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的生存

2011/07/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的生存,不能盲目也不能麻木。有人說糊塗點好,想多了,反而痛苦。實際上,很多人不想,也很痛苦。想多也苦,想少也苦,總之都是苦,想多一點,清醒一點,雖然痛苦,但是清醒。清醒的痛苦比糊塗的痛苦好的多,也最容易治療。

人的生存境界是指人對生活的看法。一般的說,過去的是經驗,現在的是事實,未來的是理想,人們總是感嘆過去的幼稚,現在的痛苦,未來的渺茫,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態。

聰明的人,不太多地停留在昨天,也不太多地幻想明天,而是把握住現在,感嘆也罷,回憶也罷,想像也罷,日子總是要過的。時間不因為回憶而增加它的長度,時間也不因為人的幻想而增加它的厚度。時間是公平的。富人:窮人:男人:女人,在時間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對於來去匆匆的人生,自己要有一個堅實的看法。

對於過去,不要太多的回憶。回憶會帶來傷感,回憶會消磨人的意志。誰都知道,年輕人想未來,老年人想過去,喜歡回憶是衰老的表現。如果說,真要回憶的話,那就在回憶裡找回教訓與經驗。

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地前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要嫌棄小事,大事是從小事做起,不要嫌棄走的慢,走的慢比不走要好。不要羨慕別人,羨慕的本身就是自己渺小。走自己的路,不東張西望,不要回頭,一直走下去。不要先問結果,要問自己的努力,要問自己的付出。這種人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事業的成就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不斷地講世間的苦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

照見五蘊皆空

往昔,舍利弗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

歡喜與憂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憂;得則喜,失則憂。然而,得,...

生前徒費心千萬,死後空餘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生前徒費心千萬,死...

李木源:人生這部經最厲害

來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訪問李木源居士時,正巧碰上居士...

自己撓癢自己笑

有來訪者問弘一大師:何時是你最高興的時候? 回答:...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佛教反對執著,但佛教讚賞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學佛也...

障礙大乘的32種因緣與速得成就菩提的32種因緣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眾生疾得大乘...

何謂「成、住、壞、空」

問: 請開示成、住、壞、空的定義? 中台禪寺答: 成...

如何不讓種下的惡因產生果報

我們如果了解了改變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

善求與惡求

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三觀:雜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

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總結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可歸納如下幾項特質: 1、三...

驕傲的孔雀

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去除貪、瞋、癡等習氣,製定僧團生活...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繼續探索因果,因為因果在我們學佛的過程中太重要...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

講大妄語的過失與後果

大妄語戒就是膨脹自我,一個菩薩不斷的膨脹自我意識,...

買富賣貧

迦旃延在阿磐提國弘法後,想回到舍衛國去聽聞佛陀說法...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誤誤人

參禪人,守住無慧,不忍受苦無福,無福不能成佛,無慧...

念完《地藏經》,要給一切眾生迴向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

彌陀名號聲聲喚醒夢中人

《觀經》告訴我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

【佛教詞典】自恣制意

羯磨疏·諸眾自恣篇:「同住久處,心性義開。陶冶精靈...

【佛教詞典】二種字

即根本字與增加字。字者,梵有二音,一言阿剎羅,是為...

【視頻】快樂的鸚鵡

快樂的鸚鵡

【視頻】懺雲法師《早課教咒,迴向偈略釋,持咒公案》

懺雲法師《早課教咒,迴向偈略釋,持咒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