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瞎堂曰:學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後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則萬物定矣。未聞心治而身亂者。佛祖之教,由內及外,自近至遠。聲色惑於外,四肢之疾也;妄情發於內,心腹之疾也。未見心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蓋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善學道者,先治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故導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心正己立,而萬物不從化者,未之有也。(《染香集·與顏侍郎書》)
【演蓮法師譯文】
瞎堂慧遠禪師說:學道的人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內心,然後才可以使自己的一切行為端正,也可以去教化他人使端正。自己的身心既然端正,那麼萬物也隨之端正。從未聽說人的內心既已修養好,而這個身體所表現的行為還會產生錯亂。佛祖的教法總是由內而至於外,由近而至於遠。人被外在的聲色迷惑,這是身體四肢六根的病。妄想情慾發自於內心,那才是心腹大患。從未見過有人自心安靜而不能對治外在的物慾;自身行為端正而不能教化他人的。
因為心為根本,萬物如同枝葉。根本壯大而充實,則枝葉自然繁榮茂盛;若是根本枯悴,枝葉必定也隨之夭折。所以善學道的人,先要把內心的煩惱妄想對治清淨了,自然能夠敵過外在的塵境;不要貪逐外在的塵境而破壞了自己的清淨心。
因此,要想化導萬物,一定要從清淨自心做起;要想去糾正別人的缺點,先要端正自己的行為。自己的身心端正而萬物猶不能從其教化,沒有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