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2017/04/04  大字體  護眼色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太子日漸成長,阿私陀仙人曾預言,太子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若出家修行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父親淨飯王觀察,悉達多是一位不貪著世間五欲之樂的太子,而太子即將出城遊觀,於是派人嚴加整治街道,不讓出遊的太子看見世間種種不如意事,以免太子生起出離之心。

於時,車馬群眾隨著太子由東城門而出,此時天人化現一位發白齒落、目冥耳聾,佝僂身軀拄著枴杖緩緩而行的老人。太子見狀便問車伕:「此為何人?」車伕回答:「此是老人!」太子聽聞後則說:「人的生命隨著時間流逝,就如川流疾逝不再復返。不僅僅是這位老人如此,而是全天下的人皆是如此啊!」說完便命車伕還返回城,太子作是思惟愍念眾生。

不久太子由南門出城,看見路旁有一病人,腹脹大肚、身軀羸瘦曲臥在路邊。車伕告訴太子:「此為病人,命如懸絲、危在旦夕!」太子言:「世間上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即便是太子的我,仍然與大眾無別,有這個身體,便有種種的苦啊!」於是命車伕折返回宮。不久太子再由西城門而出,見到一個死人,眾多家眷圍繞悲痛啼哭。太子問:「此為何人?」車伕回答:「此是死人。人的一生終究是如此,有生就有死,猶如大地冬去春來,人人必定會經歷生離死別。」太子言:「死亡是如此令人驚怖悲痛!而我見死者,形體爛壞不堪使用,但他的神識仍於五道中輪迴受生!我不能再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死而受生輪迴五道!」於是便還返回宮。

經過幾日後,太子再於北城門出宮,看見一位外貌清淨、衣著整齊的沙門,手執法器。太子又問:「他是什麼人?」車伕回答:「他是位比丘,是舍離情愛、梵行清淨且發廣大慈心欲度十方一切有情的修行者。」太子聽了心生讚歎:「真是太好了,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快樂啊!」太子心想:「若我不辭父王而舍離出家,實在太不應該!」

於是太子在夜深人靜之時進入王宮殿,沿途無論遠近皆是光明遍照,淨飯王因此覺醒。太子啟稟父王:「諸天勸助,今應當出家修行。」淨飯王悲泣不舍地說:「只要你能迴心轉意,你有什麼願望,父王都能替你滿願!」太子回答:「有四個願望:一是不老、二是無病、三是不死、四是無有離別之苦,假使父王能為我滿此四願,我便不出家。」淨飯王聽聞此四願後更加悲傷地說:「從古至今無人能滿這四個願啊!」淨飯王倍感憂心,於是敕令五百位勇士堅守護衛太子。

是夜,王宮四個城門開閉聲響傳至四十里之遠,於是太子起身欲離開寢殿,看見熟睡的伎樂侍女們,鼻涕目流、樂器縱橫,仔細觀之,身軀猶如芭蕉層層剝卻,空虛無有實體。望著妻子,只見到如臭皮囊的形體,囊中裝的盡是臭穢不堪的腦髓骨頭、心肺腸胃。這暫時借用的形體,仍不得恆常持久,三界之中實在沒有一個實體可恆久依靠,唯有修道才是真正歸仗之處!

此時欲界天眾多天人住於空中,而法行天子遙向太子說道:「夜空繁星熠熠,是時已到。」太子令車匿即刻備御用馬「揵陟」,準備出城。當時四天王與眾多護法龍天,皆被著鎧甲從四方而來,並稽首頂禮太子,此時天神以神力令城中男女及孔雀眾鳥,皆感到疲極睏頓而昏睡。車匿悲哽地說:「城門閉鎖,誰能夠開啟啊!」霎時,諸鬼神及阿修羅皆令城門自然敞開,而四天神捧起馬足,以天帝為前導,逾城而出。

出城後,太子脫下寶衣囑咐車匿:「帶著寶衣及白馬返回王宮,並轉稟父王及姨母,我誓願成就正覺,當返還報答深恩。」車匿聽聞淚如雨下,而白馬跪地不舍地舔舐太子的腳足。回宮後,淨飯王看見車匿帶著寶衣及白馬歸來,卻不見太子身影而悲慟蹶地,急忙著說:「太子到哪了?」而姨母抱著白馬悲傷啼哭:「太子乘著你出城,為何只有你獨自歸來?」淨飯王思念太子心切不舍,便普召大臣:「眾多國卿都是攜子抱孫共享天倫之樂,而我唯一的兒子舍家入山修道。今天選擇國卿等子弟五人追隨及侍從太子修行,若中途舍離太子則滅你們的家族!」其五人聽命後馬不停蹄地追尋太子而不敢暫逮,五人各自念言:「我本是好逸之人,不曾有擇道修行之念,哪有可成之道呢?若我歸還則遭滅族之患,不如在這片甘果清泉而無有匱乏的森林住下吧!」

此時太子於一山水邊落腳,內心冀望剃除鬚髮願作沙門。霎時定止天王知道太子心中的願求後,持著剃刀化現於太子前,而帝釋天捧持著太子的鬚髮,太子心想:「剃我頭髮的人,父王必會起恨意,若聽到是我自己剃除,則無可奈何。」於是太子自己剃除了鬚髮而成為沙門,於森林中精進辦道。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一·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

省思:

悉達多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種種不如意之苦常相圍繞,深刻覺察生命之無常,進而覺照、發起出離無常之慈心悲願,走向覺悟之道。生活中,老病死苦何嘗不是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卻視而不見,或消極逃避,或以小苦為樂,自錮於無明化城之中。然而釋迦牟尼佛示現化小愛為大愛的出世因緣,令一切有情皆從輪迴苦中覺醒,尋求超越無常的究竟之樂──非王位、國城、妻子、七寶乃至一切世間之樂可比擬。大慈悲、大無畏的師子吼,從逾城一刻震古鑠今,喚醒人人本具的靈明自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是什麼因緣觸動了十法界的門

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

不淨羹

從前,有人種了很多的棉花,如果過時不採的話,就會成...

天災人禍難以預料 危機意識必不可少

人在世間生活,盡管前途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到處逢源...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

生命的根源在哪裡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建立二種大乘的正見,...

無常的四座大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一天中午,波斯匿王...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煩惱

修行本來就要有隨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熱酷暑的環境,要...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

今世修福慧,後世得富貴

命終之時,若想帶著自己所積蓄的錢財、寶物至後世去享...

感恩自己的枕邊人

有位百合女居士找自在法師開示。自訴多年前年輕青春年...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臨終接引願,預設的護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眾生惡業感召地獄境界

燒炙大地獄有十六小獄,周匝圍繞。何故名為燒炙大地獄...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聖嚴法師《何謂修行》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

福業相當,方為夫婦

很多女人總想,工作好事業好,不如嫁得好,所以總想投...

地藏菩薩亦弘揚念佛法門

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

為何把佛、法、僧稱為寶

佛寶、法寶、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希有義,二離...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

往生成就四種不退

極樂世界的四土有特別之處,奇妙之處,就是四土也圓融...

聖嚴法師《人生與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

身體不是「我」,那「我」在哪裡啊

如果我們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傷害、感覺到痛,...

人生要學會低頭與彎曲

一隻蝴蝶從敞開的窗戶飛進來,在房間裡一圈又一圈地飛...

【佛教詞典】耳

【耳】 p0634   瑜伽一卷七頁云:耳、謂四大種所造,...

【佛教詞典】四天王經

(經名)一卷,宋智嚴等譯。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從七曜...

【視頻】我行我素有聲書(MP3)

我行我素有聲書(MP3)

【視頻】彌勒慈宗早課(波沙山)

彌勒慈宗早課(波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