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2019/04/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慈受:「既是悟的道,說不出來。」

學僧:「說不出來的時候,像什麼呢?」

慈受:「像啞巴吃蜜!」

學僧:「禪者沒有悟道時,善於言詞,說的能算禪悟嗎?」

慈受:「既未悟道,說的怎算禪悟呢?」

學僧:「因為他講得頭頭是道呀。如果不算禪悟,那他像什麼呢?」

慈受:「他像鸚鵡學話!」

學僧:「啞巴吃蜜與鸚鵡學話,有什麼不同呢?」

慈受:「啞巴吃蜜,是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鸚鵡學話,是不知,如小兒學話,不解其義。」

學僧:「既然這樣,未悟的禪者,又如何說法度眾呢?」

慈受:「說自己知道的,不說自己不知道的。」

學僧:「老師現在知是不知?」

慈受:「我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也如鸚鵡學話,講得非常像。你說我是知呢?還是不知?」

學僧於言下有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讓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

聖嚴法師《禪修的歷程》

中國的禪宗,是不落階次的頓悟法門,若涉及禪觀或禪教...

《禪秘要法經》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經《禪秘要法經》,有一位叫禪難提比丘,他問佛...

如來禪與祖師禪

諦老在的時候,觀宗寺冬參夏學,宗教兼修。因為諦老最...

禪修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

靜中有工夫,動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來身...

一絲星火,終成燎原之勢

唐代靈佑禪師,福州長溪人,十五歲出家,十八歲時前往...

達摩西來意

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示四種雲喻

佛陀昔日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眾開示...

福慧雙修的重要

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禪的心要

大詩人白居易有一次請問惟寬禪師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金剛護法

佛陀在世時,有些出家眾因不捨物慾而造作種種惡行,引...

毒心的惡報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

吸煙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發表文章指...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周紫珊居士生西記

居士,諱毓英,號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長孫...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麼理解?在《阿彌陀經》裡面會談一心不亂,...

餓鬼問前世因緣

佛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的時候,有一天傍晚時分,目連...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眼前萬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計,實無所生

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

【佛教詞典】德母

(術語)功德之母也。猶言德本。華嚴經曰:信道元為功...

【佛教詞典】已離欲者

又作已離欲人。指脫離欲界修惑之人。通常可分為異生與...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如何才能得到念佛三昧》

【視頻】成都文殊院之禪堂

成都文殊院之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