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妙法門要怎麼修

夢參老和尚  2024/04/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六妙法門要怎麼修

「云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氣,出息就是呼氣,一呼一吸,這叫正觀察。出入息要數數,「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淨故」,叫數。就是數息觀。觀數字,數隨止,觀轉淨,這叫六妙門。這六個法,佛說是非常微妙。

你先得定下來,心裡不定,慌慌張張的,心亂如麻。好多人,一有點事心亂如麻,像麻繩那麼亂。要定下來,怎麼定?修方便法門,修入出息觀。就是觀你的出氣入氣,觀出入息。修習你的念頭,持來去念頭。由這個念,如是觀察入息出息,出氣入氣。你活著必須出入氣,要不出入氣就死了。這個大家都懂,這叫正觀察。這就是咱們平常說修數息觀。數隨止,觀轉靜,六個字。數完了修隨,隨完了修止,這修定的。你若修觀,觀是慧照。觀就轉,轉完了,清淨了。

如果大家想了生死,想斷煩惱的話,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特修的法門,這段佛跟地藏王菩薩說的非常重要。你試試看,用不了兩個星期,你能進入,漸漸就定下來了。我們講這個講慢一點。這不是《華嚴經》,這是你做得到的。

你念佛法門也好,修止觀法門也好,任何法門都能用。把這個數隨止觀轉淨,一個字一個字修。想修定,那佛就跟我們說了,有六種方法觀察。觀就是觀照。你就能用這個方法入到空,入到無相,入到無願三解脫門。說當你學佛之後,你要想修行,真正的進入,想得解脫,這是最基本的。一切止觀最基本的,就是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想達到證得了三解脫門,學佛之後就要修行,真正進入了。

我們都想得到解脫。誰想求煩惱,求煩惱為什麼要出家?但你一直方法找的不對頭,煩惱止不住,止觀也沒得到。依著這個,現在你學這個,依著這個你修修看。當你想入定,你觀吧,觀察業和煩惱。或生死流轉,你要翻過來,要修行。隨止觀,轉還淨。數、隨、止、轉、還、淨,這六種方法。

這個在我們天台宗,智者大師把這個說成最根本的。智者大師講的數隨止是同的,觀還淨。但是在此地,佛跟地藏菩薩說的觀轉淨,不是還是轉。我們講到時候再講。轉跟還意思是相通的。轉的意思是轉變一下就行了。還呢,說你要修觀,就還到清淨。轉呢,說你要修觀,就轉變清淨。涵義是一樣的,數隨止觀轉淨。

咱們現在就講這個數隨止。我們這個一天出入息,這個不知道數字,這誰出好多息。就像我在跟大家說話的功夫,就一出一吸出了好多氣了。但是你把它靜下來,說觀這個入出息往裡吸氣,往外出氣,又叫來去念,來念去念。這叫止觀門。為什麼加個妙?我們天台叫它六妙門,妙是不可思議的。說是初學剛入門也可以,說修到究竟了,咱們用《華嚴經》講六妙門那就玄了。將來咱們會講得到的,在《華嚴經》會講到的。現在咱們一個一個講,什麼叫數息門。

默數你的呼息、入息,一呼一吸。涵義就是收攝你的心神,你的心散亂,把它修一修。修什麼呢?修數字。有修數,有證數。六妙都有兩個,一個修,一個證。那修這個息,數息門,調和你的氣,調和你的出入息。數就數數,不許多數,只數一到十。用這個來攝心,令它不要散亂,不要打妄想。這叫數。

證數呢?覺心任運。覺到你這個心觀照了一至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就功夫。數完了,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聽著很簡單,你數一數,一會你就錯亂了。數一數,就不知道哪到哪去了。就是說觀照不著。這是覺悟的心。一至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一二三四五,那心就注意,散亂心沒有了。這數數,一至十,一至十來回這麼數。數數又忘了,又錯了,心不在焉了。完了,再從頭數。這時候用數字來收攝你的心,令它不散亂,這是修。

證的時候呢?數數的到時候,功夫到了,覺悟的心自然的流轉。一至十,一至十,從來不錯了,覺悟了。從一至十不假作意,不假功力,心定下來了。這樣一至十,這是覺照的。這時候,你覺得數數氣息沒了,一至十也沒了,微細了。心不顛倒,意不散亂,這叫是入於隨,這叫數息門,完了隨息門。數息法的第二個階段,就是修持的方法,修隨、證隨兩種。把前頭數息法丟了,隨息出入。你不是呼吸嗎?一呼一吸、一吸一呼、一呼一吸,那觀照這個息,觀照你的氣,攝心。知道我這現在出息,我這現在入息,我這出息我這入息,就觀照這個出入息。觀觀的心就微細了,出入息都沒有了,修成了。這個成,就是證得了。證什麼?沒有別的念頭,只有一個息。這第一個叫數息門,數息門是兩個,一個數息,一個隨息。數隨,第一個門修完了,修第二個門。第二門修完了,修第三個門——止。

先是數數,後來是隨著呼吸,第三個修止。止也兩種,也是修止、證止。這時候已經諸緣息滅,不念數隨,也不念數息。什麼呢?止住了,凝寂其心。心就停到這兒,證止下來,覺得身心泯然入定,就入室了。這叫入定。但是你沒有數沒有息,它是一步一步入的,自己入定了。一入定,什麼都不計。不見內外的相貌,而定持心,定法持著你的心,任運不動,心不隨念轉。

在定上要起觀照。觀照什麼呢?說這個定屬於因緣的,這就我們說入法界,隨界入法。法跟界和合而有,這個所有的,虛妄不實的,不要執著。在不執著時候,定之後起念。這個念什麼呢?就是起觀,定後生觀。數門、隨息門、止門,現在是觀門。

觀也是兩種,一個修觀,一個證觀。修觀的時候,怎麼觀呢?觀你的出入息,很微細的,像空中風,空中沒有風,觀照空中有風的樣子。觀什麼?觀你身體的爪生髮長脈轉筋搖,一切筋骨三十六相,這三十六相大家查那法數去,爪生髮長脈轉筋搖得一個一個的觀。這個心識觀識無常的,你這一觀你哪,你那心是簡直不住剎那不住,你觀照它剎那不住。修的時候這樣觀。

到你證入的時候,覺得你這個出入息,不是靠鼻子、嘴巴,每個汗毛孔都在有出入息。那個定,所以這是止門所起的觀門,哪開了慧了。慧眼開了,這心眼開門。用心來觀照這三十六物,你看見你這自己的身體三十六物,週身的蟲子,內外不淨。這樣這個時候,你才看到剎那不停,這心裡頭既生悲又生歡喜。這時候觀法無我,觀修無常,觀受是苦。這時候這些都現前點了,把前頭的顛倒顛倒過來,這叫起觀門。

觀門再進一步,觀還淨,這是不淨的。還淨有修還、有證還。修還,說我這個觀是從我心生的,那我這個心反觀,又來觀這個心,心沒有。反觀就是心本無生,因境有。心自己觀沒有生,這觀因這個身體而有的心。這心本無生因境有。說我觀這個境又有的,還還轉來,修還、證還。觀這個是從心生的,心又反觀來觀心。這一觀心本不生,心既不生,也沒有有。不生就沒有,不生還有嗎?不生故無有,不有就是空,還門了。沒有就是空了,空故。沒有能觀的觀心,空,哪有個心來觀。連觀的心都沒有,還能有境嗎?能觀的心沒有,所觀的境也不存在,就叫境智雙亡,就心境雙亡。

這在《華嚴經》就講怎麼講?妄盡還源,這叫妄盡還源觀。這一個功夫怎麼來的?這個功夫還門從觀門來的。觀門怎麼來的,觀門從止門來的,止門從隨息門來的。隨息門怎麼來的,從數息門來的。這最初是數數,數數的功夫越來越深,叫還門,這時候才清淨了。

還門再進一步就叫淨門。這叫數隨止觀還淨六妙法門。這修淨,修淨門。修淨也兩種,一個修的時候,一個證的時候。大家不要忘記了,數息門修的時候是一種情況,證的時候又是一種情況。證了之後到隨息門又起修,修完了又證。隨息門進入止門的時候,又起修,修完了又證,證完了而後起觀察。觀門,觀門又修,修完了又證,證完了又起修。修還,還完了又證,證完了以後又起修,修淨。淨就修淨,證淨。證淨就是證得了,證得了。

這個時候,你真正定慧,從定修慧,慧又照定,定慧均等。這個時候,你心裡頭心慧相應了,產生無邊無礙的方便。這叫什麼?這叫正受。咱們經常講三昧,這就叫三昧。所以咱們現在講六妙門,數隨止屬於定,觀還淨屬於慧,就是止觀雙修六妙法門。慧發成了真正的明,這一個明就了了生死。這就離生死,證涅槃。這跟涅槃就叫妙,六門是生死,證到涅槃就妙了。那都叫門,門是通達的意。說這六種方法,能夠通達到涅槃,不生死,了了生死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慧律法師《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

靜波法師:創造人間淨土,即是往生佛國淨土

感謝上淨下慧大和尚,感謝柏林寺常住,給了我一個鍛煉...

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在佛法中,有人講佛法不離世間法,即所謂佛法在世間,...

星雲大師《走出陰影》

一條黑漆漆的通路,深更半夜行走其間,四週和前後好像...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星雲大師《從何處下手學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

修行的功德來自於「我願意」,自然而然引發歡喜踴躍心

我們在長時間地修,無量劫來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

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

【推薦】為何一念《地藏經》心裡就恐怖害怕

像我們有些個人跟我說不能念《地藏經》,一念《地藏經...

一個人的相貌,隨著他心裡的狀態而變

妙色呢,佛所示現的妙色身。為什麼加個妙?這是化的,...

五欲的事兒少迴向,應多迴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沒有慧、沒有...

三濫不禁,佛法不興

社會上有人說: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如何避免起貪心見佛而著魔

問: 弟子學佛時間不長,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生怕起貪...

聖嚴法師《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

什麼樣的人不能皈依佛門

【原文】 凡皈依者,必須志誠懇切,修持淨土法門。若仍...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這是不變的真理。可是,有許...

佛今在何處

唐順宗有一次問佛光如滿禪師道: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

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修學佛法,不僅是研究佛法,而且真...

吃水果也有大學問

入秋後,一批又一批秋季水果源源不絕地推上市面,而且...

經常這樣修行,就能解脫生死業力

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

念佛人所謂的災難是什麼

問: 念佛人本應得菩薩護佑,為何有的念佛人卻有災難...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但能懇切...

妙蓮老和尚《福慧雙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興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來問我許多問題,...

【佛教詞典】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p0669   攝論二卷十五頁雲...

【佛教詞典】遮詮

【遮詮】 以否定的方式來表達的,謂之遮詮。佛教中、特...

【視頻】夢參老和尚《念報於佛恩,終不離佛住》

夢參老和尚《念報於佛恩,終不離佛住》

【視頻】妙境法師《同名為智慧,但有所不同》

妙境法師《同名為智慧,但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