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淨界法師  2015/01/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攀緣心要如何消滅它呢

(一)【楞嚴經】所要對治的就是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怎麼要消滅它呢?因為:第一個它帶給我們憂愁苦惱;第二個它引生生死的業力,有這兩大過患。

(二)【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它就是一個方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諸位要知道,前面這四個字是一個重點—迴光返照。攀緣心它在我們心中,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它就怕你一件事情,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攀緣心它必須要有一個影像的支柱,它才能夠活動,它是有所住…可能是住於外境,也可能是住於你心中的妄想。

總而言之,攀緣心它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有外境的刺激,它產生了;當這個影像消失了,攀緣心就消失。所以攀緣心是怎麼樣?沒頭沒尾。它是一個中間的過程嘛!

蕅益大師說是:猶如獼猴攀樹枝,抓一個又放一個,抓一個又放一個。獼猴為什麼能夠跳來跳去呢?它必須有這個樹可以抓,它必須有所住。所以:當我們迴光返照的時候─覓心了不可得!我們真實看到:這個妄想是一個虛妄的影像而已,我們不一定要跟它走。所以本經解決你生命的痛苦、解決你無始生死的業力,其實就在這四個字─迴光返照。我們研究本經,你開始要改變思考模式,你看到事情…你那個心不要馬上就跑出去,不要這樣子,迴光返照,等一等,你問你自己,現在這個心是從什麼地方來?

第一個、安住真如:你的內心是不迷、不取、不動─非常正確。

第二個、向外攀緣:你的心已經跟外境結合在一起了,被外境所轉了;這個時候你要小心了,你開始在累積你生命的痛苦,你又再累積你生死的業力。

印光大師常說一句話說:一個人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你福報大,你接觸的外境就比較廣,你的攀緣心相對就比較重。所以同樣念佛的人,你看福報越大的人,他往生越困難,因為他所緣境太廣。

迴光返照的過程──(經中佛陀分成二個次第)

第一個、先遠離外在的塵境─(這是比較粗的)。外在的塵境就是你今生所接觸的這些五欲六塵;跟你今生有關係的塵境,這一部分你要先遠離。

第二個、要遠離你心中的妄想─(這個就比較困難)。你看我在這裡打坐,我也沒有向外攀緣什麼境界,但是我心中還是有很多的攀緣;這是怎麼來的呢?從過去生的種子引生;你過去生打了什麼妄想,事情過了,你這個種子留下來了;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你還打什麼妄想--【等流性】。那麼遠離心中的妄想,這一部分是比較困難,當然方法都一樣,都是迴光返照。

所以我們在經文裡,看佛陀引導阿難尊者怎麼去找到真實的心性?他就是問:你的心是從什麼地方來? 他第一步先遠離外境;其次,遠離內心的妄想;最後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整部《楞嚴經》修學的目標,就是:把一個在外面到處跑的心趕快帶回家,這樣子我們在修學當中,就可以從一種安樂道而提升到解脫道,這是本經的修學大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在佛教裡,什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把自己變成黃金

慧日寺也是像夢一樣,如夢的慧日寺,編織出一個我們精...

淨心十要

總持戒律伏客塵,永斷淫根去無明。 永消億劫顛倒想,...

在各種境界中修福種福

在順境中應怎麼辦? 我們遇到順境,應當這麼想:我家...

心作心是之義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正覺世間也。菩薩,緣覺...

沒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以我觀物,萬...

星雲大師《尊重異己》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只要有兩個以上,就不會有絕對相同...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礙有壓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講修道,如何謂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南懷瑾老師談睡眠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

【推薦】只要問妄想一句話,它就完了

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

定業可免還是不可免

問: 師父,我見佛經上有說定業不可免,為何又要說滅...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

生活禪與禪生活

今天簡單地和大家講一講生活禪和禪生活。這是個老題目...

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

至誠求佛,堅持堅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來到東林祖庭...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再來

當釋迦牟尼佛在講了《法華經》之後,稀有難遭,極為殊...

行善才能得福報

一位風水名師,為人看墳斷宅非常準確,經過調理的宅墓...

阿彌陀佛光明遍照,為何我們感知不到

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

出家人托缽意義何在

出家,乃出離俗家牽纏雜務之束縛,以期證悟無上菩提為...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債主

人是帶業來的,來這娑婆世界,受輪迴生死煩惱苦、受五...

財布施與法布施為什麼要相結合

菩薩如果你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行菩薩道呢,六度萬行以布...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佛教詞典】二種薰習

(名數)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其...

【佛教詞典】婆羅賀摩

(天名)Brahman,天名。譯曰淨。即梵天。又譯曰造書天...

【視頻】淨界法師《善念與善根的區別》

淨界法師《善念與善根的區別》

【視頻】【文化大觀園】普陀山南海觀音

【文化大觀園】普陀山南海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