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受苦眾生

大安法師  2012/11/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針對我們這些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這種同體的心性當中,跟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情和無情都是同體的。當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現量見證的一切都是佛。所以佛在跟一切眾生同體的心性當中,圓成了他的佛果的時候,雖然是在享受涅槃法樂,但他並沒有在那裡獨享他的法樂。由於他現量親證跟一切眾生同體,所以眾生在遭苦、遭受六道輪迴的劇苦,佛就生起大悲心。有同體他就有悲心,悲是拔苦,拔苦為悲。

就好像父母看到子女在生病的時候,甚至得絕症的時候,父母是不是很悲傷啊?他還能夠去卡拉OK嗎?他還能夠自己一個人去旅遊嗎?他一定會念念想著如何讓自己的子女病好啊!這是同體的悲心所致。子女生病就好像自己生病,恨不得把這病移到自己身上來,這是感同身受的天性相關。無緣大慈,由於佛是證到空性產生的大慈心,慈就是給一切眾生安樂,慈以予樂。為什麼叫無緣呢?由於在這種空性當中,大平等的胸懷出來了,這裡他就不會區別對待:這是跟我有緣的,這是跟我無緣的。有緣的,跟我有親屬關係的,我對他好一點;冤家對頭我對他壞一點。他沒有這些,他對一切眾生都是大平等的胸懷,這就是無緣大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諸佛如來要不斷地示現到這個世間,八相成道救度我們?就是出於這兩句話,是由佛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不得不來,一定要來。也唯有把這兩句話把握住了,我們才了解什麼叫宗教精神。

在世間一般的價值觀當中,認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他對我好一定會有目的。但是佛法的精神告訴我們,就是有無條件的愛,就是有超越交換條件的慈悲、奉獻。為什麼呢?同體,只有從同體的角度,我們才了解宗教的精神就是無條件的仁愛,不講交換的慈悲,完全自我犧牲的奉獻,這就是菩薩道精神。諸佛在常寂光的狀態當中,以他同體無緣的大慈悲心,每個念頭都在憶念我這個苦惱的眾生。我們眾生都心有分別,為什麼很難理解佛的大慈悲心,總認為「你成佛了,你成佛跟我有什麼關係啊?我受苦,你還會想到我?」可是,佛就能想到我們啊!他念念都在憶念於我,念念都在觀察我們的時節因緣。什麼時候時機成熟了,就不失時機地來攝受教化於我們。

就在當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就在那裡觀察十方世界眾生,討論哪個世間眾生機緣成熟了,怎麼去救度,馬上觀音、勢至就會以種種身份過來。二六時中都在關照著我們。而且佛菩薩都有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都能把我們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們要想到:哦,原來真的有一種超越於父母恩德的,佛菩薩的恩德,是這樣的關照著我們。如母憶子,佛看一切眾生就像自己的兒子,像羅睺羅一樣。所以我們對佛要有絕對的信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改變說話的態度

有次我在機場準備通關時,有個人明明晚到,硬是要插隊...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

學佛人要透過這關,不需要去求

這個世間還有求不得苦。由於我們有慾望,對外部世界有...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脫

吾人因何而講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心經》那麼好,要如何去運用

《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從觀自在菩...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

與人攀比是痛苦之源

有位居士不服氣地說,鄰居家家庭條件不好,夫妻兩也沒...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安法師:人從哪裡來

《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

大安法師:邊地疑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問: 請問法師《無量壽經》中所說的邊地疑城是一個什...

人人都往生到遙遠的極樂,那人間有情眾生有誰來度

問: 佛法是超世間,也是救世間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遙...

五逆十惡也能感應道交

為什麼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十聲乃至一聲佛號就能往生?...

朋友有四種

朋友好比一面鏡子,善友可以規過勸善,惡友可以引以為...

真信不具,法難入心

有法師帶居士朝山,順便來與閑談。法師也是同道,日常...

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今天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不避艱辛的插秧,為了何...

凡夫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譬如說我們去思惟一件事情,萬法唯是一心,的確我們很...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

尋回原本清淨的自心自性

我們都知道,修行其實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樂,...

佛教說的貪瞋癡到底是什麼

問: 通俗說下佛教說的貪瞋癡到底是啥? 界詮法師答:...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問: 《地藏經》中說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

四個事實證明素食能讓兒童健康成長

科學最終表明了素食飲食可以幫助人們避免肥胖、心臟病...

【佛教詞典】芝苑

(人名)靈芝之元照,又稱芝苑。有題為芝苑遺編者三卷...

【佛教詞典】遍淨天

(界名)色界第三禪天第三天之名。此天淨光週遍,故名...

【視頻】夢參老和尚《怎樣才算是至誠心》

夢參老和尚《怎樣才算是至誠心》

【視頻】《佛說盂蘭盆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盂蘭盆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