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蕅益大師  2020/04/19  大字體  護眼色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當下著實,猛地返觀內照,觀此種種作為生滅之心,畢竟向何處起,即今滅向什麼處去,如此深觀久久,漸入細密。

若更此中,一切習氣潛流處,煩惱無故生起處,著實一覷覷定,看他畢竟是何物,向何處起滅,追到掃蹤絕跡處,如沸湯鍋裡點片雪相似。

如此日用,念念不得放捨,才有絲毫一念懶墮懈怠,偷安圖快活受用之心生時,此正是病根發作,便向者裡,猛然剔起眉毛,不可被他纏縛住,才見纏縛,切不可和身放倒,與之打交滾也。切記切記。

大段一聲菩薩,或一聲佛,死急靠定,與之廝挨。

若遇種種惡習起時,即將此話頭奮力提起,望空一揮,不管是魔是佛,是煩惱習氣,是善惡思量,一切情塵,一齊頓斷,如斬亂絲。如此做工夫,不妨讀書,不妨作文。

讀書處,看此書讀向何處寄著。作文,就看此文從何處流出。也不妨迎賓待客,喫茶吃飯,痾屎放尿,一切處,無用纖毫縫罅。

如此安心,再與永嘉所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是一般,不是一般。足下不知能信海印老人,不虛誑否,請自試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滅除人我對待

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

如何參「念佛是誰」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說,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無常,什麼時候會退出,...

做到這二十五法,就能開發禪定和智慧

禪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禪褂上都有止觀兩個字,在我們修行...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

三界無安是火宅

我們以前有個例子說得非常好,千里來書為棟牆,讓他三...

何謂專修?何謂雜修?

問: 在修學佛法過程中,有專修與雜修,何謂專修?何...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

犯殺戒的過失

犯殺戒的過失,在大乘菩薩藏中,最大的罪過!絕菩提根...

工作時需要說謊該怎麼辦

問: 目前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時需要大...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人間如劇場,個個是演員

要出家就沒有遠和近,就要發起心來,慈悲喜捨四等心遍...

給自己留些餘地

《韓非子說林》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叫桓赫的雕...

以前的秤為什麼1斤是16兩呢

文財神范蠡 :16兩秤的發明者 我們小時候,家裡用的是1...

救拔母親出離生死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

聖嚴法師《因果法》

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

佛教中的九種食

佛教認為食有長養、資益之義、包括物質與精神兩方面。...

三八等於二十三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對待真理的態度的,故事是這樣講的...

【佛教詞典】愛念

(術語)愛他念他之意也。涅槃經二曰:如來無有愛念之...

【佛教詞典】如愚

明代僧。湖北江夏人。字蘊璞,號石頭和尚。生卒年不詳...

【視頻】大安法師《現生見佛的三個層面》

大安法師《現生見佛的三個層面》

【視頻】夢參老和尚《把心定到快樂上,莫定到煩惱上》

夢參老和尚《把心定到快樂上,莫定到煩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