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只顧耕耘

聖嚴法師  2011/08/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絕不能用企圖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諸位懷抱著不同的目的來參加禪七,這種有所為而來的態度毋寧說是正確的,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卻應該把所有期求、期盼的目的暫時忘掉。

工作時應該只顧耕耘,不管收成;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也不可揠苗助長。以種田為例,風災、雨災、旱災、地震、戰爭等,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我們自己只管盡力而為,卻不能期待一定可以得什麼果。「盡人事」是自己能掌握的,「聽天命」則看因緣了。因緣福報好就會豐收,否則可能欠收甚至荒年。農夫除了盡心盡力耕作之外,沒有別的可以選擇,不過,那些辛苦耕種的經驗確是最寶貴的。

因此,要以修行的過程作為我們的目標,才是最牢靠的。

吃飯時,不以貪心吃,不以嗔心吃;打坐時沒有貪求心,不起厭煩心;工作時不可老在念著每一分鐘能賺多少工資,做了多少功德。吃飯時只管吃、打坐時只管坐、工作時只管工作、用方法時只管用方法,心無旁顧,這就是禪法的修行。若是個自私鬼來參加禪七,要他出坡工作,他卻說「不行!我還未開悟,打坐要緊。」讓他打坐時,卻又不用方法而老想著早點開悟。像那種人,我對他便沒有辦法了。要曉得,如果能以專心去砍柴、掃地、打水、切菜、煮飯等,便無一樣不是禪的修行。只要心是平坦、平實、平衡、平常的,就是最好的修行。當以修行的過程為目的,即便是察覺到妄想,感覺到不自在,也全是修行的成果。因為當你不貪取成果而只管修行之後,好的成果才會出現。

這次的禪七道場中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其間難免有人會哭、笑、病、倒、出怪聲、有異行,這發生的一切,全與你無幹。任何時間,任何現象,你是你,他是他,絕對不要受外境的影響和牽動。

今天是第二天,也許你已比較習慣了,但打坐過程中的疼痛也許更麻煩,更難適應。痛的時候由他痛,隨他痛,神經放鬆,不要動它,也不要忍痛,痛得很難受時,不必數息,但注意痛點,漸漸的痛感就會消失。

打坐時的昏沉有兩個原因,一是缺氧,一是疲累。

若系缺氧,當把腰挺直,頭、頸與脊椎成一直線,收下巴,放鬆小腹。調整好了,呼吸自然暢通,便會清醒過來。

若因體能一時補充不及而引起的疲累昏沉,依情況輕重,可用下述方法對治:

輕昏沉時,瞪大眼睛,平視前方,不眨眼直到淚出為止;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鼻樑上端、雙眉之間),觀想它放光發亮,昏沉也會慢慢消失。若是頭腦因為血液不上升而糊塗了,便轉轉頭、低低頭、搖搖頭,或是跪在墊子、地板上,因雙膝直接觸到硬地面,促進血液循環向上,產生新能源,昏沉便會減輕、消失。

如果重昏沉已經到了頭疼的地步,便把身子坐直坐正,讓頭腦完全休息,放任它一片空白。五到十分鐘後,體力便會恢復。

今天開始有小參,也就是個別談話。有話就談,無話就不說,我不管你過去的歷史,不和你談未來的展望,不要問我理論上及佛學上的諸般問題,我只回答你「現在」修行上的困難。入室、問訊、頂禮、離開,動作宜舒緩,但要俐落,切忌拖泥帶水。進出小參室的門,也深有禪意,不要用力推、拉、抬,禪的精神是絕對不能用蠻力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

心若無塵

心若無塵,人的氣質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蘊涵著高...

六祖大師的「三十六對法」

六祖大師世壽七十六歲,二十四歲受五祖傳衣,三十九歲...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後出定而觀四念處,那是次第...

【推薦】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

快樂與否取決於覺照

根據佛教所說,人是由五蘊構成的:色、受、想、行、識...

現前一念,能緣一切正報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言...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

聖嚴法師《信佛學法敬僧》

「佛」,是覺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徹大悟、自覺又能覺他...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別人得到榮譽、好處或利益,表面上也許會說...

三界眾生的命運哪個不悲慘呢

有人問:有情的相貌、壽命、受用等千差萬別,豈能無差...

觀機說法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收了兩個弟子,他們都跟目犍連尊者...

念佛具足定學之實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學?《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咬舌自盡的狗

有一次,帶家裡的狗看醫生,坐上一輛計程車。 由於狗...

純素最常見的誤區

我一直都是實事求是的人。談及純素,我也總是如實說來...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

憂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緣

禪宗二祖阿難尊者將入涅槃之際,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

離心之外,無別有法

問:世間染法,有貪瞋癡為所治;出世淨法,有戒定慧為...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

【推薦】老去,其實很殘酷

有因緣去福利院看望了那裡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

南傳《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

【佛教詞典】海雲比丘

(人名)華嚴經法界品所說善財童子所參善知識五十三人...

【佛教詞典】十二種行

【十二種行】 p0114 如事依處三種中說。又云:復次欲行...

【視頻】把寬容留給折磨你最深的人

把寬容留給折磨你最深的人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孔雀與烏鴉》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孔雀與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