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淨界法師  2022/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的思想,就是從一念的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來修觀照,讓我們從迷惑而變成覺悟。它的概念是怎麼說呢?

如來之藏就是我們一心真如,一念心性,它有兩個相貌: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從體性來說,它是不變;但從作用來說,它隨染淨的因緣、迷悟的因緣,有十法界的差別。它有不變性跟隨緣性。所以不管你出現什麼法,都是真如的全體妙用。你在人間,你的佛性現出人間,你的佛性沒有改變;你到了三惡道,你的佛性也沒有改變,只是你不認識它,因為你向外攀緣,真如佛性隨時等候你的回家。

所以這種思考建立在心,一念心性。佛陀的萬德莊嚴,他的依止處也是一念心性;眾生的迷惑顛倒,他的本體也是一念心性。從沒有差別當中,去建立一心三觀。

我們來看看,一心三觀是怎麼觀的。

在圓教的思想,它認為一念心性是跟十法界同體的,只是迷悟的差別。所以你人生的重點,就不是在斷惡修善了,而在破迷開悟,這就講到更深層的迷悟問題了。一個人會造罪,一定是先起顛倒才會造罪,好端端怎麼造罪呢?一定是產生錯誤判斷了,你認為這件事情是真的,你向外攀緣。所以在整個觀心當中,也包括了安住、調伏跟引導。

我們首先看空觀。「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請大家注意「本然」這兩個字。我們前面講到二乘人的空觀,這個空觀是修來的。那是要修無常觀,修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才有的空觀;或者修「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因緣觀才得到空觀。

諸位!圓教的空觀它不是修來的。如果是修來的東西,那就不能普遍了。而且修來的東西,你要是不修,就沒有了。真如的空觀是你只要認同它,觀照它,它是本來具足的,你只要把它顯現出來就好了。月亮本來就有吧?你不是把月亮創造出來,你只要把烏雲撥開就好。

所以你要肯定自己是本性清淨。沒錯!我們煩惱很重,我們業障很深,但是你最好不要這樣想,這樣想對你非常不利,你不能把業障跟煩惱當真,當真以後,你更加揮之不去。你要觀想煩惱也好,業障也好,都是後來才有的,它只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假相,它沒有真實染污你的心性。

就像鏡子一樣,它只是表面的灰塵,你隨時可以改變的,因為它並沒有改變你清淨的本質,就是站在一種跟十方諸佛同一清淨的本質,你只要認同這個概念,直下承當就好了。

離相清淨就是一個修行人得到安住了,以一念心性為住。所以《楞嚴經》就在講安住的問題。《楞嚴經》修三觀,它偏重在空觀,離一切相,所以它是不迷,不取,不動。它認為說,你只要不跟著煩惱走,它自己會消失掉,因為它本來就沒有根。

煩惱為什麼勢力那麼大?是因為你給它力量,攀緣它,它才變大的。你試試看只要煩惱起來時,不跟著它跑,你念佛,它自己會消失掉。為什麼?因為它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東西。它生生世世跟著你,是因為你加持了它,你賦給它力量,把它當真了。所以你越把它當真,它就越當一回事。

所以你開始觀想:我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罪業。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站在本來沒有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脫死。注意!那個「站在」就是安住。

當你想離開三界時,你有兩種思考模式:

你認為三界是真的,欸,我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娑婆世界是真的,我跟你拼了,也可以!但是很辛苦,而且效果不好。這種思考模式不好,這個乘不好,你坐這輛車子不好。

你要觀想本來沒有生死,「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現出來的生死。你只要迴光返照,覓之了不可得,因為你向外攀緣,它才有生死。「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只要迴光返照,「覺後空空無大千」。

你要先同意這個概念——你本來沒有煩惱,你本來沒有罪業,你本來沒有生死,這些都是後來有的。既然是後來有的,它就不是你本來的東西,那是一粒灰塵而已,你一定可以改變的,這是一個空觀的安住。

那麼由空觀的安住,開始假觀的調伏跟引導。我們開始從迷悟淺深,去調伏業力,當然就是懺悔、持戒,所以它在觀心時,理觀不礙事修。它正念真如,但不捨方便。

諸位!真如緣起好在能夠貫穿前面的業感緣起、賴耶緣起。不是說有了真如緣起,就不要業感緣起,不要賴耶緣起,不是這樣,它是業感緣起和賴耶緣起的升級版而已。

但是在某些地方,比如在斷惡修善時,治亂世用重典,也拿業感緣起的角度來調伏自己。站在唯識的角度來引導自己,只是差別在於: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以心性為平台做調伏跟引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

西方三聖的形象

念佛法門雖分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持名念...

【佛學漫畫】水中月

自性時時刻刻顯現在我們的面前,無時不見、無處不見。...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此識心無體,不能孤立而起

我們現前隨事緣而起的種種分別之心即是識心。此識心無...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

安住空性,發起菩提

一個人要學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觀,轉成完整...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積累資糧與消除業障的五個方法

學會讚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

讓自己成為快樂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快樂,缺少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不...

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空閑時,我曾經幫助一家心理機構做過問卷調查。問卷上...

念佛人見思煩惱沒斷,能否往生

問: 我們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忘掉...

壽康寶鑒之戒淫格言

※張三豐真人說:人生在天地之間,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只要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機會

業當然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只是在醞釀當中,它還...

三乘

佛教所說的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

【佛學漫畫】打籃球還是踢足球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佈施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

【推薦】為奶奶「回家」保駕護航

時光流逝,轉眼奶奶已經去世幾年了,在我回去照顧她老...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

【推薦】信仰佛教的好處

宗教對於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羅門

有一天,摩訶迦遮延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眾,來到婆那國...

這一刻急需的,下一刻也許成了累贅

淼鎮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錯,我們...

蕅益大師的心路歷程

蕅益大師是一個發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後徑山參禪就...

自古佛門多孝子,願父母究竟安樂

記得電影《一輪明月》裡,弘一大師未出家前,他在母親...

【佛教詞典】歡喜會

(行事)盂蘭盆會之異名。當日由供養自恣僧之功德而目...

【佛教詞典】甘露陀羅尼咒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Sik?ānanda譯,與無量壽如來...

【視頻】淨旻法師《藥師經大意》

淨旻法師《藥師經大意》

【視頻】懺雲老和尚《生日說法》

懺雲老和尚《生日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