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淨界法師  2015/12/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觀照力,偈頌二是偏重在善業力。

頌一: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修淨土的人,對生命要經常生起觀照。這個觀照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對娑婆世界的觀照。娑婆世界是「委骸回視積如山」,我們所委棄的尸體像須彌山那麼多。因為生死別離所流的眼淚,像四大海這麼多。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人生「到頭終有壞」,人生是短暫的。就是觀這個無常,死亡遲早要到來的。而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的眷屬、財富、一切的地位都要被破壞,說是「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這是對治我們對今生的愛取。

第二個,「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我們觀察我們未來無量的生命,這當中有一個危機就是墮三惡道,「戴角披毛歷萬端」。所以我們對當來的果報也要有畏懼的心情。不但是對今生的無常,對於來生三惡道的危機,也要感到畏懼。那怎麼辦呢?

「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所以,我們下定決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這就是我們平常要做好的觀照力,觀察娑婆世界的無常、苦,觀察極樂世界的安樂跟清淨,而求生淨土。

頌二:

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

當我們要求生淨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專心地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因為阿彌陀佛的聖號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只要臨終具足十念,就能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淨土中圓成佛道,就不必在這苦惱短暫的世間裡去爭短長。

也就是說,我們既然相信有無量的生命,那就應該作好你的生命規劃。如果說我們都沒有來生,只有今生,那就簡單了,即時行樂就好了。既然我們相信有來生,「恆轉如瀑流」,那你來生的去處,應該在你一口氣還在的時候就作好規劃,才不會到臨命終時手忙腳亂,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師

我們中國佛教弘揚中,最能夠落實到行處的,就是禪宗和...

母親留給兒子的證明

有一個台灣的企業家,他是通過中國佛學院來找我。他有...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禪門有云:「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眾生最大的...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跡般生還

我叫陳兆啟,31歲,家住遼寧省莊河市興達街,在蔬菜批...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

富翁吃豬

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

有時解釋,反而會增添煩惱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著為自己解釋語言雖十分通俗,但...

龍樹菩薩:往生十二禮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在彼微妙安樂國,無...

【推薦】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

有的人一聽到別人跟他說 阿彌陀佛,他就說:不好意思啦...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心念改變命運就會改變

佛是從哪裡產生的?佛是由我們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

佛法教導我們: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人生的十度修煉

1、忍得住孤獨 人生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忍得住孤獨,尤...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無量諸苦

《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

獲得富貴果報的四種修法

可以讓我們獲得富貴的四種修法: 一、應時行施 是指應...

認真做事不去評論是非

經常會有人問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麼看法,並要給出...

把每件事物都拿來修行

若我們如實覺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麼它們...

人可貴的九種心態

做事 人生在於做事情的過程,謀事而非謀人。成功是把...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嗎

問: 是否我們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佛教詞典】跋渠

(雜語)Varga,譯曰部,品。經論中之篇章也。玄應音義...

【佛教詞典】立播

梵語 repha 或 repa 之音譯。即指裹腹衣或裹服衣。南海...

【視頻】道證法師《血淚的忠告》

道證法師《血淚的忠告》

【視頻】宏海法師《猴年說猴》

宏海法師《猴年說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