。按廟規,過往行人必須拿活人祭祀天神方可通行,於是眾人殺了嚮導祭神。沒有嚮導指引,這夥商人一上路就迷失了方向,不久便在絕境中全死了。一切世人入法界修證正果,應當以「戒」作為自己的嚮導。如果肆意違反佛門戒律,那就像那夥商人,要到大海尋寶,卻又殺了尋寶的嚮導,最終會迷失方向,困死在茫茫的曠野中。

戒律就是我們學佛修行的嚮導,是一切善法的帶路人。戒律是佛陀的行持,沒有行持就沒有佛法。讀誦佛法經典而不能依戒奉行,就不是真正的修學。戒律滅寂了,佛法也就隨之滅寂了。所以戒律是我們正覺的生活規範、學習規範、奉行規範,是引導我們證得圓滿功德的唯一嚮導。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總之,嚴持戒律,才能身心俱安,才不煩惱恐怖,才能修定,最後明心見性。嚴持戒律,才是二乘福、二乘人修學的基石。戒律是一切善法的階梯,是無上菩提之本,是得證佛道之門。

世尊涅槃數百年後,北印度罽賓國有一個叫阿利那的惡龍王興災作亂,為禍人間百姓。當時有兩千多名大阿羅漢各盡神通,都無法將這龍王驅走。這時,有一位叫祇夜多的尊者來到龍池邊上,向龍王三彈指,說:「龍王,你今出去,不得住此。」惡龍聽後隨即走了,不敢有絲毫停留。兩千大阿羅漢不解,紛紛請教尊者,何來如此不可思議的巨大威力。尊者說:「我從凡夫到修學佛法以來,均嚴持佛戒,尊師重道,清淨身口意三業,即使是極細微的戒,也視同四重禁無異,所以神力不同。」

由此可見,嚴持戒律的威力是多麼巨大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織匠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家物產非常豐饒,而為他國覬覦,面臨戰爭的...

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問: 因為家里人反對,所以總是要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

佛為優陂夷說齋戒法

昔日,佛在舍衛國弘化。當時,城東有一位婦女的孩子名...

佛制殺戒是最善的功勳

佛教和儒、道二教設教化導的初心,都是勸人向善的。但...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佛教講,我們造業的方式有三種:身、口、意。口業佔了...

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淨土宗祖師們傳承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明一法師:吃虧勳章莫忽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因為吃虧而煩惱不斷的情況...

放縱淫慾,後果不堪設想

【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

老年人應追求的五種境界

我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社會,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經常...

八種方法使淨土法門成就

在過去好多祖師大德,為眾生示現一生勤苦辦道,一生成...

唐密阿闍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釋一行,俗姓張,為巨鹿人氏。本名張遂,於嵩山皈依剃...

暑期百萬佛號閉關經歷及感悟

閉關經歷 去年暑期,因緣和合,我參加了廬山東林寺八月...

從表相中看到真實的體性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

周紫珊居士生西記

居士,諱毓英,號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長孫...

七種降脂清腸的食物

營養學家認為,經常吃些降脂清腸的食物,不僅能排除油...

臨終之日千萬不要做的事情

送終是大事,一切眾生都迷惑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薩就...

【推薦】聖嚴法師《心的五四運動》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

四字佛號和六字佛號功德是否一樣

問: 念阿彌陀佛名號或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是否一...

釋尊以三重大悲憫念眾生

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

不淨的羹湯

過去,曾有人種了許多白草。這種草需於特定時節採收,...

救人不淫免火災

河北省獻縣史某,為人雖不拘小節,但秉性豪爽正直,不...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

【佛教詞典】影像

(一)與「本質」相對。比喻立名,以表顯心中所現之相分...

【佛教詞典】希有

(雜語)事之甚少者,無相類者。無量壽經上曰:顏貌端...

【視頻】雁蕩山僧(竺摩長老紀念特輯)

雁蕩山僧(竺摩長老紀念特輯)

【視頻】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

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的下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