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宏海法師  2019/1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為大富長者,把他的好多的親生兒子,喻為火宅內正在玩耍,而不知三界火宅就像快要塌了的房子一樣,很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大富長者才給火宅內的小兒子們,中兒子們,大兒子們講,說趕緊往出跑,我外面有給你準備了一個小羊的車;中不溜的,說準備了一個鹿車;大一點的,說準備了一個牛車。在這樣的方便勸誘下,這些小孩兒才捨棄了將要坍塌的這個火宅,全部出來,到了安全的地段。

這就是佛的良苦用心。由這件公案來講,你看,世尊就是完全隨順著這些小孩兒的好樂習氣,而設了這麼一個局。當然這也不是騙他們,為什麼?等他們全部出到大宅子之外以後,才發現沒有什麼羊呀,鹿呀,牛車,而是一個更加莊嚴究竟的大白牛車。

那麼佛講淨土法門亦復如是。比如我們說給小孩,給兒童,讓他快樂的話,要給他點心,要給他水果。要讓女孩兒,女眾快樂的話,你要給她買好衣服,買首飾,買鑽石,項鏈。那麼一切眾生最所看重的就是金銀財寶。

所以在《彌陀經》裡面才講到說:彼佛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瑪瑙而嚴飾之。所有這樣的種種的描繪,有兩點,一者,他是為了隨順我們這個此間眾生,貪著寶貝的這個習氣而言。

但是你也不可以看作極樂世界完全子虛烏有,無有此種情相,它確確實實也是如此。為什麼這麼說呢?說了七寶淨土,是為了眾生看到這個境界,確實如此。他的腦海中,還沒有往生先就給它合二為一。

真正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者,我們將來往生了以後你就知道,《彌陀經》講的這些還太粗糙,根本不是這樣的陋劣。整個極樂世界的細妙淨相,不可為喻。

你看,我們在《觀無量壽經》裡面,看到西方三聖,光這個底座,蓮葉,蓮葉上面的這個脈絡,都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一一怎麼怎麼樣,放光現瑞,完全是殊勝不可思議,非我們凡夫的心力所及。所以簡短地說一下什麼黃金為地,七寶為池。為什麼?就是為了隨順眾生。

就像達官貴人,為了去僱一個勞苦工,那麼把在田地間沒有見過世面的這些人,給他大概說一下,說在我的府邸裡邊,在王宮裡面有多麼的精緻莊嚴。但是,不管怎麼說,他沒去過,他還是想不來,只是隨順著他,說了這個比他所現見的好,那他就順著這個,跟著他到府邸裡邊去做工,親見王公貴族每天所生活的場所,就像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但是為什麼這裡叫順眾生呢?因為真正的極樂世界,不是我們凡夫的情量所能夠得著的,就像給一個看不見世界的人,說有種種莊嚴妙色,他毫無感覺,但是心裡會生起嚮往之心。這就是我們講淨土的第五大緣起,隨順眾生,故說此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淨土法門有理有跡。理是內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推薦】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資

我們一般做一件事情總是會以利益得失的考量,來決定我...

論發菩提心與往生

1、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

最令人敬仰的四個老實念佛人

一、黃鐵匠: 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

打佛七的由來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

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

徹悟禪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往生論註...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於輕昏覺照不明,出現種種虛幻現...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

【推薦】念佛越念越沒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聲,今年變成二千聲,明...

學佛應有的態度與認識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師:欲得佛法真實利益,...

何謂「頭陀」

南京作為十三朝古都享譽四海,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

把自己所謂的業障一一攤開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會歸咎於業障。真是業障...

以四種行門來攝受教化眾生

四攝法是大乘菩薩的法,以四種行門來攝受眾生,教化眾...

【推薦】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

一念觀世音菩薩,「三毒」就減輕了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遇到事情,先觀察自己很重要

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跟別人沒關係。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懺雲法師談慾念

眼觀色、起心動念;耳聽歌舞倡伎。眼看舞,耳聽唱,戴...

四眾道場藥言

從古以來,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幾回賬。早上起來摸...

念佛怎樣攝住意根

這個意根,我們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把它認真地對待過,...

【佛教詞典】結緣豆

古時寺院於法會時,煮豆施大眾,其豆稱結緣豆。即於陰...

【佛教詞典】唐大和上東征傳

全一卷。日僧元開撰。又作唐鑒真過海大師東征傳、東征...

【視頻】《楞嚴咒》梁峰唱誦

《楞嚴咒》梁峰唱誦

【視頻】智海長老《學佛的目的》MP3

智海長老《學佛的目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