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心是成佛的捷徑,觀心時有十個重點

淨界法師  2025/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觀心是成佛的捷徑,觀心時有十個重點

第二個是重點,「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觀。這個假觀其實是法華三昧的關鍵。前面那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是修學一心即空觀。

諸位!前面是安住,是修行的前方便。觀心即假,具足十界十如,才是修行的關鍵。《法華經》怎麼啟動佛陀的法界?怎麼在污泥當中啟動一朵蓮花?就是,往下看,觀照十法界十如是。

一、心即實相,初觀為因,觀成為果。以觀心故,惡覺不起,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是為觀心。

前面是安心,先把心安住。安住以後,開始觀照了。觀照的目的就是啟動佛法界。我們看天台智者大師怎麼說。

「心即實相」,我們一念心性當體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就是中道實相。所以中道實相不要去向外追求,本來就是中道實相。說,我為什麼不是中道實相呢?因為你現在是打妄想,你現在是一念心識。但是,如果你把它回到原始點的時候,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就是真空妙有的。

前面講真空,那怎麼啟動妙有呢?修即假。「初觀為因,觀成為果。」所以你開始修觀的時候,已經成就成佛的因;觀成以後,就是成就佛的法身的功德。觀照一念心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有兩個好處:第一,「惡覺不起」,對煩惱產生調伏;第二個,又產生好的引導。「心數塵勞」,種種心識的活動,或者一個或者多個,都能夠轉煩惱成菩提,「是為觀心」。

諸位,觀心是成佛的捷徑!改造生命,從行為上改造那叫做遠路;先從思想改造是捷徑。就是說,我們要成就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先透過一心三觀把自己的思想改造成佛陀的思想,就是先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那麼,佛的知見是怎麼回事呢?就十如是了。

這個《法華經》的十如是,是整個〈方便品〉關鍵的核心思想。就是十法界十如是。

《法華經》說,我們在觀心的時候有十個重點:

首先,觀察它的相狀。相狀就是表現在外的,叫做相狀。天台智者大師把這十法界分成四塊:第一個,三惡道的相狀是苦惱相;第二個,三善道的相狀是安樂相;第三個,二乘的相狀是涅槃寂靜相;第四個,佛菩薩的法界叫做悲智雙運的相狀。四種相狀。可以對照附表一,它有十界差別。

什麼是「性」呢?隱藏在內的習性叫做性。這個「性」就是思想。有四種思想:三惡道叫增上惡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離心,佛菩薩是菩提心。就這四種相狀就配四種性。

什麼是「體」呢?「相」跟「性」合起來就是一個五蘊的自體。如果是三惡道,那就是一個摧折身心的五蘊自體。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鍋了。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出色心」,就是安樂的身心自體。那麼二乘人的身心世界呢?叫做素法身。素就是空空蕩蕩,很寂靜,但是什麼都沒有。沒有莊嚴,就是素法身自體。佛陀的法身叫無極妙法身,一念的清淨心、無量的功德莊嚴,叫做妙法身自體。

有了這個相、性、體,就有這個「力」。「力」,就是有它潛在的功能,還沒有表現出來叫做「力」。

表現出來叫做「作」。就是遇到因緣以後,生起善惡的功能,顯現出來種種身口意的造作,叫做「作」。

那麼,造作以後,就成就一個因種。這個因種可能是三惡道的因種,也可能是三善道的因種,也可能是一個二乘的因種,也可能是佛菩薩的因種。這個種子遇到種種外在環境的熏習增長,就有助緣的力量,最後變成果跟報

這個果是偏重內在思想,叫等流果。比方說你以前如果是煩惱很重,某種程度你過去生剛從三惡道出來;要是有些人比較善良,他就是從三善道出來;那你一個人喜歡寂靜,你過去生就算沒有出家,你也應該修過出離法。你看有些人他一出生菩提心就很強,他前生受過菩薩戒的,或者聽過《法華經》,所以他有那個等流的果,等流習氣。接著有他的報。這個是異熟果報的受用,他有快樂、痛苦果報的受用。

最後是「本末究竟等」。這個本就是最初的「相」,末就是最後的「報」,是平等地安住一念心,也就是說,皆是唯心所現,如幻如化。

諸位!這個是《法華經》特別的地方。我們一般的因果的修證是向外修學,從外在的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個是遠路。《法華經》不是。注意啊!一個人改變因果的捷徑——從內心改變!你只要能夠從一念心性,透過觀照啟動佛法界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報,就可以了。當然,作為初學者關鍵在相狀。因為如是性,這個心是不可捉摸的。我們現在是借相修心,我們要借悲智雙運的相狀來啟發我們的菩提心;我們透過涅槃寂靜的相狀啟發我們的出離心。

你看《法華經》到最後你說,我去哪裡去找悲智雙運?我看每一個人都不是悲智雙運!要讀誦《法華經》啊!你在凡夫法界很難找到佛的法界的相狀。所以,學了《法華經》這種大乘經典以後,那你要多多讀誦經典了,就是借佛菩薩的這種文字的功德相來啟動我們的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作、因、緣、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唯心淨土」的正確含義

這個唯心淨土,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首先在這裡往往會...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

燒香作炭

佛陀在舍衛國說法的時候,感化了一位青年發心跟隨佛陀...

修行與工作互不牴觸的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後魏時代,台山靈鷲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舉行...

發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個方面,修任何法門都好,首先是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鏘鏘三人行之肉食還是素食

吃魚比吃肉安全嗎? 竇文濤: 《鏘鏘三人行》,廣美,...

現代人很多是壽終醫院,不是壽終正寢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凡夫與聖人的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於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虔誠誦持大悲咒,躲過下毒槍擊暗殺

民國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時常持大悲咒,特別...

末法時代地藏法門的殊勝

問: 文殊菩薩跟地藏菩薩給您不同的啟示。 夢參老和尚...

聖嚴法師《越看越是個美人》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

為何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

諸佛的恩德很難報答,他超過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對...

給別人的幸福讓道

那天早上,一輛公交車正在行駛,車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父母的無盡深恩大德

因為父母有此無盡之深恩大德,所以我們必須盡此生中,...

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達本問: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菩薩曰:汝一...

通過念佛來斷除執著

怎樣來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樣來真正地能夠通過念阿彌陀...

三車和尚-窺基大師

一天小廝忽報說玄奘法師登門化緣,尉遲宗將軍忙迎進玄...

妄想的種類及其對治方法

昨天講到,做功夫時要掌握用心的要領,使功夫做得恰到...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

【佛教詞典】口定

寂然靜默,不談是非。...

【佛教詞典】舍衛城(Sravasti)

古印度佛教勝地。傳為釋迦牟尼長年居留說法處。亦譯室...

【視頻】《悲華經》聆志居士念誦

《悲華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聖嚴法師《牽亡魂與超度》

聖嚴法師《牽亡魂與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