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否極泰來》

聖嚴法師  2010/10/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

正確的無常思想,可以產生努力、改進、再生等積極面的效果,例如當你受到苦難時,相信苦難是無常的,因緣改觀,便會否極泰來。

如果懂得無常,任何時刻都不致於絕望,也不致於輕易地得意忘形。

無常的原理,兼具消極與積極;可以說就是落空、就是無奈,也可以說就是成長、就是革新;一方面固然逝者如斯,另一方面也是生生不已,如往積極面看,無常實在太有意思了。

‘因緣生,因緣滅’,正是一切現像的常規,也正是無常的原理。

能體驗到因緣生滅的自然法則,便是有智慧的人。

智者不受暫時的成敗得失而起情緒的衝擊,那便是淨化的人生,也就是平安愉的人生。

※任何現像,不論在心內或心外,都在剎那生滅,瞬息變化, 無非幻起幻滅的虛妄境界, 此即無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發不出來怎麼辦

問: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

證嚴法師: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

10句人生忠告

1.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

面對逆境如何做到處之泰然

面對同樣的境界時,不同人會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區...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聖嚴法師《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我們所到的任何環境,都應看作就是我們自己。坐飛機時...

對子女們偏心,這裡面有什麼道理

問: 有句玩笑話:心臟本來就是偏一邊,所以偏心是正...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幹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聖嚴法師《父母是家裡的佛》

問:當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時,常會在兄弟姐妹間造成緊...

往世惡業,今生病因

我們如果生病了,我們要思惟,它不是無緣無故的。生病...

作為佛子,你真的是在學佛嗎

1.熱衷於跑道場:有的佛子,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

能夠弘揚因果輪迴觀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為什麼清末民初的知識分子那麼痛恨儒家?實際上它最遠...

找到成佛的因地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麼事...

知命認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緣觀,先知命而後認命。很多人一學佛就...

三種持戒之人

智者大師將持戒清淨的相貌分為三種: 第一種上品持戒...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有修行了,自然會有人護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聽課,有個比丘尼法師開示,他說他常常...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中生

【經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

身體力行的明惠法師

古時,深山的一座寺院裡,有位明惠法師,品德與道業都...

修六念法門,把念頭安住於正見

我們講念佛、念法、念僧,我們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佛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麼快?今天用不...

【佛教詞典】九因恭敬聽法

【九因恭敬聽法】 p0095 瑜伽八十二卷二頁云:九因者:...

【佛教詞典】五夢

(名數)智度論六曰: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

【視頻】慧律法師《耳根圓通的修行方法》

慧律法師《耳根圓通的修行方法》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音)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