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夢參老和尚  2022/05/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得舒服了,享受了,那個受,你就高興;身體要去勞動、做苦役,那就苦了,逼迫苦了。

身上苦還能忍受,心裡苦忍受不了。想貪取的取不到,想得的得不到,那就苦了。說你內身所感受的就叫內受;外受呢,從身體所生起的衣服、飲食,這是外受。那一切色相,從身生起的,身所生起的就叫外受。

內身跟外身和合而生起的受,緣念自身對外面的境界相,你所感受得到的,這叫內外受。內受、外受、內外受,過去受過的,現在正受的,未來還要受。「受」是領納為意。心裡頭受,身體所受。

在你受苦的時候,跟你受樂的時候,同是受。在你受樂的時候,你就歡喜感受愉快;受苦的時候,那你起了種種的煩惱。跟你成長的受,你喜歡;衰敗的受,不高興了——不高興也得受。

現在我跟大家一樣受,有這個身體就要受。老年人所受的,跟你三四十歲所受的,完全不一樣。這個就自己去體會。因為一切眾生都是從色、受、想、行、識這五法成長而住,你有個身體了,有這身體就要受,這些受都是苦難。身體要觀想它無常的,受是痛苦的。不管你苦受、樂受,最後結果,只要是受就是苦。

這個受,古來大德用水跟泡——水上所起的泡,拿它來形容。水一有風了,吹起就起些個泡。因為你人有個身體,你一定有感受。夏天太熱了,你感覺熱得很痛苦;現在冬天了,冬天又冷了,穿得很厚很不舒服,負擔很重,你也感覺著是苦。這個肉體無常的。

十幾歲小孩子貪玩,他沒什麼苦;八九十歲老頭子,動也不動了,什麼都苦惱,心想的做不到了。這個受的都是苦,都是苦!觀,觀什麼?觀受是苦。

例如說,咱們看見那好喝酒的人,他喝起酒來什麼都不管了,多愉快。趕一喝完,可就不愉快了,喝醉了。昨天我看見那電視上,醉後開車,光醉後開車的十幾個案件。他這小車撞大車,那個大車又撞到運汽油的車,一炸燒了好多人,燒了好多部車。

但是他喝酒的時候多愉快,趕到引起這些災害了,可就苦了。不但他一個人苦,帶來好多人的苦。這是受,明明是苦事,他認為是樂。這個大家觀想,都能知道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窮人也會過得很快樂嗎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海灘上相遇了,富人問窮人:你在...

我法皆空時,百病還能不皆消除嗎

人生,真是百病纏身。身體上的病,從醫院裡所謂的內科...

這樣去觀想才能減少痛苦

佛教導說: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和周圍環境...

沒有人能讓我們痛苦

哲學家說: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

從厭離心啟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我們天天談,那怎麼下手去發呢?善導大師給我...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時代。知苦識苦,...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人身難得,存在著尊貴與痛苦

在我們這個肉體,現在當前的肉體是隨緣的,大家知道它...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口裡念著糊塗咒,心裡想的貪瞋癡

我們起心動念有好多過失,用經對照自己的心、對照自己...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

《地藏經》的二十八種利益

【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來的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是怎麼招感來的?恐怖是業,...

抱定這一個死句啃,不問開悟不開悟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這些話同你們講,實...

戰勝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來,父母從未曾放棄說服他還俗,...

業力最怕輾轉增勝

在唯識學上說,所有的業會得果報,它必須是增長業。 你...

學習佛法,你不會白辛苦的

我們供養佛、供養佛的舍利,當然就是香、花,這個地方...

誹謗弘揚正法之僧有何果報

問: 請問師父,如果有人惡意誹謗弘揚正法之僧,這有...

莊稼長蟲應如何避免殺生

問: 我是一個農民,要種地,可是有時莊稼上會長很多...

妙蓮法師:盜戒微細須防犯

盜戒很微細,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講好的樣本是值十塊錢...

五種佛教的蓮花

《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記載,蓮華有香、淨、柔軟、可愛...

口裡念著糊塗咒,心裡想的貪瞋癡

我們起心動念有好多過失,用經對照自己的心、對照自己...

佛法是破解命運不好的最好法門

佛法傳入中國二千多年,經久長興,修學人多多,原因在...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緣

民國十九年(1930年)四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反...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怎麼下功夫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師委託,《淨土》雜誌編輯部一...

【佛教詞典】八無暇有暇經

(經名)一卷,唐義淨譯。說八難處之有無者。...

【佛教詞典】尼犍度

(術語)Bhik?u?ī-kha??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

【視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靈岩山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靈岩山寺)

【視頻】《普門品》女聲念誦

《普門品》女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