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福報最好不要太大

淨界法師  2015/04/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福報最好不要太大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果說他萬一他沒往生到淨土去,或者他還沒成佛,還沒有成就聖道,他還是一個凡夫,那麼他成就這麼廣大的富貴的果報的時候,他不生起顛倒的妄想,不會放逸。也就是說他的心跟福報接觸的時候,他不會產生煩惱跟罪業的過失,乃至於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報的時候,他會有所克制、有所節制,這第一點這就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個他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經常能夠有各式各樣的方便力,能夠「現作一切有情義利。」「義」當然是出世間的解脫,「利」就現世的安樂。他總是有辦法讓跟他有緣的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乃至於出世間的功德,他有這兩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勝生無罪」。

諸位,印光大師他提醒我們,如果你沒有成就一個菩提心,你也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第二生一定會放逸,因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願力的攝持,你修善的時候你是用自我意識來修善,你是用有所得心來修善,你一定會對這個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會有的。憑什麼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掃廁所,憑什麼?

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盡了苦難,我一定要修善,讓我來生得到自在,你這個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沒有發起菩提心的人,沒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報力,一定是鎖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報,那麼你因地的時候修善,你心中就打這個妄想,你糟了,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因地造業的時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規劃的,你就是準備要來受用了。所以福報現前,你要沒有強大的願力的引導,你的放逸的結果,你第三生就墮落了。

所以你修善的結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然這個地方不是善業害了你,是你沒有用菩提心來攝持善業。所以你沒有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業,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壞,它還會引生很多的後遺症。一個人會造重大罪業,都不是福報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業的。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福報是多多益善,因為你得到正常的引導攝持吧,他能夠正確的把這種水流的力量,往淨土的地方引導、往佛道的地方引導。

我們舉一個例子: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智者大師他這世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他這一生出世的時候,他生長在一個梁朝,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這個古時候的大家族,這兒子出生的時候,那是後繼有人,大家就歡天喜地的要慶祝,就殺雞、殺豬要慶祝。但是很奇怪呢,他們家的僕人,在殺雞殺豬,要燒水的時候,它的火一生起來就有一陣風吹過來,把它吹熄滅了,第二次也吹熄滅了,第三次吹熄滅……後來終於這種殺雞、殺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諸位,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就是說:為什麼他們在起火的時候,會吹起那一陣風,那陣風怎麼來的?

菩薩因地咒願嘛!

因為菩薩修善的時候,他是用願力、用咒願力來修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他善業的時候,他因地的時候,他是正確的引導他這個善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他不允許有過失出現,他是用願力來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報的時候去殺生,違背他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力。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樂果報的時候,他一旦要造罪業的時候,他就會有一種因緣來阻擋他,讓他罪業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時候他有發願,所以得果報的時候,當過失要出現的時候,他自然會產生一種力量,來抗拒這個果報,來抗拒這個罪業。當然如果你沒有發願那你就糟了,你就沒有一種善的力量來引導你,那你只好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那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說菩薩修菩提心的時候,他有願力的攝持善法,他得果報的時候「勝生無罪。」他生長那種大富貴的家族裡面,他不會有過失出現的,這他因地的咒願力的攝持。

那麼我們看到這個菩提心,它會使令一個人來生得到大富貴,而且大富貴當中,它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往這個出世的解脫去引導他,有一種聖道的力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推薦】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古往今來,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達官貴人,富甲天下...

積攢往生極樂淨土的資糧

為什麼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

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

問: 經裡佛說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有師...

持地菩薩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犯戒後在佛前懺悔可以嗎?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問: 動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懺悔可以嗎? 天因法師答...

損人利己是表面現象,其實真相是什麼

如果我們就未來的因果報應而言,會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在...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不清淨的布施

佛告訴毗耶娑,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

開悟的前提

學人立志於成佛作祖,必以開悟為入門的初步。而開悟亦...

佛教的懺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裡面說懺悔的方法,有說兩種,事懺和理懺;也有說...

心理養生--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

為什麼要讓他控制我的情緒

著名作家歐亨利和一個朋友去超市里買餅乾,歐亨利禮貌...

【佛學漫畫】緣起性空·從一支筆說起

緣起性空·從一支筆說起...

業障清除的表現

修行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淨業障,二是廣結善緣。我...

怎樣才能達到佛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

伏瞋除障,受懺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這一天,世尊著...

修平等心,去除貧富貴賤之分別

好,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有緣人,諸位吉祥。今...

阿難的總持因緣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比丘們興起這樣的疑...

沒有僧寶,二寶居士能獨立存在嗎

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二寶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對逆境的反應和處理方式

快樂的人與憂鬱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對逆境的反應和...

餓鬼道之苦

看第二個。餓鬼的苦,我們看這個飢渴寒熱,刀杖驅逼之...

善良不僅是美德,而且是護身符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善良。中...

梁啟超談治學與做人

諸君!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

【佛教詞典】界法蘊不攝耶

何等界法蘊不攝耶?法界中無為法蘊所不攝,此無為法,...

【佛教詞典】帝釋異名

(雜名)一、帝釋桓因,為人時,行頓施,於沙門婆羅門...

【視頻】我問師父(宏海法師答疑)

我問師父(宏海法師答疑)

【視頻】慧律法師《如何辨別鬼道與中陰身》

慧律法師《如何辨別鬼道與中陰身》