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命認命,是改命的前提

淨界法師  2015/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知命認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緣觀,先知命而後認命。很多人一學佛就要改變命運,這是錯誤的。佛教的第一個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結果,再講過程。就是說,面對我們今生的生命是先求認命,才能夠逆來順受,你不認命心就躁動不安,就會抗拒。

學佛人第一件事要接受命運,不能抗拒命運,不管你今生同不同意,滿不滿意,先接受它,才能夠利用你今生的資源創造來生。如果你一直排斥今生,就毀了你的來生,這就是借假修真的道理。當我們學佛以後,要先接受今生,不管這個今生的生命體你滿不滿意,但是這是你唯一的希望,因為你要創造來生就從這個地方開始。

當我們看到外面很多很多的水果樹的時候,充滿酸甜苦辣的時候,佛教告訴我們「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都是我過去的業所招感的,我沒有二話,先接受它,然後你才有希望,能夠安定下來。所以佛教第一個思想不抗拒命運,佛教都是逆來順受的,沒有一個人抗拒命運的。當我們接受命運的時候,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就是接受我們的過去,承認我們的過去。

第二個更重要的是開創未來,就是你的內因緣。外在的因緣是充滿了果實,內在的因緣是一片的土地,都還沒有開始種,你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就是心靈的力量。外在是一種業力的主導,那是你做不了主的,但是你內心的世界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有無窮的希望,你可以把種子種下去,來生就馬上受用得到。

我們現在一個人最大的盲點在哪裡?身為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注意結果,這個錯了!因為這個是不能改變的。我們只花了很少時間去經營我們的心地法門,這個是錯誤的,這個是錯用心,所以人生就是一代一代的一直錯下去。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結果要放棄,我們只重視過程,因為過程是操之在我的。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是你可以決定的。你今生的成敗得失,這個是前生就決定了,當業力成熟的時候,當它形成水果的時候,一種果報的時候,你不能改變它。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他會慢慢地把心收回來。他知道這個水果已經成熟了,不能改變了,所以開始要去創造來生,開始在心地上下功夫,開始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好的命運從哪裡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命運,能夠受人尊重、...

心可以轉業

一個人如果正當你原來的業力,要繫縛你的心要來報的時...

命可以算嗎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

看看一天當中的念頭,就知道將往哪裡去了

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

命運多舛、諸多不順的原因是什麼

導語:今生,為何有人善良厚道卻諸事不順,正直謙虛卻...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

在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推薦】幸運不是偶然的,而是改變自己得來的

如果你感覺你的世界不對,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不對;你感...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凡是念佛的老和尚福報都特別大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這個聲音,它就是所有阿彌陀佛的化...

秋冬給力蔬果盤點

一、甜蜜柑橘 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圖自在

禪人生長休邑,少賈於江湖,因厭塵俗,至匡山禮續芳和...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

修行人的三大精進

正精進 處事不僅要精進,更要正精進,若只是精進而方向...

「燒頭香」與「撞頭鐘」的宗教內涵

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春節的年味。每到農曆正月初一,...

皈依是什麼意義

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研真窮妄名之為學

我們修行的一個重點: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蓋能深造自得...

癌細胞是我們自私基因的孽種

癌症是絕症,是目前世上最恐怖的病,這是共識。為什麼...

六波羅蜜成就了菩薩十種自在

諸佛菩薩,他一方面想辦法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一方面...

遇到事情,先觀察自己很重要

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跟別人沒關係。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

大安法師: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

我們常常聽到居士說,臨命終時,我如果這一念沒有在阿...

為病人助念,會承擔病人的業力嗎

問: 有人說,為病人助念,病人的業力就會轉移到助念...

大安法師:憶佛

憶是回憶,憶念的意思。這是吾人心識內具的能力。我們...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

【佛教詞典】勢至觀

又稱大勢至觀。即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一。行者...

【佛教詞典】松隱茂

(1280~1364)元代臨濟宗僧。明州(浙江鄞縣)人,俗...

【視頻】大安法師《2019年五一佛七答疑》音頻

大安法師《2019年五一佛七答疑》音頻

【視頻】夢參老和尚《性空緣起 緣生諸法》

夢參老和尚《性空緣起 緣生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