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2021/11/13  大字體  護眼色

第3講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講到,乙一、八種發心。

佛法在解讀人生,佛陀主要是講到一種觀念,就是諸法因緣生,佛陀是用因緣的角度來解讀這錯綜複雜的人生。那麼因緣,我們看經典裡面佛陀講因緣的時候,祂是分成兩部分來說明的:第一個從空間上來說,因緣有內外的差別。什麼叫外因緣呢?就是我們多生多劫的業力所變現的果報,比方說你會長得什麼樣子,比方說你會從事什麼工作,比方說你的家庭有什麼樣的成員,那麼這個果報,它是很多生、很多生的業力的成熟表現出來的,這個外在的因緣是無解的。所以你看佛陀只有講一句話就講完了,我們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是怎麼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地方只有一個方法有解,就是放下、認命,其它都無解,因為它不是一生,它錯綜複雜,但是我們眾生最大的盲點就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於沒有答案的地方,然後糾纏不清,結果把今生都浪費掉了。我們凡夫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太重視外在因緣,其實這是樹的水果,你要吃就吃,不吃走就好了,你可以不受,你可以輕輕地走過去,你要吃下去,問題就複雜了。所以佛陀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勸我們的,你看佛陀的態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認命了。

那麼另外一塊是內在的因緣,它不是水果,它是無量無邊的種子,這個要小心了。就是我們內心的心念,我們的思想,這一塊是我們該經營的。其實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必須把精神體力放在經營內因緣,而不是經營外因緣。因為外因緣我剛剛講過,是無解的,無解;那麼內因緣,我們看我們一念的思想,佛陀在解釋內因緣,祂解釋得很詳細,大方向它分成三塊:第一個,過去的因緣;第二個現在的因緣;第三個未來的因緣。所謂的現在,當然跟過去有關,它也就跟未來有關,所以佛陀祂講這個內因緣,祂用水流思想,說什麼是我們內心的世界呢?人生就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祂從水流的思想,我們得到了兩個觀察:第一個我們把這個水流切開來,我們往過去看,你要知道一件事,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往未來看,你將往哪裡而去?

所以佛教主要是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你的過去所留下來的痕跡 ,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從第一諦來看,從根本義來看,我們從空性而來,人生沒有開始,如果有開始的話,你就不能改變,因為它緣生嘛,它怎麼會有開始呢?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它沒有一個真實的開始,那這一塊我們不談第一諦的問題。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可以從現在的結果來推論你從什麼地方來。比方說你今生富貴,你過去生從佈施心而來,你今生富貴,我們可以推論你過去生的心經常生起佈施的念頭,佛法是這個意思,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世界創造出來的,所以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是你的心念創造出來;如果你今生很莊嚴,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你前生的心態,你忍辱的心活動力很強,莊嚴從忍辱中來。

所以我們從你今生的結果我們就可以知道你前生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打什麼妄想,因為你的妄想都是一種強大的能量。所以我們今生除了去承受果報外,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從果報當中會得到反省,因為你既然是現在我們一定要面對我們的過去,不管你是不是喜歡你的過去,但是你要承當你過去所留下來的功能,我們對過去只有概括承受了,所以我們現在無量劫來在三界裡面,一直打轉,一直打轉,我們心中留下了兩種東西,第一個是無窮的寶藏,第二個是很多很多的地雷,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現在都是這樣,現在你怎麼辦?

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殊勝的功能,會創造很多的珍寶快樂,比方說,你有佈施的思想,比方說你有持戒的思想,但是每一個人都有弱點都有盲點,比方說你脾氣不好,比方說你沒有耐性等等,那我們現在要承當過去生命當中的經驗所留下的思想。所以這個思想有好的,比方說寶藏,也有地雷,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從現在我們可以推論我們過去大概都做些什麼事打些什麼妄想,你如果你平時在觀照你的心,你大概知道你過去是怎麼回事兒,大概也就知道了,這是我們可以從現在進入到內心的世界看到我們的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大概八九不離十了。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將往哪裡而去?我們繼承過去的思想,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保持原狀,反正人生就這麼回事,一天過一天,那你來生還是這樣,因為你沒有創造改變的因緣,它就不可能改變,就像水流,這水流它走到現在,你不改變它就繼續走下去唄;第二個你選擇改變,你相信過去不等於未來,那你今生將對你的生命做出重大的貢獻。所以在我們生命當中,你也只有得到人身你才有機會改變,如果你是三惡道,你變成一隻螞蟻,你想改變都沒有機會了,因為你條件不具足。所以我們從無量的生命當中,我們現在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現在是我們改變的時候,是改變的時候到了,問題是你是不是得到正確的方法,不是說你一直拜佛就可以改變的,不是的,拜佛那是消業障,但是思想的調整那是智慧的層次了,思想沒有人可以取代你,不能替你改變了,佛陀可以幫我們消業障增福報,但是思想的工作只有自己做。

所以當你覺得說,過去生的你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思想,你對過去的你覺得不是很滿意,你想改變的時候,那麼這個就是你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了,你應該怎麼去改變、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的你,你必須從思想上去改變,你外在的因緣,我再講一次人生無解,人生無解,人生如果有解的話,佛陀不會叫我們厭離娑婆了,如果人生有解的話,那留在娑婆世界解答就好了,所以人生是無解,這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它這個大火燃燒了,你沒有一個地方是安穩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真正的人生的答案在哪裡呢?在裡面,裡面有很多的寶藏,有很多的地雷,但是如果你有正確的方法,你是可以把地雷拔掉的,你是可以把寶藏開展出來的,那麼我們現在就是學習這個方法。

在整個菩提心當中,我們前面先了解自己,就是說你現在繼承的過去的你,我們要去改變自己之前先了解自己,你過去生到底留下了什麼東西給你,你現在學佛你是用什麼樣的思想來學佛這很重要,你用邪惡的心,你用正確的心,你用虛偽的心,你用真實的心,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在改變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務實的了解自己,你現在的心態是什麼?當然這個心態是過去的你留下來的痕跡,至於要怎麼改變,我們下一個章節再說。

那麼從經典上經論上的記載,我們每一個人在修學佛法,每天做早晚功課,持咒拜佛,我們用八種思想在修學,前面講到的四種,現在我們看小跟大,我們先把這一段文念一遍,請合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個小跟大這兩個都不簡單,他們的思想水平,都已經超越了世俗的五欲的思想,他們都相對清淨了,這種人雖然煩惱沒有斷,但是他的覺悟的程度,已經看到三界的過失,他也看到了涅槃的功德,所以說這兩種人都是相當清淨的,但是這個小是什麼?這小乘人是怎麼回事?

小乘人他在觀真理的時候,佛法的真理有四個:苦集滅道。他對苦諦有很深刻的體驗,這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他的生命經驗給他很多痛苦,這第一種可能,他從小到大受盡了折磨,他對苦諦有深刻的體驗,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所親近的善知識給他苦諦很深刻的教化,他整天熏習苦諦的思想,養成一種相對悲觀的思想,不管他是從生命經驗中得來也好,他從教理學來也好,總之他對人生是比較悲觀的。所以聲聞人是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

大乘佛法是認為人生是不決定的,諸法無自性,如果你操作錯誤,人生充滿了障礙,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滿了寶藏。所以大乘佛法對人生,是認為不決定的,但是聲聞人認為人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諦所影響。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心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認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輪迴,就像怨家一樣的可惡、可怕!所以他只有一種心情,想辦法早一天離開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顧不得別人了,他不是不發心,他實在是被苦諦、對痛苦有太深刻的認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發心,名之為小。這種人有極度的厭離心,在他的生命當中他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可言的。

大乘人,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他不像凡夫那麼樂觀。凡夫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凡夫認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就跳進去追求弄得傷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的排斥;大乘人對人生是相對中道,他心中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大小乘,我們先不談出離心或大悲心這一塊,我們來談空正見這一塊,就是見地這一塊,先不談發心先談見地。

你看小乘人,在《法華經》上說,他觀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觀一切法空,這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要解脫,三乘共坐解脫床,你要從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觀一切法空,你只有無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執取你就被抓住了。那麼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兩個都觀一切法空,怎麼結果不一樣呢?

小乘人的空他不帶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帶相觀空,這個地方不一樣,他不否定相。不否定相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智增上的菩薩,帶佛陀的相狀來觀空,他對佛陀的功德深深好樂,這種人大部份時間會做很多的定課,他觀一切法空但是它不障礙對佛道的追求,他帶著佛道的功德相來觀空,所以他有好樂,他會拜八十八佛,放蒙山,持戒莊嚴,他會把很多相做得很好,他得果報的時候特別莊嚴。

你看懺公師父就是這樣的,貴氣,他特別莊嚴,他老人家依正二報特別莊嚴,這個事出必有因了。你看阿羅漢他成就解脫以後,他的身心世界看起來就很平凡,菩薩祂肯定是掛瓔珞,各種珍寶莊嚴,因為祂因地帶有莊嚴的相,祂得果報的時候祂有這個莊嚴,這個是智增上菩薩,帶著佛菩薩的功德相來觀空;第二個是觀眾生的苦惱相來觀空,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來生受的福報很大,而且人緣非常好,他廣泛的放生、佈施廣結善緣,來生誰看到他都歡喜,所以小乘人他的空他不帶相,所以他這個解脫是素法身。

所以你看阿羅漢尊者,你看他到法華會上的時候,佛陀開始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小乘人就覺得很奇怪,舍利弗尊者就問佛陀,就大膽的問佛陀說:佛陀,你老人家當初叫我們觀空,在般若會上你也叫大乘的菩薩觀空,我們都聽到了,我們遵守你的教法觀空,但是我們現在我們什麼波羅蜜都沒有,就只能夠靜靜的待在深山,觀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你看文殊普賢,祂也觀一切法空,祂得到解脫的時候,祂為什麼能夠坐千葉寶蓮、千百億化身形成種種的妙樂呢?

為什麼我們兩個,既然佛陀你說空是一空無二空,三乘共坐解脫床,為什麼我們的遭遇是如此的不堪?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最後是萬德莊嚴?他問佛陀為什麼?佛陀說這不能怪我,佛陀說因為你們的根機就這樣子了,佛陀說你這個山草,這個草太小了,我給你的水再多你也吸收不了。佛陀說我的目的我也希望把圓滿的思想給你,但是你的根機太差,你吸收不了,所以我只好一佛乘分別說三,後來講到阿羅漢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後懺悔,回小向大。

所以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等到了你成功以後,你再來羨慕說,唉呀,我隔壁那個當初聽經的時候,他在我隔壁也不怎麼樣,為什麼我們成就以後我什麼都沒有,他那麼莊嚴?是你的因地沒有準備好,所以你讀完《法華經》你會覺得,既然你想改變,很多事情你一次就把它做好,你不要搞成阿羅漢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有,然後你羨慕別人說,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然後再來回小向大,這不是這樣子,你今天你學錯了東西。

所以阿羅漢回小向大是很痛苦的,因為他養成了很長時間的習慣,所以你看,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鋼琴大師他鋼琴教得非常好,有兩個學生來跟他學,第一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沒有,收你一百塊;第二個說你學過鋼琴沒有?說學過,收你二百塊。因為我要花加倍的時間來調整你的錯誤,你養成習慣了唄。

你阿羅漢,你如果說:唉呀,我先成就解脫我再來發菩提心,我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來完成,你以後會後悔,你肯定後悔,你把《法華經》讀完你就知道了,你寧可走得慢,你最好高速公路一次就走對,一上去就是直趨大乘了,你可以慢慢走,你不要在那個小路走了半天,又弄過來,你跟自己障礙,所以我們觀一切法空,讓自己減少很多的煩惱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忘了,要帶相觀空。所以菩薩要無住生心,所以你看《金剛經》警告菩薩,觀一切法空不能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我在台灣看到很多人他的苦惱很嚴重,他用空觀來調伏煩惱,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否定相狀,你極度的否定佛的功德相,你極度的否定眾生相,你以後成就解脫的時候你就什麼都沒有了,素法身,沒有莊嚴。

所以在因地發心的時候就是說,我們可以量力而為,我們可以不要馬上採取行動,我們先把自己的痛苦解決,這個都可以理解,修行是可以次第的,但是你不能把相狀完全拿掉,不可以這樣子,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大小乘的發心,小乘的觀一切法空他不帶相,所以他到最後在莊嚴這一塊就相對薄弱了。

我們看下一段的偏跟圓,這兩個都是大乘,請合掌: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那麼偏跟圓,這兩個人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都帶相,都帶有相狀,都帶有佛道的相狀,都帶有眾生的相狀,所以他才能夠產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這個菩提願,但是這兩個願還不太一樣,一個是心外求法,心外有眾生可度,心外有佛道可成,那麼所修的功德念念執著不忘,我執法執也是沒有消除,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這個偏的發心一般來說,悲心重,但智慧的觀照相對薄弱。一個人會攀緣外相的話就表示你智慧薄弱、情感重,這個地方當然它後面會講到,一個人喜歡攀緣外相,你就容易受傷,你的菩提心相對容易受到傷害,你就比較容易退轉。你看兩個人修大乘佛法,遇到同樣的境界,有些人可以衝過去,有些人衝不過去,這不是忍耐的問題,修行到最後都不是忍耐的問題。

你看菩薩到最後都是智慧的水平,考驗你的心理素質,你喜歡執著相你就通不過去了,人生的相狀是無解,因為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無量劫來跟眾生結的很多的善緣、你無量劫跟眾生結的很多的惡緣,你今生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阿賴耶識跳出個什麼相狀出來,你要執著那也沒辦法了。

所以我再講一次,人生無解!你不可能用幾十年去解決無量的問題。你看人類的歷史,五千年的歷史,多少有智慧的人定了多少的制度,想要讓人生得到快樂,提出很多的看法,人要怎麼活,你看到現在有沒有答案?沒有答案!現在痛苦指數不斷增加。理論上來說,我們人應該越活越快樂,因為很多哲學家都提出建言,人要怎麼樣,要吃什麼東西要怎麼樣過活,幾點睡覺比較好,人類的經驗累積這麼多年,你快樂嗎?沒有,不見得,所以人生無解,你看到現在那麼多有智慧的人出世,那麼多的博士也提不出一個解決人類痛苦的問題,其實人生答案是無解!

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這樣子而已了。

其實佛法是創造來生,你看佛陀的意思,我們是為來生而活的。有人說佛教很消極,說對一半,佛教對今生是很消極,它對來生很主動積極。現代人剛好相反,現代人對今生很積極,對來生完全放棄,你不經營來生,你就等於放棄了,隨業流轉。

那麼這個偏的人他相對是對相狀的執取比較重,所以他的功德就不容易圓滿。我們再看圓: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種人是不簡單,他知道《楞嚴經》,一切法不離開現前一念心性,一切法都是一念心性所現的假相,所以一切法都在一念心中,以無所得的心,以畢竟空的心來發願,以畢竟空的心來修行,以畢竟空的心來證果,亦無畢竟空的相可執著,如此發心,名之為圓。

那麼一個是心外求法,一個是向內安住。這個相狀跟心性,就是說你是不是會把相會歸到心性,這怎麼說?這樣子講好了,如果你認為人生是在受用,你以受來面對人生,那你今生的痛苦的時間會比較多,不管你福報多大;如果你把人生當作歷練,我不是來受用的,我不受,你可以選擇不受,阿賴耶識你有本事把東西丟出來,我第六識我可以選擇不受,丟不丟歸你,受不受歸我,你選擇不受,你人生就變成怎樣?借假修真,完全不同的心態。

所以,你的心態決定你的生命的整個相貌,如果你覺得人生是來受用的,那你的人生就是很不自在了,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就被業力catch,你跑不掉了。如果你認為人生的果報不管是怎麼樣的,像《楞嚴經》說的,順逆皆方便,人生只是我借事修心的,我借佈施的行為來培養我佈施的心,我借逆境來培養我的忍辱,我借別人對我的讚美來給我鼓勵,那麼你這樣子講你只是把人生的順逆的因緣當做你成就你的一種方便。也就是說人生是自求你內心的提升,自我完善,所謂的借假修真,那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圓教了。

所以我們大家都發了菩提心,我怎麼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屬於偏的,偏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圓呢?你現在活在感受當中,你就是偏了;你的人生活在你的願力、智慧,你認為人生只是一個歷練,不管外境是順或逆,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去嘗,營養才均衡。對啊!你一天到晚都在順境當中你就沒有辦法培養忍辱,人生也不能太苦,你一天到晚都在逆境當中,你很難發慈悲心,真的,人生不要太痛苦了,太痛苦不利於修學大乘。

所以你看《八大人覺經》警告菩薩不能墮入貧窮,貧窮多怨,橫結惡緣。這菩薩有菩薩道,你太痛苦的話,誰都看不起你,人家都看不起你,時間久了你也看不起別人,那你就很難修慈悲心。人生最好是一半快樂一半痛苦,最好!

修大乘,從站在大乘角度剛好,太痛苦了會讓你太偏激,你可能會過度的厭惡,有可能逼你走上小乘;太快樂了,你可能落入人天乘,當然你的心理素質很重要,外境給你的順逆你要把它收起來以後轉化成你的道念,你有本事釋放你的能量給我,但是我接收以後,釋放歸你,收了以後我怎麼去消化這個相狀歸我,就是業力我做不了主,但是你業力釋放東西以後呢,我要怎麼轉化成我的道心,這塊是我說了算,這是圓教,它能夠法法消歸心性。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我們的過去,我們不知道我們過去造了什麼,也不可能回到過去跟過去的你溝通說:你不要這樣子做,你會害死我,來不及了,對不對?你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但是你有方法就是說,你有本事釋放出來,我怎麼去轉化它,轉逆緣成菩提道,這就是你的本事了,要不然你看經典幹什麼?增長你的化解障礙的這種能力!

修行不是改變外境,不是說你學佛以後你就沒有障礙,不是這個意思。你看釋迦牟尼佛功德圓不圓滿?祂的家族,你知道釋迦牟尼佛家族是什麼命運,你知道嗎?佛陀在世的時候被整個滅掉,一個家族,釋迦族是佛陀在世的時候眼睜睜看著被琉璃王滅掉,殺了七天七夜,殺到整條河流全部是血水,佛陀一點辦法都沒有,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目犍連尊者還不服氣,他拿缽去救,他想說留一點種下來,救幾個釋迦族送到天上去,等到殺完,這些缽全部變成血水。你說佛陀啊,你連你的家族都保護不了。不能這樣講,不能這樣講,人生無解,佛陀不是可以改變命運的,佛陀是覺悟到因緣果報的真理,這個道理不是祂定出來的,是祂覺悟出來的。

所以人生的外在因緣是無解,人生的內心的世界要把握,你只要方向正確了,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你現在還在注意外境,你就是修行還沒有上路。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到八種發心,我們等於是先了解自己,到底我過去的我留下什麼東西給我,我們再作調整。

我們再看下一段,下一段再把這八種發心、菩提心再作一個細分,從它的本質跟作用再作細分,先看四種差別。菩提心有本質上的差別跟作用上的差別,在本質上的差別就是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那麼世俗菩提心是緣事相而發心,勝義菩提心是緣理性而發心。

事相發心主要有兩種,一個是緣人,一個是緣法。緣人是念眾生苦而發心,菩薩看到眾生痛苦他發心成佛來度化眾生;第二個是緣法,念聖教衰,看到佛法的勢力慢慢降低了,能夠宣揚正法的愈來愈少了,所以菩薩發心。一個是不忍眾生苦一個是不願聖教衰,那麼這是事相的發心。

第二個是從理性從真如本性來發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而發心。我們剛開始是會從事相發心,但是你要把事相會歸到心性,後面我們講到菩提心的退失,會講到如果你是緣事相發心的,不管你是什麼理由——我要住持正法續佛慧命,但是你的法住持都是在外相,你就很容易受傷,因為相狀是很容易破壞的,尤其到末法時代。

這是從事相發心的一種悲願,但是到勝義諦的發心就是智慧的層次了。所以我們發心是兩塊,一個是願力的問題,你是不是有發願要做一件事情,第二個智慧的問題,你怎麼化解你心中的障礙,面對這麼多的業力的考驗,菩薩有沒有什麼功力能夠把它消化掉,最好是消化以後要轉成你的一種動力,轉逆緣成菩提道,這個就是勝義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的發起有兩個因緣,第一是你的願力的問題,你是不是有承當力,你是不是有理想抱負,第二個是你的智慧水平了,所以菩提心是你的願力跟智慧的結合,誓願力、觀照力兩個結合,這個是從本質上來說。

我們再看第二個作用,作用有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是基礎,四弘誓願;行菩提心是六度萬行。菩提心它是一種善根,我們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別,就是這個善根它多了一份願力的支持,還有一種智慧的觀照。比方說佈施,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受了菩薩戒你去救助慈善事業,你拿一百美金出來佈施,外道或一般的凡夫他也拿出一百塊出來佈施,你知道會有什麼不同的差別嗎?

同樣的行為,外道的佈施,他這個善念是情感性的,他突然間看到眾生苦惱,觸動他的惻隱之心,他是一時的情緒,所以他佈施了,這是善業,那麼這種佈施呢,他能夠在天上可能經過幾劫或多少時間,他福報享盡以後他下來就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說善念的佈施,當他的善念變成福報的時候,他受用完裡面都沒有留下痕跡了,就是這個能量釋放完了就沒有了。

一個菩薩的佈施,他也生到天上去,但是福報享盡以後他還有相續的功能,他那個善根、那個佈施的心在增長,所以這個想跟思不一樣,想是一時的,思是一種願力。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的婦女,她有一天中午在煮飯,她把這個飯煮好以後,要把這個飯添到客廳的時候,剛好看到佛陀從窗前走過去,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便這個婆羅門女也是信外道,但是她看到佛陀,她也是有善根,看到佛陀生起恭敬心:這個修行人太莊嚴了,我一定要佈施祂,我一定要供養祂。但是當她用碗盛一碗飯要走出客廳,要到外面去供養佛陀的時候,她看到她先生在客廳坐著,她想這樣出去肯定被罵,那怎麼辦呢?

這個人很有智慧,她沒有放棄,她把這米飯泡水,泡完水以後,用布把它榨成汁,米汁,她跟他先生說,這米汁昨天剩下,我拿去倒掉,她就走出客廳,那倒掉就倒唄,她剛拿出去倒,佛陀當然知道她的用意,就把缽伸出去,她就很虔誠的跪下供養佛陀。供養佛陀以後,佛陀跟她咒願,佛陀說你這個佈施,你未來有三十小劫的時間在人間天上享受快樂,最後遇到佛法而證得初果。那麼佛陀講完以後,她的先生在客廳裡面聽到了,跑出來,他說你這個出家人,你也不能為了這個貪求別人的佈施,講這麼大的謊話,她供養你一杯米汁,你就說三十小劫的這麼大的福報,福報享完還有剩餘的勢力遇到佛法還證得初果,誰相信呢?

佛陀就跟那個婆羅門先生說,你看到前面有棵大樹,印度以前有很多尼拘陀樹,很大,那個樹你一個人抱都抱不起來。祂說這棵樹是不是很大,佛陀說是不是很大,那個婆羅門說是很大,祂說你知不知道這棵樹是怎麼來的嗎?它的種子啊就像芝麻這麼大,它這個種子在泥土裡面不斷的醞釀,它一開始種子這麼小,它的結果這麼大,你看到種子的時候你會想像它的結果結得這麼大嗎?想不出來!那麼佛陀就說,她是以願力來佈施的。

大家注意,佈施有兩種,一種是一時的興趣,一種是堅定的願力,這個就不一樣。什麼叫諸法因緣生,諸位知道嗎?就是你做這件事,什麼叫因緣?你的過程很重要,你用什麼心態來做事很重要,心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你做這件事可做可不做,以一時的情感去做,這是一種情況,這種能量帶你到了西方去一下就用完了。你做這件事情,我非做不可,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你在做的過程當中有一種堅定的願力,它不一樣了。所以宗教士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慈善家是一念的好心,宗教卻是把它當作使命,結果不一樣。你看我們花很多時間來講菩提心,講發願,就是這個過程太重要,你用什麼過程來完成這件事情,影響你後面很重要的結果。

好,那麼我們講到願菩提心,也就是說這個菩提心一定要先發願,然後才有行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內心的中道

中道二字,並不是指我們的身和語,而是心。當我們不喜...

妙湛老和尚法語開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於平常處見禪境。 3、為人要真...

四種惡法能夠令菩薩忘失菩提心

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曾經發過菩提心又忘了、失去這個菩...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

做為一個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就是佛教講的...

幹任何事,決心和長遠心很重要

今天我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們到這裡參加打七是來種善根...

印光大師嘉言錄--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

大安法師:發菩提心過程當中八個「勿」

【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

【推薦】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社會上還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

四季都喝什麼茶

茶,是一種健身益體、老少皆宜的優良天然保健飲料。祖...

學佛證道之人必須具備這三點

【原文】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見識...

保持一顆自在的心

作為出家人,有時候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來送往,電...

討好的話不一定是好話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歡先...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

明白佛法的人會謹慎言說舉止,害怕造惡因、誤導人,故...

唯識五重觀

再介紹唯識的觀法:唯識五重觀。怕初聽同學不了解,我...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

聊天談八卦是造口業嗎

問: 請問上班如果和同事們聊天談八卦,說人家閑話、...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

五蓋四障與八尋思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三十七於他有苦不為拔 《集頌》:疾病...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印光大師嘉言錄--勉居心誠敬

●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

佛像缺損還能繼續供養​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二十多年前請的一尊白衣滴水觀音,...

【佛教詞典】半斤八兩

(雜語)言輕重相等也。五燈會元曰:秤頭半斤,秤尾八...

【佛教詞典】斷肉

梵語 mājsa-bhaksana-vinivrtta。即禁斷肉食。依小乘...

【視頻】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宏海法師《正法眼藏之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視頻】妙境法師《很多的煩惱都是由分別而來》

妙境法師《很多的煩惱都是由分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