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把握兩個很重要的原則:第一個就是它修學的方法,第二個就是它修學的目標。
那麼,首楞嚴王的修學方法是什麼呢?兩句話:第一句話是稱性起修,第二句話是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是指的我們眾生本具的性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稱」是隨順、安住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整個生命當中,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
為什麼我們不能安住在外境?這當中有三個過失:
第一個,外境是對立的。你看,我們只要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馬上產生好壞、得失、成敗的對立。對立的世界是很容易刺激我們產生煩惱的,貪瞋的煩惱。因為如意的境界我們產生快樂,就產生貪;不如意的境界產生痛苦,就產生瞋嘛。所以,你的心經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經常起煩惱,因為你的心住在錯誤的地方。
第二個,外境是生滅的,它變來變去。你今天認為它是這樣,它明天又變化了,所以弄到你自己覺得躁動不安:弟子心不安。我們為什麼心不安呢?我們的心本來沒有不安啊,為什麼會不安呢?因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一種事情,而這件事情又不斷地變,你就跟著它變,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煩。因為外境本來就是變化的,它是業力所變現的,所以,經常住在外境的人會覺得自己躁動不安。
第三個,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個外境來修學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圓滿。
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一再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觸的時候,記得把心帶回家,你一定要安住這一念心。要站在心性的角度來面對生命,用一種歷練的角度來面對生命,而不是用受用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稱性起修。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來修學,不能安住在外境來修學。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