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人在世間基本上都是追求說這個人很聰明,往往還會把他形容成很有智慧,可是世間確實有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在佛門裡邊怎麼來形容這種呢,有一點點佛學知識的人都知道,我們的煩惱有兩大類,一個叫做煩惱障,一個叫做所知障。煩惱障,斷起來比較粗重,還是容易找的到,可以先行的把它搞定。所知障,特別是倶生的這個所知障,是極其難斷的。
這裡講到的極聰明人,直白的理解,可以說是所知障的一種體現。因為一個心態比較老實、安分守己的人,他始終有一種自知之明的謙卑心態。可是這個聰明人呀,他這種掌控全局自以為是的我執,是發揮的非常強烈的。所以,具體的表現,首先聰明人是沒有反觀能力的,為什麼被聰明誤呢?往往他只知道進,沒有退,這是其一。
第二個,聰明人因為比較會來事,八面玲瓏。所以,容易被大家的讚歎和恭維心給擊毀,就真的覺得自己的見解、知見,一定是有引領性的,一定是正確的。
第三個,聰明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他以聰明來支撐性格裡面倔的一面,一旦自作聰明以後,他對所有的意見,其他人的勸告,聽不進去了。所以,我們有時候覺得,能夠聽別人勸的人,是有福報的人。
這裡蕅益大師就講到,極聰明的人就被聰明誤,他一般生不起念佛求生西方的心來,其實這裡就可以匯到所知障上。為什麼說不能念佛求生西方了,因為教海是非常廣博的,有史以來,淨土宗強調信的這個關口,一直被大家誤會為沒有什麼道理。但是,他不知道淨土的這個沒有道理,是一個最究竟圓滿的道理,我們隨順佛語就可以了。
所以,始終用自己的主意杜譔一下,自己推比的能力、思辨的能力,乃至邏輯的等等這些,包括在橫超法裡面教理的推斷,來判說淨土法門的時候,他說服不了自己。總歸這一切體現,就是因為太有主意,太有腦子,太自覺得自己有能力,這就是被聰明誤了。
而愚人女子,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把女眾都比作好像傻一樣,其實是給這位女居士加持、打氣。首先說,愚人女子好像教理上啥也不懂,甚至平常生活中也不是很有社會地位,乃至主要的人生中也不能作為一個主導掌控者,是非常被動的。但是,反肯心厭娑婆苦。聰明人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優越感慣了,她體會不到這個苦。真正老是在被動的狀況下,來進行這個日常過往的,她往往會覺得娑婆確實是比較苦的。女眾雖然情見上比較重,可是她這種敏感,天生的善良,往往更容易深切的體悟到,人情冷暖中的這種冷酷無情,世態炎涼,所以她能深求出離。
蕅益大師在這裡給我們提供了兩種根性,它是有顛覆性的。為什麼呢?我們一般認為,一個人很聰明,天資聰慧,另外一個人什麼也不懂,前者根性是上,後者根性是下。可是祖師講到當知彼是真愚癡,極聰明的人反而是真愚癡。此乃大智慧,厭離娑婆苦,求出離的這個愚人女子,才是大智慧。
好惡易分,就是大家不要在這上面搞錯了,價值取向和評論上面搞顛覆了,不要顛倒了。諸位同修也有這樣的,一旦我們的價值取向、是非標準沒有明的時候,把是當作非、非當作是的時候,大家都會去追求這個是,都自以為的是,結果這個是是錯的。這樣的話,就容易這裡講到的自昧也。其實自己把自己給搞顛倒了,失去了這個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