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8頁,甲二、空正見
我們從整個大乘《唯識》經論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佛陀對於生命的描述,老人家講到: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
這個水流應該怎麽去觀察呢?在佛法裡面是把它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三部分來觀察。其實這三部分是互有關連的。它們的關係有兩個特點:第一、它是變化的。我們昨天跟今天是不一樣的,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樣,感受、想法都不一樣,所以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是變化的。第二、它是相續的。也就是說,其實昨天的你,會影響到今天的你;你看你昨天喜歡拜佛,你今天也很喜歡拜佛。那麽,你今天喜歡拜佛的那個功能,是怎麽來的呢?是昨天累積來的。所以不管願不願意,我們一定要承當過去所留下來的痕跡,這是很頭痛的一件事情,因為留下來的這些東西,大都是不好的煩惱障、業障、報障。
所以我們修行人第一要事,善導大師強調:剛開始修行,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我們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這一點你要很清楚。我們的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障、業障在干擾我們、在主導我們,我們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開始修行。有這樣的認識以後,第一件事情:過去的水流,流到現在,我們應該怎麽辦?
首先第一件事情要發願,就是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發自內心的一種願望,我從今開始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生命的變化,從你發願開始,重新設定你生命的目標。很多人,把受戒當作一個目標,這是不對的:我一定要把它修的很好才受戒。受戒是一個起步,是修行的第一步,它是因地,不是一個結果!
很多人不敢受菩薩戒,說我修的不夠好,你就是修的不夠好,所以才要修菩薩戒。所以,我們在受菩薩戒,所發的願力,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在三寶面前許下誓願,設定生命未來的目標,這是第一步。這一部分昨天講過了。
第二、你要建立心中的大乘的空正見。我們應該怎樣來觀察、抉擇我們的身心世界,化解心中的煩惱障、業障,使令我們的心態隨順於願望?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建立大乘的空正見。經過誓願力、觀照力,你很自然的帶動六波羅蜜的行動。有三種力量:誓願力、觀照力、行動力,去改變生命的水流,使令它趨向於佛道。我們看今天的第一個主題,甲二、空正見 分二:乙一、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乙二、示正見之修學方法乙一、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
顯「正見」為修道之要務:整個修學聖道的第一件要務,就是建立大乘的正見。我們把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論文把它讀一遍:
討究佛法,第一要務。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況弟子乎?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示真實修行出要,何由得證勝義?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昇反墜。故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脇尊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有謬雲,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將謂如來教法,僅同舉子業,博名利於半生者乎。一歴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佈,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人皆視作等閒,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靈峰宗論》
這篇論文,我們分成三大段:第一大段,講到正見的重要性,先看第一小段:
討究佛法,第一要務。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況弟子乎?
我們開始設定了修學的目標,我開始要斷惡修善度眾生,許下這個誓願以後,接下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去親近善知識討論研究佛法的道理,這是第一要緊的事。
為什麽這樣講呢?以下舉出一個例子說:三世諸佛在因地的時候,他們的修學,也是遵循佛法的軌則,而成功的。所謂的佛陀,剛開始也是一個生死的業障凡夫,他剛開始也是緣境發心,面對三寶的境界而許下了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一個願望,然後產生觀照,最後付出行動、六波羅密的行動。然後才慢慢的改變自己,而成就佛道。沒有一尊佛是一出家,兩個眼睛一閉,就自然成佛的,沒有這回事情!一定要經過佛法的聞、思、修種種次第修學,才能夠建立正確的觀照。
這個意思是說:諸法的實相,並不是佛陀創造出來的,是宇宙間本來就存在的真理,是佛陀發現的而已。佛陀發現了以後,把這個真理傳出來。每一尊佛都以這樣的真理,來開導眾生,所以佛陀是「以法來當作師」——當作一個軌範加以遵循。這個理由我們看第二段:
雖勝義法性,貴在親證。
雖然說這種殊勝義理的第一義諦我空法空的真如法性,可貴的是親證,而不在言說。
大概我們在初地的時候,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理的時候,是離一切言說相的。所以真實的親證真如理的時候,是離言說相、離分別相的。當然這個地方是離語言文字的,我們叫做「離言真如」,但是剛開始我們要依止真如的、所謂的「依言真如」,看第二段:
儻非黃卷赤牘作標月指,示真實修行出要,何由得證勝義?
身為一個初學者,我們剛開始沒有經過黃卷。古時候的紙,它是沒有漂白的是黃卷,赤牘這是一種竹片。古時候以黃卷跟赤牘,來記載整個佛法的經律論。假設我們沒有經、律、論的語言文字,來做一個標月指,指示真實的修學出離生死的法要,我們又怎麽能夠親證二空真如之理呢?
語言文字的佛法叫做標月指。比方說:我告訴大家,冷氣在那個地方,這個指頭當然不是冷氣,所以你執著文字那你也錯誤,但是你順著文字去思惟,你就可以得到這個冷氣的最後目標。我們講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不能代表真理,但是你內心當中,不斷的把這十個字,不斷的思惟,你就能夠在心中,產生真理;它本身不是真理,因為它只是一個生滅的音聲而已,但是它裡面含藏著真理「文以載道」,所以經過你的消化,就能夠把真理顯示出來。
佛法的經典很奇妙,雖然它本身不是真理,但經過你的咀嚼、消化之後,它會釋放出真理,這個叫做標月指。所以我們初學者,沒有理由拒絕對經論的學習,因為沒有人引導你,等於是盲修瞎練。這以下舉出兩個實際的例子來做證明,一個是失敗的例子,一個是成功的例子:
試觀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昇反墜。故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
「試觀」我們可以去反省一下,過去修行人的相貌:比方說,印度的外道,在古時候也有所謂的沙門團,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大部分也都是辭親出家,他們也看到生死的痛苦,也知道在每一期的生命當中,都要承受老病死的折磨,他們很清楚:痛苦的根源來自於受生,你只要在三界受生,你就不能避免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他們也希望出離生死啊!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方法來引導,結果求昇反墜!
我們可以把印度的整個,修學外道可分成兩大類,九十六種外道有兩大類:
第一個是苦行外道:它的重點以苦行來折磨自己的色身,期望這樣來消業障、解脫生死。其實,生死跟色身沒有關係,因為色身只是果報體。
第二個是冥想外道:他們透過冥想、禪定的修學,來產生解脫。那麼在外道它的禪定當中,產生斷、常兩種的邪見,反而產生更嚴重的過失。其實苦行外道過失不多,頂多是浪費時間,這個冥想外道的過失,是很嚴重的!因為他在禪定當中,產生了邪見,往往會謗無因果、謗無涅槃,因為譭謗真理的緣故,反而墮落到三惡道去,所以叫做「求昇反墜」。
蕅益大師做出結論:假設一個初學者,不留心經律論的教典,雖然你勇猛精進的修學,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變成「天魔外道」。你都是在心外求法,你沒有找到真實的生死輪迴的根源在哪裡,我們講不知妄本!你根本不知道這個虛妄的根本在哪裡。佛陀在《楞嚴經》上說:一條繩子打了一個結扣,凡夫是往右邊拉扯,外道是往左邊拉扯,結果這個結,越結越深;只有佛弟子能夠從中間把它解開來,因為他能夠掌握它的關鍵。我們再看第二個例子:
脇尊八十出家,晝觀三藏,夜習禪思,乃有濟。
脇尊者是佛滅度六百年出世的,大概是在馬鳴菩薩那個時代,他是到八十歲才出家,所以他的精神體力已經很有限了,但是他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雖然不一定有外道的精神體力,他也不一定有外道的精進,但是他掌握了整個修行的軌則,掌握了生命還滅的軌則。晝觀三藏,白天研究教理,加強自己對生命的觀照;夜習禪思,晚上把這個觀照,不斷在心中串習,修學止觀,終於在三年之後,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我們一個人的解脫,跟你的精進不一定有關係的,問題是你能夠找到那個虛妄的根本在哪裡。蕅益大師在《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註解當中,再三強調一個觀念,他說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那麼以爬山來做例子,我們今天要登上高山,你不可以拿一個鐮刀,就自己開出一條路,不可以!因為你不能保證,就是一個道路。你必須要請示走過的人。所以我們初學者一定要以古德、以祖師為老師。不能說,你看了一個戒律、看到一個經典,你就望文生義,不可以。這句話的解釋有它的傳承,你一定要去看祖師的開導。
我遇到很多的初學者,大概出家兩、三年的,他們在看經論的時候,會犯一個毛病——就是:他說「誒,這一句話,我認為怎麽樣…我的想法是什麽樣…」其實我講真的,你沒有資格講這一句話,你看孔夫子,一個中國的聖人,他十五歲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他修了十五年,把自己的觀念建立起來,十五歲立志求學,三十歲才把自己的修學宗旨,整個菩提道的道路安立下來,然後還經過十年的歷練,四十歲才完全沒有疑惑,整個生命的方向、修行的目標、自己生命的定位,才完全確定下來。
我們一個初學者,說話的口氣,應該是這麽講:這一句話,道宣律祖怎麽說…印光大師怎麽說…蕅益大師怎麽說…對你有好處;因為欲知山上路,你要問過來人。我們遵循著聖賢的腳步而走,是最安全的!你沒有必要自己再去找一條路的,沒有必要。
遵循聖人的軌跡,這個是修行的捷徑!
這一段,就是講這個觀念:就是說初學者,我們的人生經驗有限,但是我們今天能夠把祖師的法語學起來,我們可以把歷代祖師的傳承,集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可以把這些古代聖賢,經過幾百年的真理,放在心中;雖然我們的修行,只有兩三年,但是已經把兩千年的佛教精華,都吸收起來了,這對我們是非常好的。所以剛開始一定要依止經論、依止祖師的註解,這是第一個觀念。
第二個,我們看蕅益大師所破除的錯誤想法:
有謬雲,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豈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習教。
在當時有一個錯誤的想法說:如果你是年青出家,精神體力很旺盛,那麽就可以研究教典、研究戒律;如果你年紀大了,體力衰弱了,那你就好好的老實念佛就好。這個觀念錯在哪裡呢?蕅益大師說:難道年紀輕的,就不必念佛;年紀老的,就不可習教嗎?
我們現在經常犯一個毛病,把解、行二門分開來。
好像說解門是要講給別人聽的,你研究教理,只是講給居士聽的;自己的修行,還是用你過去的那一套,所以觀照力跟行動力兩個是分開的,眼睛跟腳是分開的。結果變成什麽呢?把如來所宣說教法,他的目的就等同於舉子業。好像古時候讀書人的目的,只是為了博取功名於後半生。古時候的人,十年寒窗無人知,只是為了一舉成名天下聞。他不一定要把這些教理用來改變自己。但是佛法的觀念不是這樣——佛法的「觀照力」是要帶動你的「行動力」,這叫「目足雙運」。
所以說年紀大了只堪念佛。這個觀念是不對的。其實,一個人是不是有資格完全的念佛,跟年紀沒有關係,跟你的學習才有關係。很多人都說:我現在要老實念佛了,什麽都不看了。其實,你不一定有資格能夠老實念佛。你如果深入到淨土的經論裡面去研究,你會發覺「念佛」跟「往生」沒有必然的關係,沒有直接的關係。
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
品位的高下,在持名的淺深。
念佛是一種強大的善業力,因為這個佛號是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無量阿僧紙劫,積功累德所成就的萬德洪名。但是這個萬德洪名本身並沒有方向性,你必須用內心的信心跟願望,來引導這個佛號,才能夠感應道交、才能夠往生淨土。所以佛號是決定品位的高下,往生與否,是看你的心態你內心的信心跟願望。
當然,這個地方也有差別,如果詳細的區分的話,在中國淨土宗的歷代祖師當中:善導大師比較強調信心;蕅益大師比較強調願力。善導大師的整個淨土思想:是從第十八願建立的,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他在整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當中,強調的是:「至心信樂」,他說這是往生的關鍵。善導大師以信心來攝願望;他說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往生,關鍵是你心中念佛的時候,你的內心狀態是不是能夠順從本願。
什麽叫『順從本願』?你念佛的時候,你說我是業障深重,我是不是可以往生?你沒有順從本願,你還是順從你的妄想,你沒有真實的皈依在第十八願之下,你沒有真實的歸依在彌陀無量光無量壽的座下。你還是根據你的妄想在動,你說我福報不夠、我業障深重…是不是可以往生?你打這個妄想,就不是順從本願!
以善導大師的標準:當佛號提起來,你的心中是一念不生,只有一句佛號!整個心通身靠倒,內心跟佛號結為一體。他說這是往生的標準。善導大師對於彌陀本願的皈依是很強烈的,所以他以『信』來主導整個往生的關鍵。所以他提倡專修:對佛陀身、口、意三業的皈依,身業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皈依阿彌陀佛,萬修萬人去。
第二個傳承是以「蕅益大師」為代表,包括永明延壽大師、蕅益大師這一系列的教法,是強調圓修,他的思想傳承來自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專修的,蕅益大師認為往生與否,在於你對整個生命目標的確定,你真實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善導大師的所觀境在佛,蕅益大師的所觀境在淨土,他認為你真正很想往生淨土這是關鍵。你真實的一定要離開娑婆,你一定要求生淨土!那麼我是願意到淨土去,所以我在念佛」,這是一個不同的思考,我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但是我是業障凡夫我做不到,所以我仰仗佛力的幫忙。所以蕅益大師的皈依境是在淨土,以佛號來幫他完成往生淨土的願望;善導大師的皈依境在彌陀的本願。這兩個皈依境,一個強調「信」,一個強調「願」,當然這個地方都有信、願,只是各有偏重。
整個修學的心地法門的建立,我們都必須透過經論的學習、古德的開示,才能建立一個修行的道路,你才知道你要怎麽去調整你的心態去隨順於順從本願,去隨順於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都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想出來的。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你是不是能夠專心念佛,跟年紀的大小沒有關係,是看你是不是完全學習過了。我們看最後一段: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大士所以捨全身求半偈也。
這一段是說明法寶的殊勝。佛法的教理,只要經歷耳根,短暫的聽聞,一個觀念,雖然我們不一定馬上做到,但是我們只要以歡喜心,來聽聞這些法義,這些種子,就存在我們的心中,在未來的生命當中,會產生一種向上增上的力量,永遠的增上力量。
比方說「大士」,這地方的「大士」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前生,他過去生,曾經做一個苦行外道,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三寶並沒有現前,所以沒有人能夠引導他修學,他只好靠冥想,自己去摸索。
他在山中冥想,剛好有一個羅剎鬼,從山洞經過,他誦了半句偈,他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他講這半句偈時,這位苦行外道剛好在思惟人生的緣起,聽到這句話就非常震撼。他說,對啊!諸行,這個「行」就是有為的身心世界,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生滅之法。但是這只是把眾生現相講出來,把病相講出來並沒有開示解藥,那怎麽辦呢?前半段只是把身心世界的無常相生滅相講出來,我應該怎麽去扭轉它呢?沒有解藥。
所以這個苦行外道就趕快走出來,求羅剎鬼說:你是不是可以把下面的半句偈,也告訴我?羅剎鬼說:可以,但是我現在肚子很餓,我把這半句偈告訴你,你用你的色身來回饋我。釋迦牟尼佛回答說:好!與其愚癡的活著,倒不如把我的色身獻給你。所以羅剎鬼就把下半句說出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所謂的涅槃,就是當你把生滅法結束時,寂滅就現前了。這一句話,有很深的道理。五蘊身心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質又是不生滅的(這個我們後文會講到)。也就是:當我們能夠遠離生滅的因緣的時候,其實不生滅法自然就現前,這個就是整個寂滅的安樂。所以我們的佛陀,在因地的時候,為了求法而捨生命。為了什麽呢?因為這個「法」,是成就聖道的種子!
今佛法流佈,賴迦葉阿難二祖,徹底悲心,人皆視作等閒,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
現今佛法的流佈,是佛滅度後,靠迦葉尊者的五百結集,乃至於二祖的傳承,才能夠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法,流傳到現在,我們不應該把它等閒視之,為什麽呢?在整個恆沙世界當中…恆沙世界指空間,無量劫是指時間──我們迴觀整個廣大的時、空當中,有很多很多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眾生,乃至海上的魚類…對於整個大乘佛法的文字,都不可以聽聞的,他們都還處在愚癡當中、處在生死當中,他們根本沒有得度的因緣。
我們今天的得度,除了自己的善根,是要需要三寶的引導的,因為三寶是一個增上緣。三寶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寶,所以《華嚴經》說:佛寶有說法之恩。我們為什麽頂禮佛陀呢?因為祂說法。法寶有開慧之恩,法能開啟我們心中的智慧。僧寶有住持之恩,為什麽我們要恭敬出家眾?因為他把佛法一代一代的相傳下去。整個三皈依當中,其實關鍵點是在法寶,我們所皈依境是法,包括涅槃、包括趨向涅槃的整個修學的法門。在宗大師講到法寶的殊勝,有一個偈頌:
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餘,唯為說法令解脫。
說佛陀的出世,祂雖然有廣大的波羅蜜、廣大的功德,但是他不能夠用祂的大悲水,來洗除我們眾生的罪,「佛非水洗眾生罪」;但是「亦非手拔有情苦」,他也不能用祂的雙手,拔除我們的痛苦,我們有痛苦,佛陀在身邊,祂也愛莫能助;祂也不能夠把祂所修的功德,送給我們。那麽,佛陀出世既不能為我們拔苦,也不能為我們與樂。那佛陀做什麽事呢?「唯為說法令解脫」,佛陀只做一件事情說法,讓你自己覺悟!
蕅益大師也提到類似的觀念:他說:為什麽佛陀不能夠直接救拔我們?因為我們的痛苦,是自己捏造出來的——「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你在那地方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我不能進入到你的夢境,我唯一能做就是把你叫醒!我們身心的痛苦,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所以它不真實。不真實的東西,佛陀怎麽幫忙斷除呢?佛陀只能用各種語言文字,讓我們去如實的觀察,讓我們自己去覺悟,然後消滅自己心中的妄想,恢復正常。只有這個方法,沒有其他的方法。所以佛法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那麼由我們自己用智慧,來斷除心中的虛妄,進而摧毀煩惱跟罪業,所以佛法它有引導我們開啟智慧的功能,這個就是我們所皈依的境。
再看第二大科。前面講到佛法的重要,以下講到我們應該怎樣建立大乘佛法的正見?我們又怎麽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
乙二、示正見之修學方法 分三:丙一、總標相妄性真。丙二、別明五陰相狀。丙三、結示勸修。
丙一、總標相妄性真
在大乘佛法當中,觀察生命是分成兩部分的:一個是有為的相狀,一個是「無為的體性」。相狀是虛妄的;『虛妄』的意思,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說它是生滅變化的。你看:他昨天這個樣子,明天就改變了。只要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耳朵可以聽得到的、身體可以觸摸的…你只要能見聞嗅嘗覺知,能夠感受它存在的東西,這個東西都是屬於生滅變化的,而這個生滅變化的體質,卻是不生不滅的,這個地方是一個關鍵點。我們看《楞嚴經》的經文就清楚,先看第一段:
舉相幻化: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這一段,把我們生命的五陰的狀態,作一個總標。佛陀招呼了阿難說:你到現在,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你想要了脫生死,但是什麽是生死,你還搞不清楚。所以說,你應該很清楚的知道,在一切浮塵的相狀;這「一切」包括了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我們這一期的五陰身心,你可能是一個男人的五陰身心,或者是一個女人的五陰身心。那麽這個身心世界,它的相狀是什麽呢?是一個「浮塵」,就像是飄浮在空中的灰塵,這種相狀是虛幻變化的。為什麽呢?因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當處」,『處』是什麽意思?蕅益大師說這個「處」指的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的生命是一念的心性,隨因緣的和合而顯現,等到結束的時候,又隨因緣的別離而消失。比方說,我們前生可能是一隻螞蟻,螞蟻到三寶的因緣,起歡喜心跟三寶結下善緣,所以這個螞蟻的果報結束以後,今生出現一個人的五陰身心,因為今生持戒的關係,來生又變成一個天人的五陰身心…所以生命是依止一念心性,因緣和合而顯現,等到業力結束了,就消失了!
所以我們怎麽觀察這個生命呢?《楞嚴經》有一個觀念是說:我們這一期的生命,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你說:「你從什麽地方來?」我是從前生而來。這個說法不對!因為你前生的色身,跟今生長得不一樣;你前生做螞蟻,或做其它眾生的時候,你的想法跟今生的想法,也不一樣。如果前生可以創造你,為什麽它創造今生的你,跟前生會不一樣呢?A創造了B,結果被創造的B跟A不一樣,這不合道理。
所以我們從什麽地方來?我們沒有從什麽地方來!那說:我這個「釋淨界」壽命盡了,死掉了,我的色身消失了,我今生的想法、感受也消失了,那麽「我又跑到哪裡去呢?」也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的身心世界,簡單講就是沒頭沒尾。我們的生命是沒有一個頭,也沒有一個尾巴,只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只就是在整個成長過程當中,有一個假相存在而已。你要好好的利用,它可以創造功德;你沒有好好利用,它當下就消失掉了,「覓之了不可得」。當它消失的時候,它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所以我們的生命是沒頭沒尾,所以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時,虛妄的出現;因緣別離時,虛妄的消失,這是第一個,總說。我們看第二個,剖相示性: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在整個虛妄的身心世界當中,你還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存在,我這個身心世界是無頭無尾、生滅變化的,那我就乾脆不要了,不可以的!因為它的「體性」是一個「妙覺明體」,是一個「真如本性」,無量無邊的珍寶,就在你生滅變化的身心世界裡蘊藏著,等待你去開發。所以我們常說:借假修真,古人說是:就路還家。在生滅的因緣當中,蘊藏一個妙覺明體的功德。
遍歷諸法: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整個身心世界包括:五陰、六入(六根),十二處(六根、六塵開出來十二處),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當下的身心世界,都是假借因緣業力的和合,而虛妄的出現;等到因緣消失時,也就虛妄的消失掉,這個是講「相狀」。這以下講「體性」: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但是在整個生滅、去來的假相當中,它的本性是「如來藏」的真如本性,它具足四種功德。身為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真如本性──它是常住的,蕅益大師解釋,什麽叫常住呢?沒有去跟來的差別;妙明,它沒有迷、悟的差別,真如本性它沒有迷、也沒有悟;不動,它沒有生、滅的差別;周圓,它是周遍法界的。那麼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本性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這四種功德的妙真如性。
總結: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其實,在真實常住的一念心性當中,去找它的「去來、迷悟、生死」,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當我們回歸到真如本性的時候,是沒有所謂的生死的問題。那這樣子講,我們來看生命體,就從兩方面來看:我們看左邊這個講表:
中間這個圓圈,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我們習慣稱它為本來面目。就是我們整個生命,我們把它觀察過去的時候「你從什麽地方來?」,你一直觀、一直觀…觀到我們生命的原點,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不生不滅的本性」。但是,我們一念心性妄動以後,就產生業力,就產生識陰、行陰、想陰、受陰跟色陰。當五陰生起的時候,「生」從「識」起,生的時候是從微細的「識蘊」開始;「滅」從「色」除,在破壞五陰的時候,應先破壞色陰,是從外面粗相破壞進來。
也就是說:我們在看生命的時候,一個是整體的生命,一個是個體的生命。《楞嚴經》講出一個譬喻說,像這個大海,大海就表示我們不生不滅的整體生命,大海由於業力風一吹,產生一個泡沫,這個水泡,就是你現在的生命,你各別的生命;這個生命出現以後,產生一個水泡,沒多久,它遲早又會回到大海;但是又出現另外一個水泡,出現水泡以後,又回歸大海…所以我們生命體是一個「生滅」跟「不生滅」的結合體。
你說:我們的生命是「不生滅」,也對;你說,它是「生滅」,也對。從我們「個體的生命」角度來看,是生滅變化的;從我們的「本來面目」來說,它沒有所謂的生滅。
這個地方的問題在哪裡?問題是我們的心,我們一直「住」在生滅的五陰身心世界,我們一路走來,被我們的色法、感受、想法一再的干擾,所以我們被五陰弄得團團轉,所以我們沒辦法回到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不能夠遠離對「五陰的愛取」,也就不能夠遠離「三界的生死」!
我們剛開始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講「空、假、中」三觀,第一個是修「空觀」——把心帶回家——回到你的清淨本性,這是第一點。在智者大師的《懺悔法門》當中,他說:你一個要要把罪懺清淨,你一定要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來懺罪。我們懺罪的心態,要站在一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角度來懺罪;就是我們本性沒有罪業,我們只是一念的迷情,而虛妄的出現很多業力,但是我們的本性是清淨、不受染污的。所以懺悔是站在一個「清淨本性」的角度來懺悔,你才可以徹底的把罪懺清淨,否則永遠也懺不清淨。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很多人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毛病: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他的心住在業障裡面,心有所住。你一直認為你業障深重,只有一個結果:你果然業障深重。所以,我們往生與否,其實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我們把五陰身心無限的擴大,其實五陰身心並不可怕,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的假相,問題是我們太過執著它,使令它對我們的干擾擴大,我們永遠找不到我們回去的家,所以構成一個惡性循環,這一個五陰結束後,又創造另外一個五陰,因為我們前面的顛倒,又起惑造業,又創造另外一個五陰…因為我們沒有看到五陰的本質,所以就不能脫離五陰的繫縛。
所以不管從斷惡的角度、從修善的角度,黃念祖老居士有講到一個觀念,在《無量壽經》的講義中,他說:臨終十念的往生不容易。在臨命終的時候內憂外患外,在環境的干擾,內心煩惱的活動,為什麽有些人能夠十念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能往生呢?黃念祖老居士說:關鍵點,這個往生的人,要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照——不隨妄轉,正念真如!一般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人,我們的「心」住在哪裡?肯定住在五陰,最差的人住在「色陰」,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色身,我是不是變老了,我是不是有很多的病痛…結果整天都被色陰帶著走。你管色陰做什麽,這個色身只是老病死的一個臭皮囊。最低程度的人是住在「色陰」,好一點的人開始注意精神狀態,注意「受、想」。有多人很注意自己的感受,他整天就注意自己的感受:「誒,你跟我講這句話,我感受不好哦!」我們老是住在感受,你就沒辦法得到解脫,再怎麽拜佛也沒有用,問題是你被這個「受陰」,你對它有所住,它就對你產生一定的控制。我們講感應道交,你注意「受」,你就跟它感應,它本來沒有繫縛你的能力,是你自己去招惹它的。我們要知道「色不迷人,人自迷」,五陰本身對我們,本來沒有主動干擾,是因為我們執著它,然後它才干擾你。
下等人住在「色陰」;中等人住在「受、想」;有禪定的人是住在「行陰跟識陰」,這是很微細的,一般我們做不到,因為「行」跟「識」是很微細、很微細的活動,有禪定的人才感覺得出來,才看得到念頭的遷流。
整個《楞嚴經》就是在破除「五陰」的執著,因為五陰它的生滅現象,使令我們產生顛倒,而在那個地方產生一個,捏造一個自我,那麼使令我們這個生命輪迴的根源,一再的重複。
所以首先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你要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就是我們對五陰的過度執著,但是五陰本身沒有錯,是我們內心的執取。就是消滅對五陰的執取,把我們的心盡量回歸到清淨的本性,在那個地方安住,這是一個基本的思考模式。那麼詳細的情況,我們在第二堂講,再來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