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妙境法師  2024/07/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剛才說的,我們這一念靈明的心所面對的一切,都是內心的分別;所分別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你就這樣想,這樣思惟觀察。

或者在奢摩他裡面這樣觀察:所見聞覺知的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虛妄不真實的;離開了我的分別心,沒有那件事情的體性。這樣觀察,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虛妄分別心,所分別的境界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空的。這是第一個階段這樣子去修。

第二個階段:就是再進一步的時候,這一念分別心也是不可得了,所分別的境界都是空無所有的,能分別的心也不生起了。「能所雙泯,心境雙泯」,這個時候圓成實性顯現了,是名為「唯識性」。這第二個階段的唯識觀,這是真實的唯識觀。

在唯識的法門,它不先觀一切法都是空,心先保留,分別心先保留,先保留自己的虛妄分別心不空,只是說所分別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先這樣觀察。

我認為這一個方便也是很好,也是不錯的,也很能夠降伏自己的煩惱,也是很有力量。就是很明顯的看見這一切的冷的境界,熱的境界,可愛的境界,可憎惡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分別,根本沒有那麼一件事;你不分別,沒有那件事。這樣去觀察也很有意思,也是很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擁有

我們這種身體存在的現象,是由什麼來組成的呢?地、水...

阿賴耶識把種子轉成果報時,有哪三種差異

前面的一科是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阿賴耶識的因地,主...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阿彌陀經》與《金剛經》是否矛盾

弟子業障深重,賦質愚蒙,幸聞淨土法門,而得皈依座下...

怎樣擁有一個「無」的生活呢

世間上的人總是在有上求,有車、有子、有錢、有名等,...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推薦】同樣是布施,但所得果報卻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因緣生就是說,...

佛法的修學是由內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發心、修行、證果。發心就是成佛的...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

心的本質簡單到無法想像

對於心的真正本質,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因為它就在...

佛門泰斗傳印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名譽院長、廬山東林...

【推薦】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有怨氣,有委屈,滿腹牢騷? 快...

和尚變金幣

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個國王名叫夢譽。夜裡睡覺時...

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這幾天我沒有進堂講話,請各位原諒,我不是躲懶偷安,...

三藏十二部經,沒有看到哪部是講氣功的

禪是什麼東西呢?平常大家都曉得,有如來禪、祖師禪。...

分心散亂的對策

其實除去五蓋,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最常見也最常被忽略的...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

人生的七味心藥

人生在世,既短暫又坎坷、既榮幸又無奈、既富裕又貧窮...

學佛之通病

初學佛人,易犯種種過失,成為修學路上較大障礙,自己...

深圳弘法寺103歲本煥法師:都市人要學會放下

本煥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將到來的11月7日(農曆九月廿...

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得生安養

第九,業重可否往生疑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

人應該存福報,勝過存錢

人應該儲存的是福報,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有的吃,做什...

【佛教詞典】空假中

(術語)天台所立之三諦三觀也。就所觀之理,謂為三諦...

【佛教詞典】五精舍

(名數)智度論三曰:五山中有五精舍。【又】一給孤獨...

【視頻】宏海法師《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宏海法師《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視頻】四種法界你在哪一層(淨界法師)

四種法界你在哪一層(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