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如何管理好情緒》

聖嚴法師  2010/10/12  大字體  護眼色

問:從醫學和心理學來看情緒,它是自然反應,那麼佛法是怎麼看待的呢?

答:情緒可分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緒。所謂健康的情緒,就是享受、欣賞、歡愉,這是一種快樂的感覺,也就是賞心樂事。

通常若有人說到:‘你有情緒啊!’這多半是指不健康的情緒,包括怒、怨、恨,或是討厭、疲倦等都是。因為不健康,所以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身心受了影響便會影響到家庭、事業,甚至跟朋友之間相處的關係。

凡是以自我中心出發的,都叫做情緒。人為什麼要做好事?大家總是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希望做好事以後可以得到回報、可以升天,能夠在人間享洪福,這些希望都算是人的情緒。

從佛法的觀點來講,有造惡的情緒,也有修善的情緒。上述這些做法與觀念,對一般人而言是好的,但是以佛教的立場,福享完了以後還是會受苦,並不是徹底的解脫。最好還是能從自我中心得到解放,得解脫之後就沒有情緒,只有智慧和慈悲了。

問:情緒有能量,是否可以轉負面的情緒能量成正面的?

答:情緒能量是可以轉化的。在佛法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精進’,還有一個關於參禪者的名詞,叫做‘大憤心’,也就是大憤怒心。大憤怒心是發憤圖強的意思,‘憤’也可以作‘奮’,即是奮鬥、精進的意思,是指痛下決心,自己非得要完成不可,這本身是一種情緒,但這個情緒是正面的,是往好的方面去發展。

如果一個人沒有‘發憤圖強’這種意志力的情緒來支撐,做任何事情都會半途而廢,都可能虎頭蛇尾、淺嘗即止,不可能把一樁大事完成,也不可能有始有終,所以人還是需要有正面的情緒。

然而正面的情緒還是自我中心,仍是以‘我’為出發點想要完成某件事。至於想要成佛,就必須要有精進心。事實上,精進心是一種淨化了的情緒,它不傷害人也不傷害己,只是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往前走,好像是一種能源、能量,如果沒有這種能量的話,修行就修不成了。

所以佛又稱大雄、大力、大慈悲,能夠得大解脫。大解脫即是大智慧,這個‘大’的意思,就是從精進心產生的。

問:法師說我們有造惡的情緒,也有修善的情緒,那‘精進心’就是修善的情緒嗎?

答:修善的‘善’有兩種,一種是自我中心的修善,一種則是為眾生的修善。為眾生的是慈悲,為自己的則是以自私心修善。

若是希望以後得到回饋,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心態來行善,這是自我中心的善,希望得到利益,這算是好事,一般來說我們也鼓勵。

另外一種善是絕對的善,也就是超越自我中心的善,心中只有眾生沒有自我,願意為眾生而受苦受難。這種善是清淨的善,我們稱為‘慈悲’,稱為‘菩提心’。

問:當情緒正在醞釀但還沒有升起時,有沒有方法察覺,並且化解?

答:這很不容易!有修行的人比較可能做得到。所以平常要練習打坐或是靜坐,透過這樣的修煉,能夠覺察自己的心理反應。

通常,人沒有辦法發現自己的心理反應,當覺察到心理出現某種反應,還不知道這就是情緒。還有一種是自己心裡已經不舒服了,即使嘴上沒說,臉上可能已經有表情了!對於這些情緒,是可以用方法來避免爆發的。

面對這種狀況,最好的方法是體驗呼吸,覺察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或者用念佛號的方式來改善。聽到一句令自己不快樂的話、見到一件不喜歡的事,或發生了一樁不幸的事件,就念‘阿彌陀佛’!不要只是念一句,要持續不斷地念下去,這樣自然而然就能夠化解情緒了。

當知道自己心裡不舒服,藉由不斷誦念‘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來化解,是很有幫助的,聽著自己念阿彌陀佛,想像阿彌陀佛就在面前,這樣,情緒自然而然就會平復下來。至於其它的宗教如基督教,則可以念‘哈利路亞’。

當問題來了,不要用脾氣來解決,而是要用理性來解決,以這樣的方式訓練自己、幫助自己,讓自己安靜下來,就可以把事情處理得更加圓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布施大眾什麼物品功德最大

問: 如何分別布施的物品? 答: 應布施眾生所需物品...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問: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大安法師答: 迴向和...

我們將如何保持平靜的心態

問: 很高興來到東林寺,感受不一樣的叢林生活。其實...

濟群法師:擁有後內心還是空虛要怎麼辦

問: 一無所有時曾苦苦追求,可擁有後還是空虛,該怎...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

【推薦】為什麼很多念佛人害怕臨終沒有正念

問: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的另一個版本)裡講到...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問: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答: 在《三世因果...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聖嚴法師:重罪輕受與定業難轉

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

學做忍辱負重的出家人

從行者身份而成為沙彌,有落髮剃度的儀式,但落髮並不...

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

聖嚴法師《我正在學習》

當你在做義工時,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讚美,很可能也會聽...

用零散的時間來修系緣念佛法

我們常說,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願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信佛與學佛的差別

信佛是學佛的開始,學佛是信佛的實踐階段,更進一步而...

有時候求佛菩薩為什麼不靈

我們有時候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靈驗有時候不靈驗,菩...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何不為自己積點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錢局街做了幾年服裝,店小乾坤大,...

動一個念頭,也如發射一份電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們的心念,決定言語看不慣某人時,就會常發...

世亂已極,將何以治

昔有問於予曰,世亂已極,將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亂...

人生的四點箴言

朋友的可貴,在於能夠相互勸善規過,所謂以苦口為良藥...

妙境法師: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

80後工科博士的自白: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末學於1986年12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2013年工科博...

【佛教詞典】非不現見現量

【非不現見現量】 p0717   瑜伽十五卷八頁云:非不現...

【佛教詞典】念根

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

【視頻】慾海回狂白話有聲書

慾海回狂白話有聲書

【視頻】宏海法師《觀經四帖疏》

宏海法師《觀經四帖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