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寧可在山中睡覺,也不要在都市辦道

淨界法師  2011/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小國家有一個獵人,他在森林當中打獵,捉到了一隻六牙白象,他就把這只白象獻給國王,國王很歡喜,就賞他很多的黃金。

這只白象有什麼特色呢?這只白象非常的勇敢,在跟別的國家打仗的時候,它勇往直前,所有的箭射它,它是不退轉的。

平常沒有戰爭的時候,國王就把這只白象好好的供養起來。國家當中,要是有人犯了死罪,就把這個死刑犯丟到這只白象前面,白象過去一腳就把他踩死。

後來有一天,白象所居住的環境發生了火災,就把這只白象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住。換了一個環境沒多久以後,哦,這只白象的個性改變了,把死刑犯丟過去,它並沒有踩死他,只是過去用鼻子聞聞他、拍拍他的肩膀就走了。

這個時候,養白象的人感到很奇怪,就報告國王,國王很驚訝,而且很恐怖,說:這樣不可以啊,白象是要保護我們的國家,它的個性從凶暴轉成調柔,如果讓其他國家知道,那還得了!

這個時候,旁邊有一個智慧大臣就說:國王啊!這件事情很簡單,白象的個性本來是很凶暴,為什麼變成調柔呢?你想想看!它換一個環境,這個環境旁邊剛好有一個僧團,整天做早晚課,白象整天聽到早晚課的聲音,淨法熏習,所以它的個性就變調柔了。

國王說:那怎麼辦呢?很簡單,再換一個地方,把它送到屠宰場的旁邊去,整天讓它聽殺羊、殺牛的聲音,它的個性就會變化。誒,果然把它送到那個地方以後,它凶暴的個性又發作了。

我現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請你們回答我:這只白象的個性,到底是凶暴的個性、還是調柔的個性呢?為什麼它有多重的性格?它這只白象,有時候凶暴、有時候調柔,到底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們可以告訴我嗎?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相貌,其實是一個阿賴耶識,我希望大家不要被你現在的心態所騙了,你現在的心態是無量的種子其中的一個種子起現行,如果我們今天往內心的深處再觀進去,看到你內心的潛意識,我們的內心就像一個大海,有很多乾淨的海水、也有很多肮髒的海水,浩浩三藏不可窮;但是這個海水要變成波浪,淵深七浪境為風,境界風一吹,就知道哪一個水會生起波浪。

你說你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我的回答是:看環境而定。

你從小生長在一個染污的環境(當然初果以上位不退的菩薩我們不講),就是資糧位的菩薩都是這樣子的,我們凡夫是空中的羽毛,隨風飄蕩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跟環境一接觸的時候,我們不能夠無住,一定有所住,有所住就受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修行為什麼一定要依止僧團,你為什麼不到西門町去修行?你到西門町修行,縱使你整天拜佛,那個功力受外境影響而抵消掉。

所以懺公師父常說:寧可在山中睡覺,也不要在都市辦道。你在山中睡覺,你總有睡醒的時候吧!對不對!睡醒的時候,你看你早課、晚課、吃飯的時候念供養,整天都在三寶當中。

我們講一句實在話,凡夫的煩惱是不能刺激的,只有聖人你可以刺激他。

所以很多人說:我在娑婆世界歷事練心,其實如果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沒有資格講這一句話。生死凡夫的善根是要保護,諸位讀讀智者大師的《小止觀》,他修止觀的時候要二十五個前方便,要息諸緣務、要有人供養你衣食具足、你要能夠持戒清淨,你要在很多的條件之下,才能夠產生止觀的正念,你不是到都市就可以修小止觀的,不可以的。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勸我們往生呢?當然前面講到很多,但是他告訴你重點在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你在那整個佛法的熏習當中,你的正念特別的堅固,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就是說我們今天一個資糧位的菩薩,在整個阿賴耶識的大海當中,我們栽培一個佛法的善根,剛開始這個幼苗要在溫室中栽培,你不能在風雨當中、颱風的時候栽培幼苗,不可以的,它禁不起摧殘的。等到這個幼苗慢慢茁壯了,你把它拿到颱風下面去歷練,越歷練越強壯。你到極樂世界去成就法身菩薩,來到娑婆世界,你要怎麼歷練全部沒問題,你心中無住。現在不可以,現在我們沒有功力去抗拒這種外在的影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

為何惡習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歲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據說,晚年的白...

懂得體貼他人的窘境

英國王室在倫敦為印度當地的領袖舉辦一場宴會,宴會進...

【推薦】佛說有七種布施,不用一分錢就可得大福報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及一切人,不以惡眼...

環境惡化的根源

第四個問題談一下淨土文化與生態平衡。為什麼我們要談...

四大毒蛇

從前,有一位樂修佛道的修行人,決定獨往山中用功。但...

聖嚴法師《越看越是個美人》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佛門泰斗傳印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名譽院長、廬山東林...

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

出離心之思暇滿難得

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生...

凡夫為何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同樣是空觀、假觀,這二個法門是完全一樣,內涵是一樣...

在愛慾的執著中,不斷辛苦追逐無有厭足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

做點好事有點功德,但被這個吃掉了

在《正心地觀經》中說,我們的心就是夜叉。為什麼說心...

生命中最愛的女人

一天,一個信徒請教禪師:我是個有家室的人了,但現在...

學佛人要如何發起道心

每天講可能也有人不喜歡聽,從下個七開始就隔一天講一...

萬法皆空為何還要常行供養

【原文】 問曰:華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與毀,交報在...

把人引往惡趣的娛樂外道

現在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組織者、引領者,實際是帶領大...

不入心的「修行」

當我們朝著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態,更別忘記內在的...

聖嚴法師《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

為什麼有些大修行人轉世後不如前生

問: 禪宗有些大德悟處很高,如五祖戒禪師、海印信禪...

【推薦】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

千念萬念成就臨終純淨的一念

憶佛、念佛是我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淨念...

修行從這幾個角度下手,日子就會好過點

第八識又稱為根本識,根本識就是來作為七轉識一切的依...

【佛教詞典】蛤蜊觀音

(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坐於蛤蜊中,故有此稱。又,...

【佛教詞典】仙音

(術語)佛之音聲非尋常,故曰仙音。楞嚴經一曰:伽陵...

【視頻】《雲之門 佛之源》紀念雲門寺佛源老和尚圓寂一週年

《雲之門 佛之源》紀念雲門寺佛源老和尚圓寂一週年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朝山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朝山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