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每一個眾生都愛護他的生命

妙境法師  2025/03/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每一個眾生都愛護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讚不殺生法,亦歡喜讚歎不殺生者」,前面的一段文,是「惡滅善增」的利益,學習般若法門的人,雖然說是觀一切法空,但是不做惡事,他歡喜做種種利益人的事情。下邊的一段文呢,是說這位修行人「具足眾善益」,他又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說這件事。

「是人自不殺生」,這位學習般若波羅蜜多法門這個人,他是有慈悲心的,所以他自己不殺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這個不殺害眾生這件事,人與人是同類的,當然我們應該愛護,不應該殺害,這個不同類的其他的動物,我們也同樣不應該殺害。

當然佛法是說,我們人是應該有慈悲心的,愛護一切人、愛護一切物。人和一切眾生都是願意他很自在的活下去,不願意他的生命中斷了,那麼你若殺害他呢,他是不同意的;佛法又是特別地提倡慈悲這件事。孔夫子也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也符合佛法的道理,我自己愛護我的生命,我不高興別人傷害我,我怎麼可以傷害別人呢?所以自己不殺生。

「教人不殺」,也勸化他人,不要殺害生命。「讚不殺生法」,也讚歎不殺生這件事,這件事是有功德的;「亦歡喜讚歎不殺生者」,也歡喜讚歎不殺生的那些人,這一共是四種,這四種善法。

我們頭幾天曾經講過殺牛的這個問題,殺害牛,以後又被牛殺了。我們這個凡夫肉眼是不知道,很多很多事情不明白,只有佛菩薩、有神通的聖人,知道很多我們凡夫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按佛法的道理,仍是六道輪迴,就是這樣子變化,但是應該有慈悲心呢,就不要殺害這件事。

但是說每一個眾生都愛護他的生命,我們殺了他,他不高興,那究竟會有什麼不好呢?剛才說殺那個牛,那個牛有機會它會報仇的;那麼在佛法裡面說,殺害生命這件事,將來會到三惡道去走一走的,到地獄、到餓鬼、到畜生世界去受苦的。從三惡道出來,再來人間的時候,事情還沒有完,你還會要受一點苦惱,什麼事情呢?多病、短命,有這兩件事。

就是你這個生命體,常常會有病,這是一個苦惱事;再來就是壽命短,就是殺害生命的餘報。這個佛菩薩的大慈悲告訴我們這件事,所以我們不應該殺害生命。如果每一個人都有慈悲心,互相都愛護的話,那我們這個世界應該是很和平的,應該是很快樂的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烏龜報恩

有一則寓言故事:有位年輕人,與父親相依為命,靠著一...

轉劫濁成淨土,莫過於放生

一方面,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眾生平等,我們不...

關於戒殺的問答

問:世上飛禽走獸的種類很多,如果人人戒殺,它們就繁...

教化兒童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讓我們生活變得有意義

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也是有盡頭的,光陰飛逝,一晃...

【東林寺原創繪畫】惡知識是如何把你帶進地獄的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靈鷲山為大眾宣說「僧伽吒」這一妙...

一位小老闆殺生的悲慘報應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車站候車廳外的長椅上等一位朋友...

圓因法師《將心比心談放生》

一 放生甚難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強的混沌時代提倡...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白衣居士可以說法嗎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

現代居士學佛多年,為何沒得到佛法的利益

現代居士信仰的淡化,雖然學佛多年,卻沒得到佛法的利...

五乘法門的修行目標及相互關係

我們先看第一個,總標五乘的要義,先作一個總標。 我們...

【推薦】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

「香光莊嚴」是有何含義

問: 請法師開示下面一段話的含義: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家庭為何不和睦

平時,不少在家學佛的居士向師父訴說煩惱:自己很想精...

持戒的金剛種子,不會因為造了罪業而破壞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尼叫蓮華色比丘尼,這個比...

我們如何轉苦為樂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性都是渴望快樂的,誰都不希望...

動物們為何流淚(圖)

動物有與人類一樣對愛、快樂和悲傷的感受嗎?動物是否...

癌症父親得觀音菩薩加持的故事

關於佛力加持的神奇感應,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是發生...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

佛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受苦眾生

針對我們這些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

【佛教詞典】性罪

二罪之一。為「遮罪」之對稱。指自性之罪過。又作自性...

【佛教詞典】五燈會元續略

凡四卷或八卷。另有卷首一卷。明代遠門淨柱譔於崇禎十...

【視頻】宏海法師《淨土法語》MP3

宏海法師《淨土法語》MP3

【視頻】《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

《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