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乘法門的修行目標及相互關係

淨界法師  2021/02/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五乘法門的修行目標及相互關係

我們先看第一個,總標五乘的要義,先作一個總標。

我們把它分成三道,先講安樂道,人乘跟天乘。

一、人乘——謂以「三皈」、「五戒」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塗,生於「人道」,是名「人乘」。

二、天乘——謂以「十善業」、「四禪定」、「四空定」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人道,生於「天道」,是名「天乘」。

當我們的心態準備好以後,佛陀在開演修行的過程當中,先講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離苦得樂。先要得到人身,離開三惡道的痛苦,能夠讓我們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生命,所以佛陀先講人天乘。

人乘主要是三皈、五戒。讓三皈、五戒的法門,在我們內心熏修,我們的生命慢慢就出現了人道的果報。天乘,進一步以十善根、四禪、四空定這種法的熏修,就出現天界快樂的果報。這個是安樂道。

佛陀製定的法門,它是一種點點滴滴的熏修。就是說,我們前面講過,我們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的無常,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它雖然是無常無我,但它有一種相續的作用。

那麼這種作用它會怎麼樣呢?它會創造業力,會得果報,會造因得果。所以我們前面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種善根,這個架構建立以後,只是一個大方向的結構。就像開車,你得先設定目標在哪裡,把整個大路先搞清楚。但是過程中的小路,你要微調。

這個法門就是讓你微調。念念的依止人天的三皈、五戒、十善的善業這個法,慢慢地來對治習氣,把邪惡的部分慢慢地洗掉。因為經常修學五戒、十善,你的心邪惡的這一塊力量,就會慢慢消除掉,產生善良的這一塊。為什麼我們要有前面的理觀?這樣你才會知道這個法門的目的是要借事修心,借人天乘的法來消滅我們邪惡的心,產生善良的心。這是人天乘法的一個目的。

我們再看第三、第四的解脫道,看聲聞乘跟緣覺乘。

三、聲聞乘——謂以「四諦」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阿羅漢,是名「聲聞乘」。

四、緣覺乘——謂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辟支佛,是名「緣覺乘」。

聲聞乘它的重點在修四諦法門,而四諦法門的下手在苦諦。人天乘,佛陀要我們斷惡、修善,創造安樂的果報。但是到了二乘解脫道時,佛陀告訴我們,人世間的快樂不能夠安住,只能夠當過程,因為人生的快樂有太多的後遺症,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陀說,世間的快樂就像一個甜美的蛋糕,裡面充滿了毒藥,「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因為你嘗人世間的快樂,就要付出生生世世輪迴的代價,每一世的生命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佛陀到了善根成熟以後,從斷惡修善的理念,慢慢引導到追求一種涅槃寂靜的概念。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有更好的目標可以追求,我們不一定要追求人世間這種有毒藥的蛋糕的快樂。佛陀開始講四諦十二因緣,把我們內心的水平從一種善惡的概念提升到空有的概念,放棄有相的快樂,追求空性的寂靜,這種境界更高了。涅槃寂靜樂,這個快樂是沒有過失的,是安穩的快樂。

緣覺乘以及聲聞乘,已經從三界的輪迴果報中跳脫出來,所以我們叫解脫道。

我們再看最高級的法門叫菩薩乘。這是佛法裡面最圓滿的一個法門。

五、菩薩乘——謂以「六度」法門為乘,能運載眾生,總超三界及二乘之境,至大般涅槃之佛果,是名「菩薩乘」。

前面的緣覺乘跟聲聞乘,它是一種離相的。到菩薩乘時,又開始面對相狀,但是這時是不執著,叫作借相,菩薩又開始從空出假,廣修六度。它這種相,跟前面的人天乘的相不同。人天乘的相是一種執著的,有漏的、貪愛的;菩薩把這種相當作暫時的借用,借相修心,又回到了人群修習六波羅蜜,成就萬德莊嚴。

所以這個五乘法門是三種目標:第一種,先追求人世間的安穩快樂;第二種,追求出世間涅槃的解脫;第三種,成就佛陀的萬德莊嚴。第一種是有相行,第三種也是有相行,第二種是無相。

所以禪宗說,我們剛開始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就是修人天乘。其實,在修五戒十善時,心態沒有太多改變,就是凡夫的心態。真正生命的改變是二乘,開始深入地觀察人生的苦諦,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出離心。

到了菩薩乘,又開始回到你過去的因緣,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就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但是那個時候的心態完全不同了,你是依止菩提心,依止空正見。

這個五乘法門,我們會慢慢有次第地介紹,我們應該怎樣透過法門來提升我們的心態,從一種邪惡的心提升到一種善良的心;從一種善良的心再提升到一種涅槃的心;從涅槃的心再提升到菩提心,有三個階段,我們會次第地加以說明,借法來修心。

這是一個總標,把五乘法門的一種相互關係簡單介紹一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秘密用功的法門

修學律宗的有源請教大珠慧海禪師說:和尚修道,有沒有...

佛法的真實受用

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

如果我不種菜,就寫不出那樣的詩了

大約十五年前,當我在美國時,有位美國佛教學者來訪。...

修行人四種障道緣

1、任務觀 念佛誦經只為完成功課而用心。不知如何親身...

勸君早辦修行路,莫為兒孫做馬牛

在明朝,有個人叫羅洪先,他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

慧律法師《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氣質,對生命的領悟等...

怎樣去調伏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息諸緣務,一心行道」這個非常重要

先看總說,師修淨土,久而彌篤。這是一個總說,印光大...

妙境法師: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

永明延壽大師《戒殺俚言》

堪嗟人心如鐵,終日殺生造業,他身滋養爾身,心上如何...

淨界法師:修淨土,臨終時天界現前該怎麼辦

問: 如果佛弟子在修淨土法門的時候,也積集了善業,...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

善良的美麗

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蓮池警策序 末法時代,去聖日遙,佛法式微,邪師說法...

【佛學漫畫】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

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一個國王和他的朝臣們在一次冬季的狩獵中迷了路,走到...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

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

第1講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是《徹悟禪師語錄》,徹悟大師...

這是難中之難,沒有比這更難的了

這是難信法,於難信法要生決定信。《無量壽經》特別講...

母親的存摺讓他改過自新

不到20歲的兒子,遠在東京闖蕩,苦苦營生。幾乎每個月...

這一念的清淨心就這麼大的福德

什麼叫無念的清淨心呢?就是不執著,什麼都看破了,什...

【推薦】就算貪戀一枝草,也還要再來輪迴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一...

買果子

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惟有形似檳榔的庵...

【佛教詞典】無著無礙

【無著無礙】 p1065 雜集論十四卷十頁云:阿羅漢比丘、...

【佛教詞典】十七尊

指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及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中之十七尊...

【視頻】大悲咒(佛光山梵唄)

大悲咒(佛光山梵唄)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同登彼岸》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同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