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人為何要吃素呢

大安法師  2018/02/23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人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常素呢?由於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薩道圓成佛果。成佛的種子是什麼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著慈悲心的因緣,我們要吃常素,不能傷害眾生。

一是為了圓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們要吃素。一切海陸空蜎飛蠕動的眾生,它都有佛性,跟我們是形殊體不殊,形體上面不一樣,但體性是一樣的,它也同樣有佛性。現在的基因遺傳學發現,動物的基因跟人的基因沒有多少差異。第二,思惟這些眾生——飛禽走獸,它多生多劫,在輪迴的過程中,曾經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夫妻、朋友,我們跟它是曾經互為父母子女的關係,我們怎麼能吃它呢?

這些動物是因為一念的無明造作諸多的惡業,墮落到這一道裡去了。而我們現在得人身是因為借助宿世的微善,戒力才得人身的。我們的生命形態比它高,就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它,不能以強凌弱,因此我們要吃素。

一般我們講放生,只是通過這種形態傳達慈悲心,治標的方法,根本的方法是吃素,吃素才是不放之大放。

你吃素,不吃肉了,這些屠夫、獵人,屠宰場,自然就沒有市場。沒有這個需要,他就不去捕捉,不去屠殺。如果你還在吃肉,他就有這種需要,他必然會捕捉的,必然要屠殺的。

社會上有些屠夫是以宰豬為業,這是一門職業,他靠此賺錢養家。古時的屠夫還信點因果,往往他在殺豬之前,按著豬,扯著豬的耳朵要說四句話:豬啊豬啊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我不殺,你向吃肉的人去要債。說完這四句就殺,你不要向我要債,是由於他要吃,我沒有辦法,我殺了,你向吃肉的人去要債。

其實這裡面屬於他的責任他也推卸不了,殺豬的和吃肉的都有責任,要共同承擔殺生的責任。今生你作為人殺了這頭豬,這頭豬的宿業報完,下輩子它可能轉為人,你今生為人造孽多了,下輩子也許就變為豬了,於是變為人的豬又殺變為豬的人,就是你殺我、我殺你,生生世世相互相殘殺,是這麼一個關係。

所以今生我們就要斷除殺業的惡性循環,不再去殺它們。世間的戰亂,都是由於殺生導致的。有時候一個地方出現一場政變、戰場,這批人無緣無故地就死去,似乎是偶然,但裡面卻是有原因的。一個人要殺另外一個人,他是莫名其妙,見到他就起殺心,這是有殺業在心裡的作用。

如果一個吃常素的人,他沒有殺業,就是碰到惡獸猛蟲,碰到士兵,他都會對他起善心的,不會去殺害他。這也是惡業相互感應,你沒有惡業就不會遭遇惡緣。雖然是在戰亂當中,共業裡也有別業。

我們保護其他的生命,不去殺它不去吃它,實際上最終是保護自己。吃素,這一點就包含著深刻的學問,宇宙人生的和諧幸福的根源之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兩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後僅相差兩...

所有一絲一毫之善,皆悉以此迴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

印光大師嘉言錄--論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無常 ●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

佛教素食觀的生態價值

佛教素食觀的核心內涵 佛教從慈悲觀念及業報輪迴思想...

突發疾病去世,如何判斷是否往生

問: 弟子的母親三年前接觸佛法,經常聽您講經開示,早...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

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

從極樂回到娑婆世界後還會墮落嗎

只要往生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不被生死業緣所拘繫。由...

魚籃觀音的故事

《舊唐書》上面記載,在唐朝末年,陝西有個金沙河。河...

天地就是禪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滿地都是寫了字的廢。怎麼啦?老和...

為何用大地來形容十地菩薩的內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義:一、能生萬物;二、住持不動;...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學佛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實相般若所流現出來...

被眼前的妄想誤導

我們一般人很難被勸諫,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煩,你對一...

佛說諸德福田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

聖嚴法師《改變世界,從心安做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顯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義

餘四十年前,在蘇州胥門外小日暉礄放生池(靈岩山下院...

勿貪非分之物

過分的貪慾,是很多人不快樂的根源。 沒車子時候,想...

【佛教詞典】無量有四功德勝利

【無量有四功德勝利】 p1091 瑜伽四十四卷十五頁云:當...

【佛教詞典】鄔波婆沙

梵語 upavāsa,巴利語同。又作優婆娑、鄔婆婆沙。意譯...

【視頻】雲居暮鼓

雲居暮鼓

【視頻】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