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淨界法師  2021/05/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懺悔重大的罪業

子三,明業果相續。這個地方講到的果報,是指的眾生跟世界兩種的果報。果報為什麼相續呢?主要是一種生死業力的推動而使令它相續。生死的業力在本經當中講到了三種,殺、盜、淫,三種業力為根本。

所以,我們在持戒的時候,佛陀不管是在家出家,都是以殺、盜、淫、妄來當作根本重戒,因為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當然,在修學當中,持戒為本以外,印光大師還提出了懺悔的重要。因為我們這個殺盜淫的業力今生即便不犯,但是過去生還是有累積,很多的業力應該如法地懺悔。

智者大師在《小止觀》當中講到,懺悔我們重大的罪業有十個法門。這十個法門具足的話,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滅。這十個法門,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方便,修前方便。修前方便有三段:第一個,深信因果。我們懺悔的人,第一個要對因果深信不疑。我們要相信罪業是決定會招感痛苦的果報,要對這樣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第二個,生重怖畏。我們對於當來的果報,這種痛苦的果報,要生起怖畏之心。第三個,生起慚愧。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對已經做的罪業要有後悔、訶責的心情,叫慚愧。這個就是在修前你內心的準備。

我們再看正修的儀軌,有三段:第四個,求滅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態,你要有一個法門,比方說八十八佛,比方說大悲懺等等,要有一種滅罪的法門來修學。第五,發露罪過。我們在懺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過去所造的罪業發露出來。第六個,斷相續心。我們要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作,要有這個斷除惡念相續的決心。這是在正修的時候三個重點。

第三類,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第七個,起護法心。我們懺悔以後要對佛陀的正法生起護持的心情。第八,發大誓願。這個發大誓願等於是悲憫眾生,發大悲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第九,念十方佛。憶念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第十個,觀罪性空。觀察我們無量劫所造的罪業,其實就是一念的心性當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謂的「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設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個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性本來沒有生死,也本來沒有這樣業力的。這個「觀罪性空」,就是回歸到清淨的本性。

這十個法門,如果如法地修學,一定可以滅除一切的重罪。這個就是在減損生死的業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佛號是消業障之王

這個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造同樣的罪業,受的果報為何會有輕重差別

問:同樣殺一隻螞蟻,果報有可能墮到地獄,也有可能只...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懺悔

今年,我48歲了,過的狼狽不堪,回想過去的前半生,一...

我為消業,抓了三副禪藥

謙卑比山高比海深,無所不容。傲慢比麥芒尖比針孔細,...

星雲大師對「懺悔」如是說

1 向佛祖懺悔,可以滅罪 一個人身口意所造的罪業,並不...

這個罪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滅它

丙二、具足五緣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

聖嚴法師:懺悔要懺在心裡

有位女居士因為吸-毒被關,出獄後來向我學禪,她邊哭...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憤怒讓全身「中毒」8招滅怒火

乘車時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時才能通過下一個路口;孩...

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從口入...

從普陀洛迦談觀音菩薩的感應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陽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八種錯誤的心障

這類的情況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與生俱有...

聖嚴法師:愛情為什麼會變的這樣恐怖?

問: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會帶著刀子去談判,想要殺人...

氣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麼道理

有人曾問我:佛教可以通過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素菜的6個優點

1、鮮嫩淡雅,賦味隨意 素菜製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

佛世樂音老母

隋大業年間,佛陀在維耶羅國(在今日中印度)時,其所...

思考方式決定你快樂或煩惱

有時候我想:人為什麼會生氣?其實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是...

佛教是如何看待風水的

據近代學者考證,歷史上對風水最早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

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

山裡的農場住著祖孫倆,每天早晨,爺爺都會早早起來,...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

聖嚴法師:是夢?是醒?

佛陀說,人生如夢幻。尤其當生命充滿著歡喜和快樂的時...

《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麼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什麼是皈依

問: 什麼叫做皈依? 慧律法師答: 皈依分兩個角度:...

外在體現內在

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

【佛教詞典】秘密結集

(傳說)或謂金胎兩部之大經,盡為阿難結集。或謂金剛...

【佛教詞典】身語不惱現行

【身語不惱現行】 p0679   雜集論八卷九頁云:云何身...

【視頻】煩惱就是修行的下手處(廣欽老和尚)

煩惱就是修行的下手處(廣欽老和尚)

【視頻】樂至報國寺的一天

樂至報國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