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的本質簡單到無法想像

2014/10/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心的本質簡單到無法想像

對於心的真正本質,我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麼,因為它就在那兒。通常我們會把心的真正本質想得很高深。雖然我對這方面沒有做太多的修持,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談,我應該可以這麼說,最終我們會回歸到那個一開始讓我們感到無聊的狀態,然後發現原來這個就是它。

我們通常一開始會這麼想,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太過於簡單、太過於平常,心的真正本質必定是很特別、很深奧,比我們現在有的還美好。我們現在有的並不能真正滿足我們的慾望,因為它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當你努力地去實修後,我認為最終你會發現,所謂的認出心的真正本質,意思就是回到你的那個初始的既無聊又不吸引人,既不高深也不新奇的心理狀態,同時能夠真正地認出———它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

認出心的真正本質,在某個程度上來說,並非是獲得一件什麼新的東西,而是認出那個你舊有的、一直跟著你的,並且認識到除此之外,別無其它。因此,它不像是獲得新的物件般地。或許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舊款的iPhone,然後期待著下一款型號出來;之前是iPhone3,現在是iPhone4,我們都在滿心期待著iPhone5的出現。

但是我認為,對於心的真正本質的修持,就像是認出我們現有iPhone的功能,感恩我們已經有的,不止如此,並且要學習如何使用我們已有的iPhone。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沒有好好花時間去學習使用我們已有的iPhone,並且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而認為我們現有的iPhone無趣、不具吸引力,然後等著iPhone的下一款產品,想著若是能得到新的iPhone就更好了。對於心的真正本質,如果我們也是採取類似的態度,心想它必定是新鮮的、高深的,必定是比現在已有的還更美好,那麼這也許是個錯誤。

當提到心的真正本質時,其中「本質」指的是心的實際狀態、實際情況,而我們就僅僅需要認出這個實際的情形。有時我們很難去了解,為什麼我們還是無法認出自心的真正本質呢?是因為它太深奧、太困難了,還是它太簡單、太容易了呢?過去的禪修大師們曾經說過,我們之所以無法認出自心的真正本質,不是因為它太高深了,而是它太簡單了,簡單到令人無法相信的地步。

心的真正本質就僅僅是我們當下本來的狀態,它是我們無所造作的自然狀態。我們太習慣於將概念強加於事物之上的造作生活,以至於回歸到我們自身的本來狀態變得很困難。比如說人類具有笑的能力,我認為這是人類在動物界獨有的能力,其它的動物可能會嗚咽、會哭嚎,但卻無法真正地笑。雖然這是我們人類自然而有的能力,但是若是我們強迫自己去笑,反而無法做到。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很繁忙,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因此,我們必須分配時間去做不同的事情、去扮演各種的角色。例如給自己時間去扮演醫生的角色,給自己時間去幫助他人等等。但是,我們經常忘了給自己時間去做自己,而這即是禪修。禪修,就僅是給自己時間去「做自己」,除此之外,別無其它。它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允許自己放鬆,然後做本然的自己,不去想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去擔憂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你所要做的,只是單純地放鬆,然後安住於自身的本然狀態,讓自己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當你給自己這樣的機會時,你會發現,當下所經驗的狀態,同樣遍及於你生活中的其它部份。也就是說,當你在做其它活動時,即使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但你並不會失去你的真正本質。

有時,我們日常生活是如此地忙碌,以至於一整天都在忙不同的事情,完全被眼前的忙碌與工作捆綁住;到了晚上睡覺前,去回想一天所做的事情,卻想不起來究竟做了些什麼。只知道自己是做了些事,但是想不起來究竟是什麼事。原因在於當我們一頭栽進忙碌之中時,我們的心只是在追逐外在的事物,而失去了對我們本來面目的珍視。心失去了對自身的正念與覺知,而只專注於追逐外在的事物。就這樣,我們把自己迷失在各種的活動當中。因此,我認為給自己時間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非常重要的是要記得你基本上是誰,而不要被當下任何所發生的情境震住。通常我們做的事恰恰相反,我們任由情境來將我們制伏。我們是可以讓自己的正念與覺知如同在空中往下觀看一般地來看待我們所處的情境,而不需要完全被情境所制伏,或是被卷入情境當中。在自身與情境之間有那麼一種空間感、間隔感,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當一個會游泳的人,突然間被丟入一個水池中時,若是沒有保持鎮定,就可能無法發揮既有的游泳技能,驚慌失措地在池中胡亂拍濺,而弄得狼狽不堪。反之,若是這個人當下能放鬆下來,發揮出他的能力,那麼當下的狀況反而會變成莊嚴他的一個情境。因此,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抱持某種空間感,是非常地重要。

在美國,我們特別強調自我感(identity)的重要性。自我感對我們很重要,而且我們通常將它依附在我們所做的工作上面。比如說,如果我們的職業是醫生的話,當有人問我們:「你是誰?」我們的回答便是:「我是醫生。」因此,我們有一種強烈地依附於職業上的自我感。

然而,這個自我感是立足於外在世界之上,也就是對於外在世界的關注形成了這個自我感的基礎。當過於執著於外在的世界時,嚴峻的困難就有可能產生。例如說,我們失去了工作,可能我們失去了一份符合我們專業訓練的工作,而讓我們想要奪取自己的生命等。這彰顯出我們必須將注意力轉向內在的重要性與必需性,並且要能夠發展出以我們內在真正的面目為基礎的自我感,而不是一個建立於我們外在作為的自我感。

因此,說到心的真正本質時,它並非是一件我們從某個傳承、或是宗教所獲得的東西,也不是我們必須從上師那裡、或是必須到某個聖地去尋找的東西;它指的是無論我們本來的面目為何,而能真正地認出我們究竟是誰。

當我們對自己究竟是誰完全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時,並且能夠以完全圓滿的方式認出它而珍視它時,我認為這才叫做認出了心的真正本質。這個時候,我們也才能把它做為自身的實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讓生命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

一切依發心而定 懂得如何過日子極為重要。我們必需知道...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選摘

因為佛法這種東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心態好,運氣就好

心態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只要有良好的心態,你才能...

把心靈的力量與彌陀的大悲願力結合

淨土宗的修學特色,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一般的聖道...

心生還是病生時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嗔、癡、愛,及...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為...

四無量心

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

念佛人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

一、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極樂,誰不...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

家有逆子,往生還有希望嗎

問: 師父慈悲開示,弟子求生的心極切,厭離心也很強...

絕不能把佛舍利當成商品買賣

近來各地頗多販賣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開價,聞之...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

慧律法師《佛心禪話》

1.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能夠容人,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儒...

幫助墮胎的醫生有什麼解決之道

問: 幫助墮胎的婦產科醫生臨命終會有障礙嗎?有什麼...

以不生滅心來作你的發心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黃龍慧開禪師有一首詩偈,廣為流傳。偈云:春有百花秋...

把「空」認為沒有,就會成為斷滅見

心經主要是講照見五蘊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風看空。 如...

為了生存,有的人就不擇手段

人原本都是有良知的,但是為了求生存,必須競爭;為了...

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

善護口業

一日,佛陀與阿難到王舍城中托缽乞食,結束後走出城門...

【佛教詞典】空宗二諦

【空宗二諦】 二諦,即真諦與俗諦,亦稱勝義諦與世俗諦...

【佛教詞典】安息香

(物名)香料之一種。安息香樹所生之脂汁塊也。安息香...

【視頻】惠空法師《怎樣跟彌陀感應》

惠空法師《怎樣跟彌陀感應》

【視頻】《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